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筆忘字』與科技無關 漢字書寫在20世紀急速滑向低谷,最直接的原因是兩波『換筆潮』,悄悄改變了我們的書寫傳統。 第一波是傳統的毛筆換為自來水筆、圓珠筆、鉛筆之類的『硬筆』。這波換筆,雖然筆已變種,但漢字還要一筆一筆寫出來,『書寫』傳統猶在。第二波換筆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以往日常筆寫之事被計算機取代,連『書寫』動作也換掉了。漢字書寫的靈巧動作簡化為兩種簡單垂直的操作:鍵盤上的『敲』,鼠標上的『點』。 但新技術的衝擊絕非導致當下漢字境遇的唯一原因。『將漢字手寫藝術的尷尬,完全歸因於新技術的罪過乃是推脫我們自身傳承文化的使命與責任。』李伯謙說,『造成手寫水平下降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我們對漢字缺少一份應有的珍視,對民族傳統文化缺少一份應有的敬重。我們或許早已忘記了漢字中還蘊藏着豐富的中華文化與藝術,早已忽視了手書漢字也是傳承漢字文化極具生命力的方式。』 如何重拾『漢字之美』 漢字自誕生以來,一直是傳承華夏文明的重要載體,並非僅是一種表意符號和交流工具。在光明網的調查中,高達96.4%的被調查者認為,『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瑰寶,決不能放棄』。 令人欣慰的是,書寫退化的趨勢已經得到足夠的重視。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規定,『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也提出『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規範漢字書寫』,再次強調了寫字教學的重要性。 針對目前漢字書寫存在的問題,有專家呼籲將書寫規範列為小學必修課。『寫字、練字的使命在學校裏就該完成,因此學校要重視這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大學生,無論是作業、筆記都應該手寫,少用電腦。』省書畫學會副主席葛臣說。 據了解,鄭州的很多學校裏,每周一次的寫字課也一直在堅持。為了讓學生在學寫生字的同時練好書法,有的學校還專門請書法家將課本裏的生字書寫成字帖。而廣東、天津等省市目前已將書法課列為中小學必修課,專用教材編寫以及專業教師培養工作將同步推進。 鄭州大學書畫院院長翟本寬表示,重拾漢字之美,僅僅依靠感慨和呼籲或是一兩條無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夠的,必須讓能寫一手好字重新成為實用追求,甚至讓手書漢字不僅成為一項技能,更加成為一種普遍認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現代社會節奏再快,也擋不住大家坐下來慢慢喝杯茶的興致。(劉 洋) 編輯:秋痕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