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地鐵互毆讓人不再讓座? 別在反思中背叛道德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0-10 23:54| 發布者: 偷月| 查看: 1534| 評論: 0|來自: 中國青年報

摘要: 7日上午,廣州地鐵4號線發生了一場令人痛心的互毆。一名60多歲的老人與一名20多歲的年輕小伙,因為爭議引發了『血案』。據調查,這件『血案』並非因為此前媒體普遍認為的『讓座』問題所引起,而是在上地鐵之前,兩人 ...

7日上午,廣州地鐵4號線發生了一場令人痛心的互毆。一名60多歲的老人與一名20多歲的年輕小伙,因為爭議引發了『血案』。據調查,這件『血案』並非因為此前媒體普遍認為的『讓座』問題所引起,而是在上地鐵之前,兩人就有所爭執。(10月9日【廣州日報】)

這一血腥場景,讓人痛心,由此展開的道德反思乃至譴責,都十分必要。但目前對這件『血案』的反思有點誤入歧途,不少人在網上表示,有些老人不值得尊敬,以後碰到這樣的場合也不讓座。這樣的反思,讓人失望。

這一認識,多多少少受到了此前發生的『暴力讓座』事件的影響。8月23日,在杭州一輛公交車上,一對夫妻站在一個有座位的小伙子旁邊,妻子抱着孩子。因為小伙沒讓座,丈夫怒髮衝冠,連扇了小伙5個耳光。這起事件引起了輿論的強烈關注。『人人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人人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因為他人不讓座而實施暴力,在搬起道德石頭砸向別人的同時,也砸中了自己。這種暴力行為和不讓座一樣,也應該受到譴責。

社會是複雜的,體現在每個人的道德層面上都是參差不齊。有人稱,並不是所有的讓座都有必要,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值得尊敬。確實,並不排除個別老人為老不尊;而且,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讓出的座位,就一定給了那些德高望重者。但讓座是一種美德,這是自身心靈的一種覺悟。我們讓座的對象,更多是就身體和年齡而言的,而不是就道德而言。

這世界上沒有那麼玄乎的『讀面術』,僅憑一面之緣,我們無法斷定那個需要讓座的人,到底有着什麼樣的道德。一個有道德的人,在讓座時,只會想到『應該讓』,而不會想到『值不值得讓』。也就是說,讓座是美德,是人所皆知的善;至於說,受讓的人道德水準如何,那不應該是我們考慮的。

媒體已經證實,廣州地鐵發生的這起『血案』,並非此前所稱的『讓座』引起。退一步講,即使是『讓座』引起的,也沒有任何理由走向極致,從此就不讓座了。反思一起事件,是為了求得真理,是為了這個社會更加美好。就像當初『小悅悅悲劇』的發生,反思應該致力於社會道德的進步,而不能因此澆滅本來還存有的道德火種。同樣,這起『地鐵血案』,可以對兩位當事人進行道德譴責,但不能從此不再讓座。反思轉向從此不讓座,顯然是錯誤的。

當我們以道德的名義指責他人時,自己卻在反思中轉向從此不讓座,這裡其實已經背叛了自己,背叛了道德。這一事件的發生,應該促進我們更加注重公共道德,更加堅定地快樂地讓座。這才是一種道德自覺和道德自信,這樣的反思,才有意義和價值。(毛建國)


來源:中國青年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