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華韻國學網 返回首頁

伊寧的專欄 https://www.chinulture.com/blog-6505.html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元宵與湯圓

已有 1397 次閱讀2012-2-6 15:23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 ,,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准湊,『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變爲在漢代就初具雛形。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據稱泰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並有恩於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 元宵又叫湯圓,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 『面繭、粉果、元寶、湯 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爲『元宵』.元宵分有餡,無餡兩種。無餡的個小,味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藕丁、蜜餞爲佐料,又稱『珍珠湯圓』,有餡的個大,狀如核桃。北方元宵多爲甜餡,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類,南方的則甜、鹹、葷、素皆有,尤以寧波湯圓,貴陽吳家湯圓著稱。 .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詞】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節吃湯圓的習慣,並且當時已有以出售湯圓著稱的字號。 正月十五元宵節將至。元宵是燈節。在中國,唐朝遺留下來燈節觀燈的習慣一直在民間流傳著。另外,元宵節吃湯圓的風俗也一直保留到現在,因爲在上元節的晚上——元宵吃湯圓,人們也就習慣地把湯圓叫做『元宵』。 元宵佳節,北京的飲食、糕點鋪,甚至連馬路兩邊都設攤兜售湯圓,家家戶戶在正月十五這天都吃碗熱氣騰騰的湯圓,人們是多麼留戀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風俗呀! 湯圓又叫湯糰、粉果,因爲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圓子。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實際上是思念親人、渴望團圓的意思。宋代周必大寫【元宵煮浮圓子詩】是我國最早描繪湯圓的詩: 『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 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 星燦烏雲裹,珠浮濁水中。 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