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柴靜:採訪是呈現不是評判 媒體要照向黑暗未知處(2)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10-16 16:34| 發布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554| 評論: 0|來自: 新京報

摘要: 媒體要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處 有同學問,那我們的媒體道德是什麼,我現在認為記者的道德就兩個字,很簡單,就是『明白』:讓人明白,讓人明白這個世界本來面目是怎麼樣的,這個就是我們的職業道德。你把這 ...

媒體要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處

有同學問,那我們的媒體道德是什麼,我現在認為記者的道德就兩個字,很簡單,就是『明白』:讓人明白,讓人明白這個世界本來面目是怎麼樣的,這個就是我們的職業道德。你把這點做好就可以了,即使我不能夠清空自己的一個情緒判斷,也要有一個戒備,佛經中說『念起即覺,覺即不隨』,這個念頭要起來你要能覺察,覺察之後你會不會跟隨它,要有這個意識。

媒體的職責不是提供『熱』而是提供『光』,不需要煽動社會的熱情,媒體是在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處。

面對飽受社會爭議的對象,他已經帶着全部的盔甲來面對採訪了,你要感受他,設想如果你是他,這個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是一個什麼樣的感受,會做什麼樣的準備。而且,他會因為曾經遭遇過敵意和攻擊,收縮得更為緊張,他時刻做好要麼反擊要麼逃避。

人在受到威脅的時候只有這樣的模式。

那麼採訪要達成的是什麼?採訪達成的是信息,你必須要問輿論期待知道的問題,不可以迴避。但要提供一個讓大家明白這一切造成的因果和背景,那記者就不能夠跟他構成對抗的關係。我現在對自己有一個原則,就是對事苛刻,對人寬容。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我對李永波的這段採訪,很好玩。他說到當年林丹和李宗偉兩個人在上海有過一場比賽,在本土作戰,而且是林丹領先,上海的觀眾就喊了一嗓子『李宗偉加油』,東道主的客氣嘛,林丹一聽連失四球,比賽就輸了。

李永波大發雷霆,在賽後新聞發布會說,這個上海觀眾素質太低了,怎麼會這麼沒有愛國心,以後我們的比賽都不在上海辦了。我當時採訪羽毛球運動員消極比賽,覺得此事有關他的勝負心,或者對於體育比賽精神和內涵的一個理解,所以我就問他,他一開始是很強硬,他說你怎麼可以『給外國人加油』,觀眾怎樣怎樣,結果導致林丹輸了什麼的,我們這樣來往大概有三個回合,他一直很強硬。

後來我把問題稍微變化了一下,意思是說站在一個教練的角度,人們可以理解你會有這樣一種心情,但是在中國羽毛球隊已經發展到這個階段,人們可能會對你有一個更高的期許,就是希望能夠倡導體育文明。他忽然就改變過來說,對,我也覺得,喊『加油』也挺好的,這樣對隊員的心理素質也是一個鍛煉。

這個改變看起來很突兀,是一個急轉彎,但其實不是,他在面對大量反對聲音的時候,已經在內心去消化和感覺這些聲音了,只是他不願意承認,如果你用敵意的方式去質問,他就會出於防衛把自己的立場踩得像水泥地那樣硬實。

但如果你能理解他何以如此,再把他站立的那個地方松一松,空氣進去了,水進去了,那個土壤變得濕潤了,變得松滑了,他兩個腳站的時候就不會粘固其中,他就會左右搖擺。我剛才說過了,思想的本質是不安,不安就是這種動盪,一個人一旦產生動盪的時候,新的思想就已經產生了,萌芽已經出現了,人們需要的只是給這個萌芽一個剝離掉泥土,讓它露出來的機會。

年輕時期採訪,有時喜歡把對方逼到牆角,攻擊他,反正你手裡也沒有武器了,反正你會倒在地上,那樣更好看。但是人成年了,我覺得還需要某一種寬厚,這個寬厚不是鄉愿,是一種認識,就是你認識到人的頭腦和心靈是流動的,你不要動不動就拿一個大壩把他的心攔起來了,就不讓他進,也不讓他出了,其實人是可以流淌的。

好感和反感是你在觀察人的時候最有害的一種心態,你要在採訪前就對一個人形成了好感或者反感,你就沒有辦法誠實和客觀地觀察他了。

□柴靜(央視【看見】欄目記者、主持人)


來源:新京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