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者小傳 寧可,湖南瀏陽人,1928年12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史學系。歷史學家、敦煌學專家。曾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唐史學會常務理事、【歷史研究】副總編等職。 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史學理論研討講義】、【敦煌社邑文書輯校】(合作)等;主編或參加主編的書藉有【中國經濟發展史】、【隋唐五代經濟史】、【中華五千年紀事本末】等。 ■歷史學家講述中國王朝興亡周期率的內在原因 ■新王朝面臨三個矛盾,處理不好就會引起社會大動盪 ■實行民主就是王朝興亡周期率給我們的最大昭示 這些王朝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興盛,建國以後發展開拓,過一段時間以後開始停滯,發展不起來了。再過一段以後開始衰落滅亡,被新王朝取代。 ■歷史上王朝此亡彼興,像走馬燈一樣轉換 【三國演義】一開頭就說:『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2100多年間,許多王朝此亡彼興,此興彼亡,就像走馬燈一樣轉換。總的印象是,王朝的興亡似乎有一個循環的周期,這種歷史的循環論早在西漢就出現了。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太史公曰:『三王(夏商周)之道若循環。』其根據就是戰國以來陰陽家傳下來的所謂『五德終始說』,宇宙間有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相生相剋,把它附會到王朝命運的興替。 1945年黃炎培訪問延安,在窯洞裏與毛澤東談話說:『我生六十多年,耳聞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能跳出這個周期率的支配力。』這大概是第一次提出王朝興亡周期率。 興興亡亡的王朝裏面情況也不大一樣,有的王朝時間長一些,有的王朝時間短一些;有的王朝版圖大一些,有的王朝版圖小一些;有的王朝國力強一些,有的王朝國力弱一些;有的王朝內部相對穩定,有的王朝卻是變亂頻仍。歷史上那些時期長一些、版圖大一些、國力強一些的王朝,數得出來的有十幾個,有的王朝雖然時間短,但地位重要。 這些王朝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興盛,建國以後發展開拓,過一段時間以後開始停滯,發展不起來了。再過一段以後開始衰落滅亡,被新王朝取代。時間比較長點的王朝面臨的問題往往有相似之處,借用黃炎培的話,可以稱為王朝興亡周期率。那些時間短促的王朝,如秦朝、隋朝,其興也驟,其亡也速,在很短的時間內其矛盾迅速激化、爆發,似乎是更明顯地說明了王朝興亡周期率的作用。 新王朝代替舊王朝的途徑之一是採取非暴力的手段,為了一個好名聲,不願意馬上把舊的皇帝殺掉,美其名曰效法堯舜的『禪讓』,其實就是篡位。 來源:北京青年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