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裏,說禮品即人品,還不太準確,精確的說法是禮品即官品,禮品一送,官品馬上就升,西門慶不就由副轉正了麼。西門慶為人如何?蔡京知道v蔡京知道自己有多壞,他自然就知道西門慶有多壞w,起草幹部考察表的人也知道。都知道他是惡官劣吏,都知道他是男盜女娼,那政治表現一欄裏卻是能官廉吏,仁義道德,其所起作用者,禮品使然了。有禮品則有人品,有人品則有官品,官品得有人品支撐,人品得有禮品支撐。所以,你去檔案館看任何一位升官者之考察表,沒一個不是好人,都是像西門慶一樣『才幹有為,精察素著』,德能勤績,萬民頌揚。 禮品即人品,即官品,滔滔者天下皆如是,雖然可鄙,卻未必可怕。可怕的是,其反命題也成立。有禮品則有人品,有官品;禮品好則人品好,則官品高,這已然是『正向行駛』,如同在高速公路高速奔馳,被交警抓住,無非是罰個款,無甚可訝;最讓人心驚肉跳的,是其『逆向行駛』,那就危險到頭了。你無禮品,則你無人品;你無人品,則你是廢品;你是廢品,則將你廢掉。如果官場裏頭,都這麼邏輯推理起來了,那就沒誰有活路了。 明朝大太監劉瑾,既以有禮品則有人品官品的正邏輯推理,更以無禮品則無人品更無官品的反邏輯推理,那麼,就沒誰不遭罪了不遭難了。劉瑾知人論官,都是這樣――給他送禮品者,他未必記得住,但沒給他送禮品者,他個個都記得牢。他對送禮品有個基本標準,上不封頂,下得保底,最低標準是,地方官如果上京朝覲,得送兩萬兩,方准放回;京官去地方去巡視去旅遊去考察幹部,得給領導帶禮物,無禮品者,得小心官品。正德年間,給事中邵天和去海東盤查一樁鹽案,這人面子薄,很怕丑的,不敢向人索拿卡要,回得京來,兩手空空,上班時碰到劉瑾,劉瑾說了一句:『小邵,海東那地方有甚特產啊?』把個小邵嚇得尿褲子,趕緊向人借了18300兩銀子。小邵大概人緣不錯,還能借到錢,兵科給事中周鑰去淮南公幹回來,視察索錢沒索到,回來借錢沒借到,計無所出,只好自認倒霉了。當年被劉瑾『橫索金錢,不應』而遭貶謫的還有學士吳儼、副都御史邵寶、南京都御史張泰等等。 在劉瑾那裏,無禮品則沒人品,禮品差則人品差,如此推理最為典型的,當是東林黨六君子與熊廷弼案,熊在遼東守邊,『有遼事以來,再任經略,不取一金銀』。卻因遼東失事,坐牢房了。這事即或有事,只要以大量禮金給劉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壞事是可以變好事的,西門慶禮品一送,壞人不就變成好人了嗎?劉瑾向其索要四萬兩,熊氏卻捨不得,沒禮品給劉瑾,劉瑾自然說這人沒人品,於是他反口說熊向東林黨的楊漣、左光斗各行賄兩萬兩。順便說一句,東林黨是劉瑾的死敵,不但不向劉瑾送禮品,而且對劉瑾以禮品論人品、官品做過革命鬥爭,劉瑾對他們恨得牙根癢,熊氏事情一出,劉瑾將兩案併案處理。楊、左等六君子被殺,熊被『傳首九邊』。我們現在只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動。萬惡的舊社會呢?不跑不送,腦殼異動。 行文到此,小腹脹,內急,上廁所消解。歸來,李兄偷看了小文,教我說:『這文章上半部有點意思,下半部可刪掉。』問端詳,李兄說:『潘祖蔭與蔡京以禮品當人品而升官品,古已有之,而像劉瑾這樣沒禮品就說沒人品直至殺人頭的,於今沒有。沒禮品不用你,則有之,而沒禮品則搞死你,不至於嘛,所以此文下半部,沒甚現實意義。』 想來真是如此,趕緊擲筆! 來源:西安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