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9月的到來,又一個暑假結束了。對動畫電影市場來說,一個『金燦燦』的暑期檔就此戛然而止。今年的暑期檔,國產動畫電影沒有呈現出2011年暑期的井噴現象,【喜羊羊與灰太狼之我愛灰太狼】【賽爾號2――雷伊與邁爾斯】【麥兜噹噹伴我心】多少有些形單影孤。而從票房來看,【我愛灰太狼】依靠此前積攢的人氣表現最爲搶眼,進帳6200多萬,而比該片稍早些上映的美國動畫電影【冰川時代4】則一舉獲得4億票房,幾乎完勝。 這樣的橫向比較讓許多國產動畫從業者十分沮喪,類似的情形也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好萊塢和日韓動畫面前,國產動畫似乎總是有些底氣不足。對此,業界也一直都在進行著科學、理性的研究,從創作、傳播到消費模式分析國產動畫的差距,希望迎頭趕上。對比好萊塢及日韓動畫,中國的動畫產業的確不算成熟,藝術水準也存在一定差距:粗製濫造的畫面,簡單扁平的人物形象,單線條的故事……中國的動畫距離經典的路途還很遙遠,無論從故事、人物、情節出發,還是從繪畫、技術等層面來看,都遠未達到『賞心悅目』的標準。 重提國產動畫經典化的話題,不是爲了不疼不癢地批評幾句,或是希望在短時間內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我們看到,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動漫產業的發展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6月,國家公布【『十二五』時期國家動漫產業發展規劃】,這或許將爲國產動畫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和發展平台。 8月下旬,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入選名單公示,【兔俠傳奇】【西柏坡】【小牛向前沖】【熊出沒】【美猴王】和【少年阿凡提】6部動畫作品入選,它們從故事到畫面都有可圈可點之處。我們所希望的,是中國動畫真的能早日以中國的動畫語言講述自己的故事,出現像皮克斯動畫工廠、藍天工作室一樣的動畫創作團隊。 動畫不僅要畫面動,更要感情動 中國動畫不是沒有創造過輝煌,上個世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曾拍攝、製作了一批影響了幾代少年兒童的經典動畫作品,【大鬧天宮】【鐵扇公主】【神筆馬良】【哪吒鬧海】【葫蘆娃】等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這些作品植根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融會了剪紙、皮影戲、水墨畫等藝術形式,至今都深受觀眾喜愛。如今領先我們許多的日本動畫也曾深受中國動畫的影響,執導過【鐵臂阿童木】的手塚治虫就是看了【鐵扇公主】後,才決定投身動畫創作的。 一位『80後』至今都對並非3D、高清的【葫蘆娃】印象深刻,『【葫蘆娃】的想像力多棒啊,7個孩子各有各的長處,又各有各的不足,它們只有團結在一起時才能發揮出最大的能量,打敗妖怪。』這裡面傳遞著多少『正能量』,勇敢、團結、善良等就這樣通過7個辨識度很強的娃娃,印在了孩子們的心裡。 能歷經時間淘洗留在人們記憶中的這些經典作品,不是簡單的憑著打打殺殺、抖包袱耍樂子來取悅觀眾,它們打動了觀眾的心,也隨著觀眾的成長一直留在他們心裡。能讓人感動的動畫才可能成爲好動畫;而此外,『好看』是首要標準,這裡的『好看』既包括吸引人的故事、人物、情節,也包括繪畫設計、後期製作的精良。 【漁童》裡那個活靈活現的小男孩、老爺爺,外加惹人憎惡的老外,成就了一部經典的動畫作品。【阿凡提》裡倒騎小毛驢的阿凡提,滿肚子壞水的巴依老爺,兩面三刀、狗仗人勢的隨從,都讓這部動畫片經久不衰。【加菲貓》裡加菲和他的主人、朋友間的故事,真實而深厚的感情,打動了不同國家的觀眾。前陣子在央視重播的【鼴鼠的故事】時隔多年再次回到中國,仍然吸引了許多觀眾。 兒童文學作家葛競認爲,經典的動畫應該適合各個年齡段的觀眾,要真正了解觀眾,而不是討好他們、糊弄他們。香港製作的』麥兜系列』就是憑藉來自平民百姓的人情味贏得了眾多觀眾。現在,它的觀眾大多數是成年人,那隻迷迷糊糊的小豬漸漸在觀眾中有了人氣。 有學者早就指出,如今的國產動畫缺乏誠意之作,對動畫來說『要動感情,而不是只讓畫面動起來』。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