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教授近來在一次審改會議上,就清初四大疑案談了自己的看法,對目前清史纂修具有指導作用。本網特將戴先生的談話發表,以饗讀者。
我以清初四個大的疑案為例談談我的看法,歡迎提出不同意見,當然問題還有很多,來不及講,今天就講四個問題: 第一,努爾哈赤怎麼死的?一種看法是在寧遠被炮傷了,隔了半年多,傷口復發而死;有的說是被打傷了,後來被氣死的;另外一種看法認為根本沒有被打傷。我認為是被打傷了,創發而死。反對的人就說,努爾哈赤沒有受傷,因為檔案裡面沒有記載。我就反問他,檔案中可能記載這個嗎?打仗的時候,全軍主帥受傷這是絕對的機密,這種情況是必須保密的,有些事史料裡面是秘而不宣,武皇帝實錄裡面沒有,但是在朝鮮李星齡【春坡堂日月錄】中說努爾哈赤『已受重傷』,我覺得這是可信的,別人認為是孤證,我也看到了【明熹宗實錄】卷70中也有這樣的記載,這是兩個不同的來源,一個是來源於朝鮮人,一個是來源於明朝被俘虜逃回來的人,並非孤證,即使孤證也可以考慮。因為努爾哈赤不是當時就死,而是隔了一段時間沒有治好,說他因為戰敗生氣了背上長了一個瘡,努爾哈赤身經百戰,勝敗乃兵家常事,他會被氣死?我不相信。那為什麼他背上長了瘡?我認為是炮傷沒有治癒,當時沒有死,傷口復發後來死的。有的同志說肯定沒有傷,如果傷了,袁崇煥還不報功啊。我認為,可能袁崇煥並不知道努爾哈赤傷得很重,這是絕密的消息,朝鮮人不知道怎麼得到這個消息的,逃回來的人在滿洲內部得到這個消息,而且我們也不能肯定袁崇煥沒有報,可能報了,因為袁崇煥明末的檔案現在沒有,即使報了,我們也看不到,而且我有一個很大的疑點,努爾哈赤一輩子打勝仗,每次都是反敗為勝,就這一次打了敗仗。但這一次有點奇怪,他的軍隊遠遠勝於袁崇煥,袁崇煥是1萬多人,努爾哈赤是6萬多人,如果不是紅衣大炮,袁崇煥肯定不行,而清朝不知道有這種武器。打了兩天,努爾哈赤就命令撤兵。努爾哈赤打了敗仗往往是堅持打下去,他為什麼兩天就撤兵了?這非同尋常,一定是碰到了重大的挫折,什麼樣的挫折?我覺得很可能是努爾哈赤受了重傷,主帥受傷,所以撤兵。不然不能解釋打了兩天就不打了,而且也才死傷一兩千人。相反的,後來努爾哈赤死了以後,皇太極為報此仇攻打錦州,打了一個月,也沒有攻下來,也失敗了,但皇太極並沒有很快撤兵。我覺得從各種跡象來看,好像是努爾哈赤重傷的可能性更大。我是不相信努爾哈赤是氣死的,這是我的意見,雖然這裡有推想的成分,但合理的推想可以允許,否則我們也許會受歷史檔案記錄者的騙,所以我就寫努爾哈赤中炮而死,結論就是這樣,至於是怎麼考證出來的,就不用寫了。努爾哈赤之死也涉及到很多傳記裡面的內容,我們一致起來。如果大家不同意,可以提出更多的證據來推翻我的觀點,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前進一步。 第二個問題,努爾哈赤死,皇太極即位,表面上風平浪靜,但讓大妃殉葬,不能不令人懷疑,四大貝勒逼迫皇后殉葬,大妃反抗,四大貝勒說:這是努爾哈赤的遺命,大妃被逼迫殉葬,皇太極順利接班,我覺得這裡面似乎隱藏着一個陰謀,隱藏着一場生死決戰。努爾哈赤受傷以後,開始還能處理事情,到六月份開始安排後事了,告誡四大貝勒一定要和睦團結,不得仗勢欺壓,當時貝勒之間已經有很多矛盾。