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經梧太極第一代傳人閆芳老師收徒儀式上推手』的視頻在網絡熱播,視頻中,一位太極拳女老師與多位徒弟進行太極推手,有的徒弟還沒有接觸到女老師就被對方的掌風擊倒在地……引起眾多非議和批評,不少網友稱自己被『雷倒了』,還有網友調侃『這不是武術,是妖術』。同時,也被不少學者專家所批評,指出這一段視頻乃是『造假』,有中國科學院力學專家表示『不符合力學原理』,也有武術專家表示:『太極推手把人直接彈飛的情況,在實戰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據最新消息顯示,有記者為調查,親歷『史上最強太極推手』掌風,卻吃驚地發現:大師輕拍記者,跌倒的竟是徒弟。『閆芳說那樣的情形只適用於練了太極拳並有一定功力的人,普通人達不到那樣的效果。』引發了新一輪的批評。 不過,也有不少人表示支持,認為報道者和批評者不懂中國武術的精髓。究竟如何看待這一段引起爭議的視頻,中南財經大學教授喬新生說:『寧可把它看做表演,也不要看做是實戰。中國武術本身並非單純的搏擊技術,並且在現代搏擊中也並無用處,它更多是一種傳統文化的表現。當然,在市場經濟下,如果是自願的表演,也應該有寬容態度。』 傳統武術不等於搏擊技術 記者:太極推手彈飛壯漢,卻對探訪的記者無效,引起了很多批評,您怎麼看? 喬新生:這讓我想起當年的元極功。我曾經在湖北的蓮花山看過,當時也是說『信則靈,不信則無』,普通人感受不到。當然,元極功和太極推手並不相同,但是在這一次視頻事件中有了類似的效果。其實我覺得對於這件事,關鍵還在於我們怎麼樣看待傳統武術的問題。在中國傳統社會,武術不僅僅是一種健身、搏擊的方式,同時它更包含精神的部分。它講究對人心理的調適,精神上的愉悅。只看到實用,而忽略了心理因素,就會出現類似的問題。 記者:所以說,武術的意義並不表現在搏擊中? 喬新生:我也學過武術,我的老師當年教我的時候跟我說,一輩子不要和人打架,這也是我奉行至今的準則。傳統武術不是搏擊技術,更不是魔術,甚至不完全是健身的技術,它體現的是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注重對人心理、精神上的調整,使人的精神總是處於飽滿的狀態,它是一種獨特的,精神上的中國現象。 武術講究更虛、更幻、更靈 記者:那麼對於類似『隔山打牛』、『凌空摔人』之類的現象,您怎麼看? 喬新生:現在出現的這些『神奇武術』,我寧可把它看做是一種表演,也不要看做是武術的實踐。西方搏擊看重實戰,所以在技巧、效果等方面都有完善的標準,而中國武術看重的是幻念,這也是為什麼武術進不了奧運的原因,因為它不符合西方體育的規則,奧運講究更高、更快、更強,而中國武術講究更虛、更幻、更靈。 記者:很多批評者認為凌空摔人之類的武術表演有欺騙之嫌,所以要加以譴責,是否應該? 喬新生:這是一種市場經濟下的,帶有表演性質的行為,我覺得不能單純地批評。首先,要有包容的眼光,既然我們可以引進瑜伽那樣注重精神層面的活動,那麼對於太極推手之類的,也應該有所包容。其次,如果是公開的自願的行為,願打願挨,只是一種賺錢的方式,也應該有所寬容。最後,應該保持言論的自由,有人信,自然就有人不信,各種各樣的言論都應該有發表的權利,真理越辯越明,人們自然會有自己的判斷。 來源:北京晨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