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應妮)第四屆中國戲劇獎・理論評論獎(原第七屆中國曹禺戲劇獎・評論獎)頒獎式於18日在北京舉行。【京劇何以長榮――尚長榮藝術創作力探微】等九篇文章從165篇送選文章中脫穎獲得理論評論獎。
上海市戲劇家協會的毛時安在獲獎感言中坦言,文藝批評的寫作是件艱苦的事情。『凡是我手寫下的文字都是我相信的,也是我思考過的。我不能肯定我說得對和好,但是保證我說得真和善。我努力追求的文藝批評是介入型的、行動型的、建設型的和美文型的批評。』 主辦方介紹,這次評獎有幾個顯著特徵:1、注重獎項的權威性,寧缺毋濫,儘可能選出2010――2011年度最優秀的文章;2、加強對理論評論工作的導向作用,以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創作,以正確的學風創新思維,使理論評論工作真正成爲謳歌『真善美』,鞭撻 『假惡丑』的武器,真正成爲時代精神的 『風向標』。3、注重批評和爭鳴,爲敢於直言、敢於追求真理者,鼓掌喝彩;爲關注當下戲劇現狀,關注戲劇之振興者,搖旗聲援。提倡有針對性的戲劇批評。4、注重理論評論工作的隊伍建設,以發現新人、鼓勵後學爲使命,努力使戲劇理論工作者隊伍走向年輕,走向壯大。 單躍進的【京劇何以長榮――尚長榮藝術創作力探微】、穆海亮的【先鋒與商業的對接和悖反】、陳世雄的【論戲曲劇種的變異――從歌仔戲說起】、王藝睿的【張庚戲曲表演中心論初探】、汪人元的【面對歷史與藝術的當代意識――評新編歷史京劇<成敗蕭何>】、廖全京的【勇者魏明倫】、毛時安的【關於文化發展和文藝創作的四個問題與思考】、沈林的【莎士比亞:永恆的還是歷史的?】、王長安的【阡陌文化定位的得與失――關於廬劇歷史問題的思考】等九篇文章獲得理論評論獎。北京市戲劇家協會、河北省戲劇家協會、上海市戲劇家協會等13個單位獲得組織獎。 中國戲劇獎・理論評論獎已設立十多年,始終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始終堅持追求真理的理想,始終堅持關注當下、指導實踐的原則,促進了戲劇批評的健康發展和繁榮。(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