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願意去看拆掉重修的金字塔?』9月13日,小說【失蹤的上清寺】作者、地方史研究者羅渝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老建築、老街區是一個城市的歷史文脈,應該將其完整地保留下來,並結合其特點,在保留其文化生態的基礎下進行開發。 新建築很時尚,但看不到城市文脈 重慶險峻的山形地貌、特殊的氣候條件,決定了重慶老建築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 羅渝稱,吊腳樓就是重慶最具特色的老建築,依山傍水而建,層層疊疊。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種建築越來越少見了。 『新修的建築,很時尚,很現代,但是是在其他城市也能見到的,缺乏城市的個性和特點,從它們身上看不到城市的文脈。』 羅渝表示,國內有不少把老建築保存得很好、並開發出經濟價值的例子。 麗江在1996年發生大地震之後,不僅沒有推到震歪了、垮塌了的老建築,反而花大力氣將其修復,完整地保護了古城的原貌。隨後,麗江聲名鵲起,成了中國最火的景點。 並且,在修復的過程中,麗江古老的供水系統也沒有被破壞,這一系統縱橫交錯、精巧獨特,至今仍在有效地發揮著作用。 『無數人來到這裡,就是被這些記載著歷史的老建築吸引。』羅渝表示。同樣,埃及的金字塔之所以令人神往,也是因爲它歷經了幾千年的風沙,身上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假如現在把金字塔推到了,重新修得更堅固、更漂亮,相信沒有人會願意去看。』 老街區是書寫人文歷史的一本書 老街區也是現代城市中獨特的、書寫著人文歷史的一本書。很多人走到一座陌生的城市,都希望通過這本『書』去閱讀這座城市的過去。 羅渝稱,重慶現在還保留著不少老街區,在老街區里,有頗具特色的民居,有當地人獨特的文化生態,它們是歷史,也是記憶,更是一種文化。 羅渝表示,成都寬窄巷子就是從老街區中開發出來的著名景點,『既保留了歷史,又收穫了經濟效益。』 而重慶在老街區的保護、開發上都存在不足。『我們身邊的老街區越來越少,漸漸消失。』 羅渝稱,老街區的保護並不是說因循守舊,不能動其中的一草一木,畢竟由於年久失修,老街區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老街區的保護,最重要的是保留住那裡的文化生態。』羅渝表示,在這方面,陽朔西街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有原住民、有老建築。 此外,羅渝建議,城市在進行老街改造之前,廣泛聽取市民和專家的意見,吸納來自民間的智慧。 (蘭世秋) 來源:重慶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