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受邀出席的发言嘉宾,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傅向东“向自己开炮”,他表示,叫板学术不端“不能只打苍蝇,不打老虎”。换句话说,不仅要教学生,还要教老师,这里的“老虎”指的就是“我们这些老师”。 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是,中国教授给本科生的出国读研推荐信,往往由自己的学生代写,自己则只是签个名。这样的情况多了,一些美国的学校便不承认中国教授的推荐信。他们认为,一来中国教授太忙,不会写出这么多封推荐信;二来这些由学生代笔的推荐意见,严格意义上来看是老师在剽窃自己学生的成果。 就科学道德教育这门课的上法而言,不仅要有“言传”,更要有“身教”。这种说法得到不少与会者的呼应。杜祥琬打了一个比喻,他说,每个学生、每位教授都可以被看作是一棵树,在教育界、科技界都存在着母树作师表,子孙来传承。涉世不深的青年,首先是看自己的老师、校长怎么做。 然而,在一些与会学者看来,科研活动中的不正当行为很难杜绝。一个最新的佐证是,美国一家公司近日发现,拿出肿瘤研究领域53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重复其中的试验,结果显示,只有6篇的结果得到的证实。这意味着,肿瘤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论文,其论文结果多数是不可重复。 对此,已是第三次参加科学道德建设论坛的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看法。他表示,中国科技发展时间短,科学道德培养根底不牢,因而,作为不同于行政管理部门的科学共同体,更有必要做一些实事,坚持开展科学道德教育活动,进一步探索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解决方案,使年轻人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让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得到认可。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