四大貝勒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下面還有小貝勒,如多爾袞、多鐸、阿濟格、岳托,主要是這些人掌握八旗勢力。這八個貝勒裡面分成兩派,一個是四大貝勒的陣營,代善掌握兩個紅旗,岳托又是他的兒子,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掌握藍旗。多爾袞、多鐸、阿濟格在努爾哈赤晚年,交給他們60個牛錄,其中阿濟格、多鐸掌握兩個白旗,如果努爾哈赤自掌的兩黃旗,死後應歸多爾袞兄弟,力量對比可與四大貝勒相抗衡。但是多爾袞、多鐸都是小孩,都年輕。少數民族傳位都是傳給最小的,特別是多爾袞聰明能幹,深受努爾哈赤青睞。據朝鮮很多史料說:努爾哈赤臨終前,要代善輔助多爾袞繼承汗位。他們的母親阿巴亥很厲害,剛三十幾歲,時值盛年。努爾哈赤受傷後曾去溫泉療養,但沒有治療好,在回來的途中趕緊把大妃從瀋陽召來。四天後努爾哈赤死去,在努爾哈赤死之前就已經多次告誡貝勒們和睦,他死後可能把汗位與兩黃旗給了多爾袞和多鐸,這樣一來,形勢就變了,四大貝勒成了弱勢。代善等不願由幼弟繼汗位,權歸阿巴亥,父親剛死,立即翻臉,逼迫阿巴亥殉葬,否則為何第二天阿巴亥就死了。又隔了約20天,四大貝勒之間進行討價還價,才擁立皇太極為汗,彼此之間立了相互制衡的盟誓,形成天聰初年四大貝勒同理國政的特殊局面。四大貝勒都有軍功,一個比一個厲害,都掌握實權,多爾袞等年齡這麼小,能幹什麼呢?顯然是不行。努爾哈赤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找皇后到身邊來是要託付後事,很可能是要把位子傳給多爾袞。雖然他們手中可能有四個旗,但旗主都是小孩。大妃也只是一個女流之輩,孤兒寡母頂不住四大貝勒勢力。正妃殉葬沒有這個先例,一般都是側妃殉葬,而且也不多。當時多爾袞、多鐸年齡都很小,努爾哈赤還那麼喜歡他們,怎麼可能把他們的母親殉葬?這不大可能。努爾哈赤在死之前把皇后找到身邊,可見很寵愛她,而且可能有大事要託付她,怎麼可能讓她殉葬?而大妃本人也不同意殉葬,激烈反抗;如果努爾哈赤真有遺命,她就不能反抗。具體細節如何現在已經搞不清楚了,但是從這些跡象來看,這是一場陰謀。權威政治的統治之下爭奪接班人是一個常規,不奇怪,肯定有這樣的事發生。朝鮮史料中關於皇太極奪位的史料甚多。如果沒有多爾袞這些人,他們四個人也會爭。皇太極上台後,兩三年間,阿敏被處罰了,接着莽古爾泰也被關起來了,然後就是代善,現在我們說集中權力,這裡面是權力之爭。所以我認為大妃的殉葬是被迫的。後來多爾袞得罪,甚至他的墳被挖,原因之一多爾袞生前說皇太極奪取了本來屬於他的皇位,我想這個罪名不是完全捏造的,肯定是多爾袞說過這個話,要不然怎麼給他定這個罪名呢?我認為這個問題是這樣,現在的看法主要是四個人按照努兒哈赤的遺命推選的,其實不是,他們四個人在那時候是團結一致的,為了對付大妃阿巴亥,她的兒子如果繼承汗位,又掌握了四個旗,八旗裡面有四個旗都在她掌握中,這樣四大貝勒就麻煩了,他們必須團結一致,最後阿巴亥被逼死了。四大貝勒平分了這一勝利果實,所以發生了早期四人平起平坐共理國政的局面,我認為是這樣的,如果有不同的觀點我很歡迎,如果能提出更多的證據也是一個進步。