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專家:建築師人文精神缺失,製造了建築"怪獸" (5)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9-28 18:28| 發布者: 順天道化| 查看: 1398| 評論: 0|來自: 解放日報

摘要: ■人類文明正是由一座座富有個性的具體的城市構成的。一旦城市不再是藝術和秩序的象徵物時,城市就會發揮一種完全相反的作用 解放周末:今天我們在這裡討論建築的美醜,本身就有一定意義,代表了公眾意見的介入 ...
■人類文明正是由一座座富有個性的具體的城市構成的。一旦城市不再是藝術和秩序的象徵物時,城市就會發揮一種完全相反的作用

解放周末:今天我們在這裡討論建築的美醜,本身就有一定意義,代表了公眾意見的介入。

鄭時齡:當公眾逐漸培養起對公共建築的審美能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公共事務的建設和輿論監督後,就能形成合力抵制醜陋建築帶來的視覺公害。像『酒瓶樓』、『大褲衩』、『秋褲』等詞彙,正是建築『形象』疊加『評價』的特殊符號語彙,證明建築具有人文和美學的雙重屬性。當然,關於建築審美的分歧會一直存在,恰恰是這種分歧,會構成推動與完善建築生產的力量。醜陋建築是一種視覺公害,要改變這個局面,必須在大眾傳播上做更多的努力,讓建築話題成為媒體的重要話題,成為美術館、博物館的活動主題,以推動全社會對美好建築的集體追求。

解放周末:丘吉爾曾經說過:『人塑造建築,建築也塑造人。』城市也同樣如此。我們塑造城市的過程,實際也是在塑造我們自己和未來。

鄭時齡:建築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之一。我們去別的國家旅遊,必定會去看城市,拍照時也往往把那裡的標誌性建築作為背景。建築集中表現了城市的價值取向和文化追求,而城市又是人類文明的象徵和標誌,人類文明正是由一座座富有個性的具體的城市構成的。一旦城市不再是藝術和秩序的象徵物時,城市就會發揮一種完全相反的作用。

解放周末:好的建築,對城市意味着什麼?

鄭時齡:最成功的案例就是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館。畢爾巴鄂曾是西班牙北部重要的鋼鐵與航運城市,1975年以後,伴隨着製造業危機,這座城市進入衰落期。城市管理者試圖調整結構,從重工業轉向服務業、通訊業和旅遊產業,但怎樣吸引遊客成了最大的難題。1997年,他們造了一座古根海姆博物館,被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建築之一,就是這幢建築每年吸引了200萬遊客,為這座城市每年帶來0.7%的GDP收入。

解放周末:可以說,建築與城市是互為表達的。

鄭時齡:建築和城市空間是意識形態的物化。美國建築師伊利爾・沙里寧說,『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麼。 』城市凝聚了人的創造力和智慧,同人一樣,會思想,會進化,會與自然對話。城市中的那些空間構形、建築物的布局設計,本身恰恰是文化的具體符號。優秀的建築需要全民的扶植和培育,需要全民善待我們所身處的經歷發展演變而來的城市,尊重歷史,尊重文化。

采寫/本報記者 顧學文


來源:解放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