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儒家生態倫理思想初探(1)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9-4 17:29| 發布者: 里人| 查看: 1963| 評論: 0|來自: 國學論壇

摘要: 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把『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方式』提高到了發展戰略的高度。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
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把『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方式』提高到了發展戰略的高度。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際,使我國成為生態良好的國家。儒家為我國古代生態倫理觀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重溫儒家生態倫理思想,對於我們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仁學』思想―認識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基礎 
    儒家哲學可以歸結為以『仁學』為核心的倫理哲學體系。就儒家生態倫理思想來說,『仁』是一個核心概念和中心問題,這從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中可見一瞥。【論語】提到『仁』字達一百多次。『仁』的基本含義就是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這就把『仁』提到一種社會行為準則的高度,要貫徹這種行為準則,實現『仁』之本意,其途徑就是孔子『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由於『仁』內在天然地具有一種可以不斷外推的特徵和心理機制,『仁』的實現過程,就是一種不斷推己及人的過程,如此推衍,行『仁』就不但要愛自己、愛別人,而且可以擴展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這是儒學內含的由人道推衍天道的具體體現,也是人類道德視野的一次革命性拓展。漢代儒學大師董仲舒明確指出愛物是『仁』的題中應有之意,進一步拓寬了『仁』的內涵。他明確提出:『至於愛民以下,至於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希足以謂仁?』就是說,單單愛人是不夠的,需要將愛擴展到『鳥獸昆蟲』等自然萬物,才是真正的『仁』。從此,施仁的內在規定性便有了實質性進展,並且獲得了生態道德的意蘊。 
  二、神道設教―人和自然相協調的宗教解釋 
    儒家意識到了宗教在協調人和自然關係中的作用,將宗教看成是達於『與天地相參』的一個重要方式,這就是神道設教的思想。在儒家看來鬼神並不存在,人們之所以要崇拜天地鬼神,就在於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可以治理天下,用宗教的鬼神觀念可以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這正是神道設教的實質。所謂『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明確的意義則是:(1)宗教觀念是在人們處理與外界自然物的關係中產生的,人們從天體運行所具有的季節節律等客觀法則中領悟到人事行為的道理,宗教由此產生。它是在認同人和自然的統一性基礎上的一種達於人和自然一致性的方式,因而,宗教本身是有一定的生態學意義的。(2)宗教產生之後可以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這樣可能維護社會系統的正常運轉,因而宗教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倫理學意義。總而言之,宗教可以起到協調人和自然關係的作用,它主要通過道德教化的方式來實現,因而宗教本身又具有生態道德的意義。 
    神道設教是一種人為的宗教,儒家將自己的哲學世界觀和社會政治經濟主張用宗教的形式表現出來,因而,神道設教也獲得了實在的內容。(1)『尊天而親地』。由於天地提供了人類生活的物質資料,因此,人不僅應將天地作為宗教崇拜的對象,而且在倫理道德上應該尊敬天地熱愛天地。這裡的天是自然的天,人們按照天的運行規律進行耕耘稼牆;這裡的地承載萬物,提供了人們的生活資料。尊和親是人際倫理學的重要範疇,『服術有六,一曰親親,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長幼,六曰從服。』『親』是指對父母應具備的德目,『尊』是指對祖先應具備的德目,『人道親親也,親親故尊祖』,這樣將作為人際倫理學範疇和德目的親尊運用到自然萬物(天地)上,因而,『尊天而親地』的命題就不僅提供了生態道德的基礎,而且成為了生態倫理學的重要命題。(2)『合敬同愛』。在宗教――祭天祀地和生態―同和同節的基礎上,【禮】提出『合敬同愛』這一具有生態倫理意義的命題。『敬』指的是『禮』,它覆蓋不同的事物,是與『天地同節』的,『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愛』指的就是樂,它包含不同的事物,是與『天地同和』的,『樂者,異文,合愛者也。』異文指的是不同的樂調,象徵着不同的事物。因此,禮樂不僅是人際道德的規定,而且也是生態關係同禮樂之於人際關係具有相通的基礎。因而,『合敬同愛』也是一個生態倫理學的命題。(3)『仁至義盡』。叫這一思想是在說到『天子大臘八』時提出的。由於天地自然之神促使自然萬物有功於人,保證了人的生存,因此人們不僅應該在每年歲尾祭祀與人事活動尤其是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八種自然神,而且在倫理道德上應該對他們感恩戴德,仁至義盡。仁義本來是人際道德的重要德目和人際倫理學的重要範疇,起源於父子親情,由此才構築起整個道德體系。『父子親然後義生;義生,然後禮作;禮作,然後萬物安』。而仁則是義的精髓和內在本質,『仁者,義之本也』,【禮記】將『仁至義盡』運用於『臘八』時就將倫理道德賦予了自然之神和自然萬物,『仁至義盡』就獲得了生態倫理學的意義。 

    通過上面的考察,我們可以看出,儒家運用『尊天而親地』、『合敬同愛』、『仁至義盡』三個命題說明了神道設教的生態內容,不僅使神道設教在天道觀,生態學和生態農學等層次上得到了說明,而且使神道設教所具有的生態價值更為突出。除去神道設教當時科技水平的限制而摻雜的消極因素,吸取其積極因素,正是我們現代環境道德建設中值得借鑑的思想。若從總體來看,神道設教其實是一種生態倫理學的觀點。 
來源:國學論壇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