我們可以把具有最大可能的事件定下來,不要總是兩種意見、或多種意見並存。過分相信檔案也不行,因為檔案是勝利者寫出來的。在一些關鍵點上提出疑問,不要只聽一面之詞,只相信勝利者炮製的歷史。 第三個問題是袁崇煥之死。他在寧遠戰爭中立了大功,本來明朝軍隊一觸即潰,他用紅衣大炮,大敗後金,挽救了明朝的危局,所以崇禎皇帝對他很器重,加官晉爵,封為督師。努爾哈赤死後三年,皇太極進攻寧遠也沒有成功,報仇沒有報成,打了一個月也撤兵了。以後他不再正面進攻寧遠城了,而是繞道去打蒙古,然後從蒙古地區進入長城,從獨石口、古北口、洪山口等地進關,但這些地方不太容易行軍,都是森林、泥沼,沒有路。當時代善、莽古爾泰等都反對,沒有路可走,路途險遠,如果袁崇煥攔住我們的後路怎麼辦。皇太極就反駁他們,堅持要打,他數次把小貝勒找來商議,最後終於順利地打進來了。明朝在山海關有重兵把守,而這些地方卻沒有多少兵力。如入無人之境,一下子逼近北京了,從遵化的洪山口進來,先打遵化。袁崇煥知道後,趕緊調動軍隊回來,打了一仗,到北京崇禎不讓袁崇煥入城,說袁崇煥通敵,把敵人帶進來了。不久,袁崇煥被抓起來,下了大獄。說是兩個太監被俘虜過去,在監禁中聽滿族的重要官員議論,他們如何和袁崇煥勾通,並說好了裡應外合。兩個太監後來逃回去了,這是蔣干盜書所使用的反間計。這兩個太監逃回北京,告訴崇禎皇帝,然後崇禎皇帝把袁崇煥下獄,第二年被處死,而且是被凌遲,當時北京城的人都爭着吃袁的肉。袁崇煥是被冤殺的,崇禎皇帝雖然剛愎自用,不是一個很能幹的人,但也不至於傻到完全聽信兩個太監的這種程度。我們還要從袁崇煥方面考慮這是為什麼?袁崇煥有些事做得也很失策。首先,他一心一意要和後金議和,寫了很多信,派了很多差使去議和,但是北京崇禎皇帝和閹黨不同意議和,意見分歧,致使袁崇煥一度被罷免,後來不得不重新起用。其次,最大的錯誤是殺了毛文龍。毛文龍是海島上的一支抗擊後金的軍隊,遼東的老百姓受滿族殘酷對待,都跑到他那裡去,他們占據皮島,成為牽制後金的重要力量,清朝出兵,他在後面偷襲。但毛文龍恃功而驕,甚跋扈,袁崇煥沒有請示崇禎就把毛文龍殺了,這一下皮島的隊伍散了。尚可喜、耿繼茂、孔有德等都曾是毛文龍的部下,後來都投降了清朝。大敵當前,怎麼能不團結好這樣一支抗清隊伍,而且沒有報告崇禎,袁崇煥先斬後奏,他知道如果報告崇禎,崇禎一定不會同意的,如此專斷,這是袁崇煥自己惹下的禍。當然,他是被冤的,但他造成了被冤的口實。再次,袁崇煥的軍隊有十二萬在山海關,滿族軍隊也不是很多,差不多。滿族軍隊從瀋陽出發,從蒙古地區繞圈子往古北口、喜峰口、洪山口等處進入北京,走了二十幾天,這麼大的軍事調動袁崇煥怎麼會不知道?等清軍出現在北京附近他才知道,趕緊調軍隊向回跑。不僅如此,他應該可以用圍魏救趙的辦法去攻打瀋陽,袁崇煥手中當時也有十萬大軍,從寧遠到瀋陽只有三四天路程,一打瀋陽,清朝前線的軍隊必然軍心大亂,不得不回兵援救,如果打下瀋陽,功勞那就太大了,即使打不下瀋陽,也可以解除別人對他的懷疑,不致遭到殺身之禍。因此我們在分析史實的時候,不能僅說兩個太監怎麼樣,把崇禎說得像個傻子似的,當時全北京的人都相信袁崇煥是通敵的,所以袁崇煥死了以後,北京人爭着吃他的肉,後來乾隆皇帝給他平反了,乾隆吐露真情。