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師逐漸凋零,在某種程度上使文化傳承出現了斷層。這尤其表現在對待傳統文化的傳承上。如果說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倒不如說是進入文化浮躁時代。9月29日,著名文化學者南懷瑾去世,一代文化大師的離去,世人感嘆其傳奇。他的一生多有故事,曾習武學文,在台灣備受推崇後又在大陸掀起傳統文化熱潮。對於他的學術造詣,則有着非常不同的評價,有人奉他為『國學大師』,亦有人認為他的著作有常識性錯誤。但不管後人怎樣評價南懷瑾,都掩蓋不了他在文化上的光芒。 南懷瑾去世時,四川詩人、作家王國平正在太湖大學堂內整理南懷瑾口述的生平,他說,南懷瑾的一生不能僅當作『國學大師』、『禪學大師』看待,在學術研究中也多有創新,在有的讀者看來,可能有常識性的錯誤,但總歸成績是主要的。南懷瑾曾說,人有三個基本錯誤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而這看似普通的話語滲透了對文化的理解力。 道德文章長 文化大師南懷瑾,1918年出生在浙江樂清柳市長岐鄉南宅村(今柳市長林社區殿後村)。他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17歲離開溫州,前往杭州浙江國術館習武,並於浙江國術館國術訓練員專修班第二期畢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畢業、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肄業。抗日戰爭期間,曾在華西壩金陵大學研究社會福利學,以期服務社會大眾。每逢假日閒暇,芒鞋竹杖遍游蜀中名山大川,拜師訪友。1947年離川重返樂清,1949年赴台。 在奔赴台灣後,任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以及其他大學、研究所等教授。數年前旅美,後寓香港。在港、台及居美時期,曾創辦東西方文化精華協會總會、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美國維吉尼亞州東西方文化學院、加拿大多倫多中國文化書院、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他關心家鄉建設,1990年泰順、文成水災,捐資救患,並在溫州成立南氏醫藥科技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等。又將樂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為老幼文康中心,且為廈門南普陀寺修建禪堂,倡建金溫鐵路,作出巨大貢獻。 縱觀南懷瑾的一生,基本上是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出版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大學微言、老子他說,及佛、道兩家三十多種著作。南懷瑾的主要著作,貫穿儒釋道三家,包括【論語別裁】、【楞嚴大義今釋】、【老子他說】以及【正統謀略學】等。事實上,在他的系列文章中,不僅闡釋了對佛學、文化學的看法,也在努力延續傳統文化。 圍繞南懷瑾對傳統文化研究的一生,也引發了當下對傳統文化的思考。這固然是因為南懷瑾所做的事,事關中國傳統文化,更兼有對這些知識的不同見解。在這個社會多元的時代,南懷瑾的研究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傳統文化的延續,在於百家爭鳴,在於持續下去,不管對錯,總有一種糾偏的機能讓其回歸到正途當中去。 文武兼修 三教合一 傳奇看似偶然,實在是有着許多的社會因素在內。倘若我們觀察南懷瑾九十五年的人生履歷,可能會得出一個傳奇性的結論:文武兼修,三教合一,他一生都在尋訪天下名師學武,峨眉山中閉關讀禪……這些事猛一看是對知識的渴求,卻是一個人對社會文化的深刻體認,而這些都能從他的作品中看得出來。 抗日戰爭爆發後,南懷瑾投筆從戎,於軍中執教。1945年,他前往西康等地參訪,閉關修行三年。這以後,南懷瑾以修行的姿態到處尋師,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地吸取各家知識,並融會貫通,逐漸形成自己對儒、釋、道的見解。在台灣曾子南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曾王君看來,南懷瑾沒有被任何一種知識,或者是一種文化所束縛的。 1949年,南懷瑾前往台灣,先後在大學開課任教,不少名人均是他的學生。20世紀70年代,南懷瑾已經在台灣聲名鵲起。包括【論語別裁】在內的南懷瑾作品此後引進大陸,很快就形成了一股傳統文化的熱潮。南懷瑾一時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風向標。由此,大陸文化人才意識到『傳統文化』可以這樣講。 來源:海南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