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的『東方之門』頗受關注。這個74層、造價4.45億英鎊的建築被評爲形似秋褲,在圈內外都引起了不少議論。 實際上,有不少現當代建築都成爲人們爭論的話題,近期的就還有北京的鳳凰國際傳媒中心,55米鋼筋玻璃建築被認爲像豆袋沙發、甜甜圈或者約克郡布丁;稍早些有中央電視台的『大褲衩』;更早些還有貝聿銘在巴黎羅浮宮中所修建的玻璃金字塔等。 怎麼樣才算是『好』建築,要達成各方一致真的不容易。但是,對於建築的解讀,無論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甚至調侃搞笑,都不必那麼認真吧? 沒文化就看不懂東方之門? @麥兜一樣的子琦:作爲中國結構最複雜的超高層建築之一,東方之門通過簡單的幾何曲線處理,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築融爲一體,最大限度地傳承蘇州歷史文化。 @人民網:蘇州日報刊文:蘇州東方之門被網友稱爲『低腰秋褲』,雖有一定的嘲諷意味,卻也點出這個蘇州地標建築造型的『世界第一門』的特色。讀懂設計師的寓意,需要有一些文化底蘊,缺少知識儲備,僅把東方之門看成『秋褲』,也就勢必難免了。 @孟非:我完全不懂建築,幾乎不懂藝術,所以沒有資格評價建築藝術。蘇州之門美不美還需要公眾和歷史的檢驗。我想說的關鍵在於,網上的『秋褲之說』並非都是否定,很多僅僅是調侃而已,因此刊文稱沒文化就看不懂『東方之門』,不僅態度武斷,氣量也顯得小了一點。 @愛人不多:虎丘塔+蘇州園林的亭子才是正道,千萬別搞那什麼秋褲。 @花澗一湖酒:沒文化,連蘇州都不敢去了。 @小樓一統:沒文化就看不懂東方之門,有文化就更能體會到褲子的重要性…… @山菜花520:一個設計作品有爭議不是壞事,能引起這麼多話題,看來是成功的,每個人的審美、理念不一樣。但蘇州東方之門,在這兩三天裡全球人都知道了。目的達到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蘇伯爾:東方之門突然莫名走紅,不見得就是負面新聞。蘇州大可抓住機遇趁勢而上,深度宣傳報導並正確引導,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效。 @谷人說:蘇州地鐵1號線有一站就叫東方之門站,從地下通道走上來就能看到東方之門。其實東方之門旁邊的金雞湖的風景還是不錯的。 @深度蘇州:要以世界地標的態度打倒偏見渺小的眼光。 @幽浮蘭:東方之門展現了蘇州的新,卻無法展現蘇州的美。蘇州的美永遠只在那雨後的平江路和丁香般結著愁怨的小娘魚。 @夏_文:東方之門在蘇州真的很擺。現代和傳統的融合,造就了蘇州的品位。不愧是貝老的家鄉啊。 @阿拉new:東方之門和蘇州園林沒有什麼關係,爲何一定要對比,現代建築就是現代建築。 秋天來了,秋褲還會遠嗎? @笑林書紀:蘇州東方之門,不要這等撩人。 @吳吞吞:關於『東方之門』的評價讓我想起那個著名的童話『皇帝的新衣』,明明就是個『牛仔褲』的外形非要裝高雅,還武斷地認爲老百姓因爲沒文化不懂欣賞,好吧,你們繼續披著『文化』這件『新衣』孤芳自賞吧。 @玫瑰GM:原來這麼性感,粉色的丁字褲和網眼…… @黑牛牛---牛:蘇州『東方之門』大秋褲與千里之外的央視的大褲衩南北相望,大褲衩終於不再孤獨了。 @-阿拽-: 毫無PS痕跡!這才是真正的黑絲! 來源:廣州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