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群廣泛 紙質書難被電子書取代
隨着各式各樣的電子書、閱讀器的流行,銷售圖書的電子版權已經在各大圖書網站上成為熱門。許多人認為,隨着社會和科技的進一步發展,紙質書的銷售必然會面臨衰敗。當下,在紙質圖書和網絡電子書之間,人們究竟是如何選擇的?日前,本報對此進行了一項社會調查,結果卻出乎意料――紙質書並非預想中那麼過時,有不少年輕人仍然在看;而喜歡看電子書的中老年也大有人在。 正如網友『愛心轉轉』在微博中談到的那樣:在老年人眼裏,看電子書顯得時尚、有范兒;在年輕人看來,讀紙質書感覺持重、有內涵。 家住皇姑區新樂社區的楊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是上世紀50年代初生人,身邊有一些同齡朋友都嚷嚷着整不明白,但我不這樣認為,中老年人多接觸點兒新鮮事物、高科技啥的,不是壞事。 』 網友稱『有來有往』在微博上說:『我是80後,很喜歡在網上瀏覽,但不代表我不願讀紙質書。我覺得,手裏捧着一本心愛的書,那種不忍釋手的感覺,是電子書無論如何也無法替代的。上初中起,我的枕邊就放着一本【呼嘯山莊】,想起來就翻一翻,讀了好多遍……書中飽含了我的喜怒哀樂和成長記憶,這種感覺,在電子書中,怎麼能找得到? 』 閱讀愛好者李先生則表示,現在人們能接觸的閱讀媒介太多,IPAD、筆記本電腦和手機都能輕易地進行大量文件存儲和處理工作,提供閱讀更是不在話下。李先生本人也是電子書的愛好者,並認為以後紙質書將真正成為『奢侈品』,翻讀時的精神享受會大於實際閱讀作用。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思寧這樣解釋這種現象:『紙質書和電子書都有自己適合的人群。具體採用什麼樣的方式,除年齡因素外,還跟讀者的閱讀欲望和閱讀環境有關。具體說來,上了年紀的人通常喜歡深層次閱讀,對環境的要求也相對較高;而年輕人比較自我,他們不需要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一旦產生閱讀欲望,會立即根據自己當時的心情,隨心所欲地尋找想要的書籍。但這種情況並不代表他們不願意看紙質書,而是獲得電子書比紙質書方便快捷容易得多。 』 張思寧說:『同樣是媒介和載體,紙質閱讀和電子閱讀的內容也有很大區別。現代社會信息爆炸,電子閱讀的範圍更寬泛。讀者可以在諸多信息中,迅速篩選出自己想要的,可謂事半功倍,這一點紙質書是做不到的。紙質閱讀對讀者自身的要求高,比較適合讀一個非常抽象的內容,或者做很深入的閱讀,而電子書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浮躁感和快餐感。總體說來,二者各有千秋,關鍵是看閱讀者身處什麼環境,有着怎樣的心情。 』記者 李爽 來源:遼瀋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