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專家宜聯手民間鑑定 北京把鑑定專家叫三大:年齡大、單位大、名氣大;中國收藏有兩個圈,一個叫真品圈,一個叫贗品圈。現在收藏贗品的人多,專家太少。如果不是職業操守的原因,而專家眼力的問題,王立軍認為,從我國近年來文物市場發展情況來看,很多專家眼力不夠也是可以理解的。 『上世紀80年代前,老百姓不收藏;改革開放後,收藏的人很少,因此沒有贗品。文博人員那時候不接觸贗品,沒有鑑定經驗,社會上普遍認可的鑑定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 王立軍回憶,早期很多博物館的專家缺少市場經驗,在幫人鑒寶時發現國寶越來越多,甚至超出史料記載,不覺提高了警惕,於是不再鑒寶。藏家群體也發生改變,現在很多已經覺醒,過去是執迷不悟,現在是執迷不悔了。『有些專家危害很大,老好人專家見到什麼都說好,這樣不好。真正的專家要用良心說話。』 在王立軍看來,專家按照成長經歷來看,要分成兩類。一類是文博系統的專家,有理論,但是缺乏實戰經驗;一類就是王立軍這類草根專家,他們從市場實戰的磨練中成為鑑定專家。 『混亂的是專家,專家正派了,那市場就不會亂。眼下博物館專家和民間專家互相瞧不起的現狀是不合適的,將博物館專家和民間高手聯合起來,各取所長,才能準確鑒寶。』 專家檔案 王立軍 北京古博盛璽藝術品鑑定中心特邀資深專家,著名青銅器、佛造像、陶瓷鑑定專家,文化部藝術品鑑定委員會副主任,中華民間藏品鑑定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央視【藝術品投資】專家組成員。 小貼士 忌手對手交接古玩 在古玩店中,顧客要看某件古玩,店主會拿出這件古玩遞給顧客。這時,顧客伸手去接,店主就知道來者是一位不懂規矩的新手。 事實上,店主也不會真的遞給顧客,而是轉手放到櫃枱上,顧客看後,無論中意不中意,都要將古玩放到櫃枱上,向店主說一聲『請收起來』,請店主把古玩收回,這是對店主的一個交代。 忌諱將古玩手對手交還店主,這可避免失手風險,同時也表明自己是個老手,店主應不會過分要價。 來源:京華時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