所以對於袁崇煥被冤殺,要全面地看,他自己有很多失策,引起了別人的懷疑。 第四個是太后下嫁之謎。我認為太后下嫁應該確有其事。孝莊太后是順治的母親,在多爾袞的輔助下,順治六歲登基。順治母親入關以後嫁給了多爾袞,有沒有這件事?我認為有,一個證據是張煌言的詩,『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躬逢太后婚。』張煌言本人是抗清的將領,當時他在舟山群島,他聽到這個消息寫了這首詩。第二個根據是多爾袞本來被稱為皇叔攝政王,後來突然改成了皇父攝政王。而且在滿族風俗里,小叔子娶嫂子是很正常的。多爾袞還公開娶了他侄子豪格的妻子,第三個理由是孝莊死後,並沒有運到關外與皇太極合葬,卻葬在清東陵的風水牆外,葬在她的兒子順治、孫子康熙陵墓附近。第四個理由是多爾袞死後,順治對他怨氣特別大。多爾袞死了兩個月,順治就把他的墳給挖了。按道理如果沒有太后下嫁的問題,順治不會對他那麼恨,因為多爾袞給他立下了很大的功勞。皇太極死後,本來兩個人爭當皇帝,一個是多爾袞,一個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一個是兩白旗支持,一個是兩黃旗支持,爭執不下,勢將火拼,最後兩者都退讓,讓皇太極比較小的兒子福臨當皇帝,這就是順治。順治對多爾袞應該沒有那麼大的怨恨啊,多爾袞輔政的時候保護了順治,而且入了關,打下了江南,打下了天下,打下了這麼大一個江山給順治。順治長大到十幾歲,多爾袞一死,順治就翻臉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其中有個人的因素,我覺得順治漢化很深,多爾袞公開地娶他的母親為妻讓他感到很恥辱。而且順治皇帝性格非常剛烈,所以多爾袞一死,他馬上翻臉,挖他多爾袞的墳,抄他的家。直到乾隆時期才恢復他的皇籍,乾隆皇帝也說公道話,認為多爾袞為清朝打下了基業,功勞非常大。而且順治不僅對多爾袞有意見,對其母親也有意見,所以他們的關係一直不和。順治的皇后是孝莊的侄女,後來順治把皇后廢了。什麼事情都和孝莊對着幹,可以看出來。為什麼順治那麼恨多爾袞,和其母親關係也不和?恐怕也有個人因素,我想這種個人因素用太后下嫁來解釋更加合理。有人說張煌言的詩不可信,因為他是敵人,他是誣衊,那他為什麼造這個謠呢?而且張煌言遠在舟山群島,他怎麼了解北京?北京那麼多詩人,怎麼沒有人寫?北京的漢族詩人倒是不少,可這些詩人敢寫嗎?也就張煌言他們能寫出來,因為他們無所畏懼,他們是抗清的。那朝鮮為什麼沒有說?朝鮮也不敢說,朝鮮知道不知道也很難說。 入關前的這四個問題爭論比較大,當然還有一些爭論,如關於褚英的死、舒爾哈齊的死,也有一些疑點,但比較小,這四個比較大,關係到全局性的,涉及到很多人的。我的看法是這樣,我準備在通紀裡面按照這個觀點來寫。如果同志們不同意,也沒關係,可以保留意見,也可以發表意見。有機會時可以討論,如果證據確鑿,比我講的更充分,更合理,我就採用。我們根據材料和情理,哪方面比較充分,就按照哪方面來寫。不能優柔寡斷,模稜兩可,對什麼問題都保留兩種意見。我們現在能得出結論就做出結論,即使結論錯了,將來改,也沒有關係。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