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校釋譯論】是劉起釪編撰的,對漢代伏生所傳今文【尚書】的校勘注釋考證論說叢書,全書四冊,本PDF電子收錄全四冊。 【尚書校釋譯論】的出版,聯署了作者亡師顧頡剛的名義,由中華書局出版,採取了繁體橫排,現代漢語標點的方式進行排版印刷,本電子書是其第一版的PDF影印本,本書僅供讀者個人學習研究,不得用於非法的商業用途。 【尚書校釋譯論】並不僅限於對【尚書】文字進行簡單注釋,白話翻譯,更對全書的人、物、事及相關漢字,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考究,上至甲骨文金文,下至歷代的典引,均有明細解說;而在每篇的白話譯文之後,還進行了討論,討論內容從篇章內容典故、史料、屬性,到其學說對後世政治的影響,均有探討。可見作者對【尚書】鑽研之深。 認真研習【尚書校釋譯論】,不但可以學習、研究到【尚書】的內容知識,更可以學習到相關漢字的文字學知識,實在是不精通文言文的讀者研習今文【尚書】的絕佳選擇,與之可以媲美的,即是周秉鈞的【尚書註譯】,在本站有收錄。 作者在序言中認為,【尚書】記載的是夏商周三代的君臣的政治活動:『它是我國進入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以後最早的三個王朝夏商周的最高統治者在政治活動中所形成的一些誥語誓詞談話紀錄』,這種觀點是有待商榷的。學界一貫以為,夏朝是從『禹』開始的,而今文【尚書】的記載是從『堯』開始的,因此,這個觀點不妥之處有二,一是我國的王朝最早的不是三代,而是五帝,二,尚書所記載的,不止是三代的政事,還有五帝時期的。 在【序言】中,作者還介紹到,【尚書校釋譯論】全書字數達到一百五十多萬字,如此浩大的著作,雖說完備,恐怕也給研習者帶來諸多的學習不便,當然,如將本書作為工具書,在必要時翻閱查證,即為大善。 【序言】中還介紹到,【尚書校釋譯論】的編寫,是源於顧頡剛先生,希望完成其『科學整理』【尚書】的宏願,由中宣部於1962年,將其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史料處調任,協助顧頡剛先生整理編撰,此或其聯署顧先生名義出版本書之原由吧。 【尚書校釋譯論】與現代其他經典學術著作一樣,其作者均止於『言』,而未能在實際政治生活中『行』,即實踐,因此對這些著作的學術成果的學習,應當持思辨的態度,及批判的態度。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