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橋社區的老街坊們希望沉寂在單車棚下的這口鴛鴦古井重新恢復利用,造福居民。 石禎專 攝 記者 唐薇頻 實習生 李書琴 『我們這一輩人都是喝鴛鴦井的水長大的,如果能喚醒這口老井,我情願挑井水喝!』近日,有讀者致電晚報熱線96333,爆料開福區新河街道幸福橋社區鴛鴦井亟待恢復。昨日,記者來到幸福橋社區一棟宿舍樓的單車棚內,找到了已被水泥井蓋封存起來的鴛鴦井。當地居民圍着這口沉睡的古井,動情地說起了鴛鴦井的故事。 喝井水一家出了5位百歲老人 『那時,因為挑水的人一天到晚絡繹不絕,幸福橋的路面總是濕漉漉的!』1957年至1963年,現年68歲的盧瑞雄是明德中學的學生伢子,他記得自己和同學常常在放學後結伴來喝鴛鴦井井水。 『水質比白沙井絕對沒得差:夏天冰骨頭,冬天暖暖的,喝上去沁甜的!』77歲的陳國義指着井告訴記者,當時,長沙城出名的有三口井:白沙井、鴛鴦井和嶽麓山上的白鶴泉。而鴛鴦井的水質要算一流的。幸福橋一帶有名的羅家豆腐鋪用的就是鴛鴦井的水,打的豆腐相當好吃。 『水質好,壽命就長!』陳國義說,自家祖祖輩輩都是喝鴛鴦井的水,家中出了5位百歲老人,最高壽的曾祖父有109歲。 明代就有『汲者如市』記載 現在的鴛鴦井,位於幸福橋工商銀行星沙支行宿舍的單車棚內。記者看到的是用水泥砌的兩口井台。上面的井蓋沉得一般的女子抬不動,而78歲的熊國華老人一下就把井蓋搬開了:黑乎乎的井裏有水,不過由於長期棄置,活水已經變成了死水。 鴛鴦井是開福寺十六景之一。開福區文物管理所所長熊靖安告訴記者,鴛鴦井可追尋的文字記載為明崇禎【長沙府志】:『鴛鴦井,縣學後,清冽甘美,汲者如市。』『那時候取水都只能用瓢舀,不允許直接把桶子放到井裏去打水!』熊靖安說,從中可知當時井水有多豐盈,人們有多愛護這口井。 居民期盼恢復和保護古井 據3位老人回憶,當時的鴛鴦井是一口長方形的井,因有兩個並列較大的泉眼,儼然一對佳偶。傳說井內有一對鴛鴦神,人們取水時可見水中有一對鴛鴦並列嬉戲。鴛鴦井有麻石砌成的井台和圍欄,井台高出地面0.8米,井後建了泵房。井台和泵房是1978年當時的北區政府為方便群眾取水而興建的。 為了留存長沙的記憶,去年年底,開福區文物管理所修復了井台,並為鴛鴦井立碑。不過,居民們並不甘心讓老井成為塵封的文物,而是期盼讓井水重新滋潤自己的生活。『現在一些沒有井的城市都在紛紛打井以增景觀,而長沙有得天獨厚的井資源和井文化,何不好好加以利用呢?』居民們心情迫切地問。 來源:長沙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