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城市雕塑為何屢遭罵 不缺能力缺乏完善機制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9-22 00:14| 發佈者: 沙舟| 查看: 1590| 評論: 0|來自: 中國藝術報

摘要: 近些年,隨着城市建設腳步的加快,為了豐富城市景觀和市民在視覺上與精神上的享受,城市雕塑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各個城市的街頭巷尾。其中不乏一些造型美觀、文化內涵豐富的城雕,在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後成為一個城市 ...

近些年,隨着城市建設腳步的加快,為了豐富城市景觀和市民在視覺上與精神上的享受,城市雕塑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各個城市的街頭巷尾。其中不乏一些造型美觀、文化內涵豐富的城雕,在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後成為一個城市的標誌和象徵。但同時,也有許多造型並不美觀甚至已經嚴重影響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的城雕,並且引起了市民的普遍熱議。那麼,這些城市雕塑是本身就存在問題還是民眾的眼光太過挑剔?

今年7月,郭靖黃蓉雕像成為襄陽市漢江旅遊風光帶夜景亮化工程的人文景觀之一,雕像名為『射鵰情緣』 ,總耗資100萬元; 8月,鄭州市標誌性建築中原福塔前廣場中央新建的一座雕塑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肥嘟嘟的卡通豬石雕被指造型奇特; 8月17日凌晨,廣受爭議的烏魯木齊市三屯碑『飛天女神』雕塑在夜幕中被拆除,它的出現距離拆除只有短短的10多天,這本是一項美化城市和造福市民的重點工程,卻遭來公眾的不滿。

以上幾個案例,集中反映了目前城雕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正是讓民眾不滿的主要癥結。首先也是最容易引起爭議的一點就是城市雕塑與公共空間的關係問題。古今中外歷朝歷代的城雕一般都承載着其所在城市的人文、歷史和精神。尤其在公共空間中,因其不同於私人的審美空間,不能以個人的審美喜好為標準。同時,公共空間的藝術作品因尺寸大、投資大、耗時多、觀者多,往往更需要以謹慎的態度來建造。其次,城市雕塑因其龐大的體積而涉及到高昂的製作成本,為避免在其完工後遭受非議,不妨採取多方競標以及設計稿完成後在網絡上先行展示的方法,讓市民投票,最大限度減免因藝術造型和文化內涵不盡如人意所造成的視覺污染以及公眾的不滿情緒。

當然,即便是在文藝復興的輝煌時代,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大衛】在展示之初也頗受劫難,大衛曾被強行穿上無花果葉來遮羞。但是隨着時光的流逝,大衛從容的意態和蓄勢待發的氣勢已經成為佛羅倫薩的象徵,一切流言與傳說都成為這尊完美雕塑的點綴。要注意的是,【大衛】的成功與其所處的環境分不開,同樣的大衛放到中國的城市空間中可能就不合適,因為我們缺乏這樣的裸體雕塑的傳統與語境。

儘管今日已是一個多元並存的時代,但這並不意味着城市雕塑可以天馬行空恣意妄為。城市雕塑屬於雕塑的門類,但同時它更隸屬於一個大的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它受到城市文化的制約與選擇。這個制約與選擇應考慮到大氣莊嚴的文化品格,而非小我的幽默感和個體式孤芳自賞的藝術趣味。此外,中國本就是一個缺乏城市雕塑傳統的國家,城市化發展歷史較短,城市公共文化還不夠發達。城市空間應對公民平等開放,城市公民也應對城市公共事務有平等參與的權力。而要形成這樣現代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城市雕塑能從設計之初到完工,都與公眾之間有一個透明、互動的過程,且尊重市民的選擇,並把市民的意見作為檢驗城市雕塑的重要指標,就必然會推動城市雕塑的良性發展。

城市雕塑,想說愛你不容易。我們缺的不是能力、經費與魄力,而是需要更為完備的機制,這才是使城市雕塑走出爭議誤區的關鍵。(楊簡茹)


來源:中國藝術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