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二張分手 "秋後算賬"不如"親兄弟明算賬"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9-7 22:30| 發佈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690| 評論: 0|來自: 新京報

摘要: 中國有句俗話,叫『親兄弟,明算賬』。兩周前張偉平接受採訪抱怨張藝謀的不辭而別,把『二張』這場從年初就開始的爭執重新暴露在公眾輿論面前,而最近新畫面又以律師聲明的法律約束形式強調周冬雨、倪妮等新星的演藝 ...

中國有句俗話,叫『親兄弟,明算賬』。兩周前張偉平接受採訪抱怨張藝謀的不辭而別,把『二張』這場從年初就開始的爭執重新暴露在公眾輿論面前,而最近新畫面又以律師聲明的法律約束形式強調周冬雨、倪妮等新星的演藝經紀合同,則可以看做相互關係曾經『親如兄弟』的張偉平和張藝謀之間的『後算賬』。

『二張』現在這種情況並不是首次發生,類似事件在數年前中國電影界另一個同樣堪稱『成功典範』的例子上就已經發生過,那就是華誼兄弟。只要把『馮王配』(王中軍與馮小剛)和『二張』組合拿來做一個簡單的比較,不難得到一些啟發:

2000年,當時正在娛樂圈急速擴展的華誼兄弟和著名內地經紀人王京花合作組建了華誼兄弟藝人經紀代理公司。2005年年底合約到期,王京花轉投橙天娛樂,一大批和她簽約的知名藝人跟隨她一起離開華誼,導致華誼兄弟的藝人經紀業務被突然抽空,短期內發生劇烈的人事變動。這就是當時被娛媒轟轟烈烈報道過的『王京花出走事件』。

華誼兄弟當初栽的這個跟頭就因為他們最初不了解藝人簽約制度的特點:所有藝人都是只和經紀人王京花達成合同,而不是華誼兄弟公司的『單簽』,即『(藝)人跟(經紀)人走』而不是『人跟公司走』。事件發生後,華誼的大小王總以對公司施行改組的方式來亡羊補牢,採取了總公司+經紀人工作室的『雙簽』模式,用分別代表經紀人和總公司的兩份合同將明星們約束住。

而最關鍵的一點是,王京花帶走的只是數名藝人,而作為當時華誼核心電影業務最仰仗的導演馮小剛,則完全不受影響。這是因為僅僅在一年前,王中軍以一份極其周詳的長期合約把馮小剛留在了華誼兄弟,這份合約『終身有效,五年一變』,一直持續到馮小剛滿60歲退休時為止。此舉堪稱是讓華誼兄弟走進今天的成功,以及讓王中軍和馮小剛雙方實現共贏的一個必要保障。

實際上,新畫面和華誼兄弟有非常多的相似處。他們都被業內同仁和媒體看做中國民營影視企業裏的佼佼者,也都是依靠一個著名導演起家的。早年馮小剛對於華誼兄弟的重要性,按圈裏一句俗話說叫『小剛一感冒,王中軍就咳嗽』。也正是看到這種重要性,所以後者一邊對媒體強調他和前者是脾氣相投的好朋友,同時不忘用一份具有效力的合約確定了和前者的法律關係。

新畫面在『二張』關係破裂前的狀態,實際上就和2005年『王京花出走事件』發生前的華誼兄弟極其相似。也就是說,張偉平今天訴的苦,恰恰是數年前王中軍已經吃過的。不過,現如今張總面前的這枚苦果,恐怕要比當年大王總的那枚更加酸澀難咽――留住了馮小剛,華誼兄弟再有動盪也是外傷,不會傷筋動骨;而新畫面沒有和張藝謀簽署任何合作條款,完全就是憑藉『二張』看似牢不可破的友誼維繫着。隨着張藝謀的辭別,主心骨沒了!

新畫面更大的損失還會來自於這家公司在全行業發展程度上的缺口――過去的十多年,新畫面公司就依靠着一支以張藝謀為核心的精幹團隊進行電影製作。當其他民營影視公司紛紛加速擴張拔營佔地的時候,新畫面卻不謀求上市圈錢,也不投資自己的放映院線,更不組建自己的實際宣發團隊,認準了張藝謀抱定不放,導致其在其他相關產業上毫無動作……當張藝謀也離去後,這家公司似乎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空殼。正因為具有這個特殊性,因而在中國電影圈裏,大家公認新畫面和『二張』的合作,是一個並非完全遵循市場原則的特例。

今天『二張』事件的出現,恰恰說明了在中國電影產業化和規範化逐漸加深的大前提下,憑個人情感因素下決定的那一套已經完全不適用了。因為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商情大過人情的時代。個人關係再怎麼好也不是萬全之策,好兄弟好朋友提前『明算賬』,要比很尷尬的『後算賬』要和諧得多啊。(秋原)


來源:新京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