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受邀出席的發言嘉賓,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傅向東『向自己開炮』,他表示,叫板學術不端『不能只打蒼蠅,不打老虎』。換句話說,不僅要教學生,還要教老師,這裏的『老虎』指的就是『我們這些老師』。 一個最常見的例子是,中國教授給本科生的出國讀研推薦信,往往由自己的學生代寫,自己則只是簽個名。這樣的情況多了,一些美國的學校便不承認中國教授的推薦信。他們認為,一來中國教授太忙,不會寫出這麼多封推薦信;二來這些由學生代筆的推薦意見,嚴格意義上來看是老師在剽竊自己學生的成果。 就科學道德教育這門課的上法而言,不僅要有『言傳』,更要有『身教』。這種說法得到不少與會者的呼應。杜祥琬打了一個比喻,他說,每個學生、每位教授都可以被看作是一棵樹,在教育界、科技界都存在着母樹作師表,子孫來傳承。涉世不深的青年,首先是看自己的老師、校長怎麼做。 然而,在一些與會學者看來,科研活動中的不正當行為很難杜絕。一個最新的佐證是,美國一家公司近日發現,拿出腫瘤研究領域53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重複其中的試驗,結果顯示,只有6篇的結果得到的證實。這意味着,腫瘤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論文,其論文結果多數是不可重複。 對此,已是第三次參加科學道德建設論壇的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給出了一個簡單的看法。他表示,中國科技發展時間短,科學道德培養根底不牢,因而,作為不同於行政管理部門的科學共同體,更有必要做一些實事,堅持開展科學道德教育活動,進一步探索這一世界性難題的解決方案,使年輕人的科學素養得到提升,讓科學精神在全社會得到認可。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