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NBA、CPI、GDP、ATM等239個英文縮略詞、『字母詞』被收入今年7月出版的商務印書館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後,包括『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翻譯家江楓在內的百餘名學者以一封舉報信對其提出質疑。 學者代表稱,【現代漢語詞典】收錄239條所謂的『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違反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敏生表示,漢語詞典對於語言文字來說一般具有標準、規範的意義和作用。在『詞典』中把英語詞彙作爲『正文』,用英文替代漢字,從現實的作用和長遠的影響來看,是漢字拉丁化百年以來對漢字最嚴重的破壞。 更有人稱:『現在很多人認爲幾個洋名進來,好比九牛一毛。他們這是靜態看問題,沒有想到一旦任由泛濫,就可能改變兩種語言的詞彙和文字總量對比,最終給漢語造成滅頂之災。』甚至有人將洋文納入漢字詞典與中華民族文化實現偉大復興聯繫到一起。 對於學者的質疑,商務印書館方面回應稱,【現代漢語詞典】作爲工具書,在後附上以外文字母開頭的字母詞,符合讀者查考、學習、更新知識的需求。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西文不可以寫進字典,之所以收錄進來這些英文字母詞,是爲了大家的查找方便。 回想我們平時的口語習慣,幾乎無人在提到NBA時非要用『美國職業籃球聯賽』代之。我們不會說國內生產總值,而將其稱爲GDP。作爲去年熱議話題之一的PM2.5,難道我們在提起它時非要用『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表述才算是正解嗎? 事實上,這些字母詞已成爲漢語語言表達的一部分。偶然蹦出幾個,不代表漢語表達已經被侵蝕,只是我們在尋找一種更簡練、準確的表達方式而已。 【現代漢語詞典】中出現字母詞絕不是所謂的『漢字大動亂』,也並不能阻止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與其擔心一本字典是否會對漢語造成如此大的破壞力,倒不如思考爲什麼我們在如此強調漢語能力及其重要性的同時,語文課卻被很多學生評爲『最不喜歡的課程』。 事實上,我們應該反省一下現在有多少人還能在書案邊擺一本【現代漢語詞典】,誰還在爲兩個辨不清詞義的同義詞較勁?在公眾場合拿著一本英文小說閱讀似乎比拿本【三國演義】更顯得有『文化』。我們對自己的語言、文化都提不起足夠重視,難道這不比外來語彙的侵入更可怕嗎? 不知專家提此質疑的終極目的是什麼?如果是爲了讓【現代漢語詞典】保持其純正血統倒可以理解,畢竟這本詞典被冠以『現代漢語』的名字。但如果擔心詞典中收入字母詞會破環漢語的純潔並招致滅頂災禍,那實屬過慮。一種語言的強勢與否,不能以本國的字典中只有一種語言爲證。若以此標準作爲規範,那電影院應禁止放映外國電影,所有外國餐廳都應該消失,商場裡只能賣國貨…… 語言自有其生命力,不必人爲營造強勢氛圍,存在即合理。我們需要用更進步、開放的眼光去看待語言的發展,只要不是濫用,而是爲了應用,又有何不可?我想,壓垮漢語表達的,很可能是我們自己種下的另外一根稻草。(張黎姣)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