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变“和上” “凭借”成“凭籍”
钱文忠被“咬”错漏频出 (记者欧阳春艳)《咬文嚼字》“围观名家博客”活动9月“围观”的是“百家讲坛”主讲人、季羡林弟子、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昨日,该杂志社专家称,钱文忠不仅文字频出低级错误,而且在涉及国学知识时,也常会露出破绽。 《咬文嚼字》的专家指出,综观钱文忠长长短短的博文,笔误随处可见。比如把“哄然大笑”误成了“轰然大笑”,“和尚”误成了“和上”,“收视率”误成了“收拾率”,“凭借”误成了“凭籍”,“宵小”误成了“屑小”等等。这种低级差错,几乎与韩寒、郭敬明有一拼,都是行文匆匆留下的结果。 钱文忠是著名的“东方学”专家,在印度学、藏学、伊朗学等领域的研究上建树颇丰。但是,在涉及国学知识时,他也常会露出破绽。比如他在《让文化“落地”为文明》一文中说:“孔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以为经济发展上去了,就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这是有问题的。”然而,“仓廪实而知礼节”出自《管子・牧民》,它不是孔子说的,而是管子说的。 再如《〈红豆生南国――一个城市曾有的古典爱情故事〉序》中有这样一句话:“见证了死亡未必就是旧生命的终极,而是新生命的开端,易逝的肉身化为爱情的舴艨航船――”古代有一种小船称“舴艋”,还有一种战船称“艨艟”,古今汉语中就是没有“舴艨”这个词,“舴艨”显然是钱文忠把“舴艋”与“艨艟”拆裂后重新组装的。 钱文忠的博客中有许多文章写到与老师季羡林的师生之情,但遣词造句也错漏不少。如季羡林先生《留德十年》中有这样一句话:“1983年,我回到哥廷根时,曾打听过她,当然是杳如黄鹤。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钱文忠在《为了永久的不悔――恩师季羡林先生的文学情缘》一文中引用这句话时,将“杳如黄鹤”误成了“杳如黄雀”。 编辑:秋痕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