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1883-1960),人稱『山西王』,字百川,號龍池,山西五台縣河邊村(今屬定襄縣)人。1911年10月領導辛亥太原起義並獲得成功,被推選爲山西都督,後歷任山西省省長、太原綏靖公署主任、山西省主席等職,執掌山西達38載。1949年太原解放後,出任遷往廣州的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院長,兼國防部部長,12月隨國民黨退守台。 閻錫山留存的部分日記原稿。 (記者胡孫華)閻老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可能很多人知之不多。由山西省地方志辦公室、山西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編的【閻錫山日記】,將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這也是閻錫山日記首度全公開。 昨日,記者通過出版社了解到日記內容。看著那些日記,那個在民國複雜多變而又頗具代表性、傳奇性的人物閻錫山栩栩如生。 該書顯示,閻錫山日記大多是語錄體,主要是其感觸感悟、所思所慮,是他從政、治軍、用人、處世經驗的梳理和總結。如一篇日記爲:『人以生爲原則,生以結果爲目的。人生要素有二,一物質,一精神。故人生之結果亦有二,以物質的結果,繼續是也;二是精神的結果,成仁是也。』頗有思辨性。 此次出版的【閻錫山日記】寫於1931年到1944年,前後約14年。據閻錫山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寫日記時閻錫山並不動筆,而是口授,由秘書記錄和整理,並謄抄成正、副本各一套,均爲抄本。其中一套,解放後由山西省公安廳檔案館收藏。山西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主任、抗日戰爭中曾任閻錫山侍從秘書的歷史學者李蓼源稱,留在大陸的是正本。 社科文獻出版社稱,【閻錫山日記】中的主要時段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記反映了他對內對外、對戰對和、對人對事的複雜心境,是研究閻錫山本人思想和抗戰史的一部具有珍貴价值的檔案資料。 日記折射N面『山西王』 看過閻錫山日記的薄一波曾評價:『總的印象它不是歷史資料,而是在每一個歷史階段表達他的思想。閻已是歷史人物,看看他的【日記】,不難想到他的爲人。』翻閱這本日記,的確如此。 有學識 1931年2月28日,閻錫山日記寫道:『蘇格拉底行於街,無故被棍擊,睹者不平欲爲之報復。蘇曰:驢踢人一蹄,人豈可還驢一腳?此與孟子與禽獸有何難焉同,乃是不直之忍。』研究過蘇格拉底和孟子,閻錫山還有點學貫中西的味道。 好作詩 閻錫山在日記中寫了不少古體詩,如1933年8月記:『一病纏身萬事休,光陰虛度古人憂,此生尚有幾多日,歲月何堪若此流。』1937年7月記:『做事知難行若易,做人知易行卻難。毋論做人與做事,尋著難處易其難。』學者李蓼源稱,閻錫山一生寫過百餘首詩,但多爲打油詩,多不合韻律,本人也僅求其順口而已。 很精明 人人都說閻老西精明,此言不虛。1937年2月4日,閻錫山寫了一篇日記談自己的爲人處世之道:『反對左可以,自己不當站在右邊。反對右可以,自己不當站在左邊。站在左邊反對右,站在右邊反對左,不是消敵是樹敵。』 通軍事 1938年6月19日的閻錫山日記寫道:『德日的戰術是侵略性的,強國對弱國,用之利多害少……吾國今日與日本作戰,是以弱對強,采德日戰術甚爲不利,但舉國軍人所學如此,非特更改不易,言更改且難,真是錯路定深難返回,謀國必須事事圖始慮終。』1941年3月8日寫道:『不容部下犯罪是義,預防部下犯罪是仁,做官長必須仁義具備。』雖然閻錫山打過不少敗仗,但從日記上看,他的用兵和帶兵之道還是可圈可點的。 善總結 1949年8月26日,閻錫山對開會進行了一番總結:『我感到現在各種會議多呈下列現象:一、背誦圖書目錄的會議。二、老鼠會議。三、小孩說故事會議。四、逞能會議。五、報復會議。六、矜功會議。七、泄憤會議。遂致發言多離開議題,決議多不依據發言,演至兒戲加深,仇恨加大,造成分奔的惡果。這種會議真是煞人情緒,增人厭心,白度時間,濫費人力,此一端即造成滅亡而有餘,真令人不知何者結成此果。古人說:無主乃亂,制度使然,抑領導失當所致,令人不解。』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