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髀算經】本名爲【周髀】,作者不一,或爲多人陸續增編而成,初步成書在公元前6世紀前後。因其是算術的經典教材,作爲算術的十大經典之一,唐朝初期列爲國子監明算科的教材,因此後來改名【周髀算經】。 【周髀算經】的成書時期,日本學者能田忠亮認爲在公元前7~5世紀,其依據是【周髀算經】中記載的北極星(即北極璇璣)到北天極的距離,該距離是變化的,通過現代天文學測量計算,可以推算出書中記載的距離大約在什麼時候。 【周髀算經】主要發現並闡明了勾股定理、蓋天說和四分曆法。通過勾股定理來確定天文曆法,揭示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囊括四季更替,氣候變化,包含南北有極,晝夜相推的道理。給後來者生活作息提供有力的保障,自此以後歷代數學家無不以【周髀算經】爲參考,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發展。 此版本【周髀算經】由漢朝趙君卿注,北周甄鸞重述,唐朝李淳風注釋,從行文字體,及一些避諱來看(如玄字省掉最後一點),是滿清時期重版的書籍,其中文字及內容或有待勘誤。
【增廣賢文】是明朝時期,由多人彙編的兒童啟蒙書目,亦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集匯了古今格言、諺語。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又經後來多人的不斷增補,才成爲現在的模樣。因此本書並無單一的作者,據考,滿清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重訂過,匯入許多民間創作的智慧。此本【增廣賢文電子版全書】即是編者在其基礎上,擴展並重編了許多文句及其排序而成。 【增廣賢文】內容層次大致如此:一、人及人際關係;二、命運;三、如度何處世;四、對讀書的看法。 【增廣賢文】從表面上看似乎雜亂無章,但只要認真通讀全書答,不難發現有其內在的邏輯。該書對人性的認識以儒家荀子『性惡論』思想爲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回察社會人生。親情被金錢污染,『貧居鬧市無人問,答富在深山有遠親』;友情只是一句謊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五燈會元】一七:『大眾寶峰何似孔夫子?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小孫屠】:『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酒在此。』 【增廣賢文】絕大多數句子都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其思想觀念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儒釋道各家經典,從廣義上來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不需講解就能讀懂,通過讀【增廣賢文】同樣能領會到經文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增廣賢文】還是諺語的選集。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易懂。但中心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儒家十三經之一。【左傳】既是古代漢族史學名著,也是文學名著。【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魯國國史【春秋】編成,記敘範圍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左傳】是中國古代最早一部敘事詳盡的編年史,共三十五卷。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是爲【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1] 合稱『春秋三傳』。【左傳】既是一部戰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學名著。相傳是春秋末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 【左傳】傳文比【春秋】經文多出13年,實際記事多出26年(最後一件事爲略提三家滅晉),以【春秋】記事爲綱敘事,其中有說明【春秋】書法的,有用實補充【春秋】經文的,也有訂正【春秋】記事錯誤的。全書絕大部分屬於春秋時候事件,但全書的完成已經進入戰國時期。這些都說明【左傳】與【春秋】的密切關係。 【左傳】是我國現存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儒家『十三經』之一。【左傳】的作者,司馬遷和班固都證明是左丘明,這是目前最爲可信的史料。有些學者則認爲是戰國初年之人所作,但均爲質疑,因爲【左傳】中某些文章的敘事風格與其他不符,並無任何史料佐證,只能歸爲臆測。 【左傳】對後世的影響首先體現在歷史學方面。它不僅發展了【春秋】的編年體,並引錄保存了當時流行的一部分應用文,給後世應用寫作的發展提供了借鑑。僅據宋人陳騤在【文則】中列舉,就有命、誓、盟、禱、諫、讓、書、對等八種之多,實際還遠不止此,後人認爲檄文也源於【左傳】。並且,本書在我國的文學界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對史學也有巨大的貢獻。
古有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而自古忠孝兩難全,似乎忠孝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此固俚語。既有【孝經】,惟缺【忠經】,於是東漢經學家馬融著【忠經】,以闡八德之忠德。 此本【忠經】全篇共十八章,摘自【永樂大典】卷之四百八十五,其中現代漢語譯文來自網際網路公開流行版本,並由校錄者修訂。此書乃是企業管理文化之不可缺或者。 【忠經】所闡述非止於君臣之義,於今之世,凡團體組織,均可以用之。即便家族之內,亦非止於『孝經』,亦當繩之『忠經』,概忠邪不分,而媚於非親之人者,眾矣。 今人常論職責之利,而略職責之義,概失『事人』之理義也久矣,非【忠經】不能闡發返復,故謂之『企業管理文化之不可缺或』者。諸如【天地神明章】:天之所覆,地之所載,人之所覆,莫大乎忠。【證應章】:善莫大於忠,惡莫大於不忠。【辨忠章】:仁而不忠則私其恩,知而不忠則文其詐,勇而不忠則易其亂。
【論語註疏】全稱【論語註疏解經】,是曹魏時期何晏爲【論語集解】,宋代邢昺又集註疏作【論語正義】,滿清阮元校勘修訂爲【論語註疏】。 【論語註疏】PDF電子書是現代學者李學勤主編的【十三經註疏】之一,【論語註疏】的影印本。本書由今人朱漢民整理,張豈之審定。朱漢民的整理是以滿清嘉慶年間,阮元奉旨修篡的,南昌學堂主持的【重刊宋本十三經註疏】爲底本,參校其他版本,並添加現代漢語標點符號。本書的排版分兩種,一是簡體橫排,並使用簡體漢語系統的標點符號,二是繁體豎排,採用港台漢語系統的標點符號。 【論語】素有【齊論】【魯論】之爭,而【齊論】多【問王】【知道】二篇,漢魯共王壞孔子宅,以擴其宮,得【古文論語】,並無此二篇,又分【堯問】下的【子張問】爲一篇,合計廿一篇,篇目如本站延章按本【論語集釋】。 何晏集漢代張禹論,包氏、周氏【章句】,孔安國訓解,馬融訓解,鄭玄注,陳群、王肅、周生烈等【義說】,等,名爲【論語集解】。 北宋真宗咸平二年,邢昺奉旨改定舊疏,集諸家之善,並頒列學官,是爲【論語正義】。 【論語】是孔子平常教授弟子,答辨弟子疑惑,或孔子與人語等諸類的語錄,孔子生平崇尚『述而不作』,逝後學術無所保存,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就將平時的學記相與輯匯,編成【論語】。【論語】是儒學之精要,特別是前四篇,論點基本覆蓋了孔孟之學,像【孔子家語】【孟子】【禮記】等經典的主旨都在【論語】中言及。
檢索技巧:按漢字筆畫數在【筆畫檢索部】檢索該字頁碼,再從【頁碼列表】查找所在頁面。 【甲骨文字典】分爲【序言】【凡例】【目錄】【檢字】【本書所引甲骨著錄書目】【正文】六大部分,其中【正文】共十四卷,凡1613頁,是迄今收錄甲骨文字最多的甲骨文字典。由徐中舒主編,常正光、伍仕謙副主編,彭裕商、何崝、方述鑫、陳復澄、黃波、李曦、黃奇逸、王輝、林小安、王培真等共同編纂,自一九七九年十月著手編纂,至完稿共耗時八年三個月之久。本電子書是該第一版的電子收藏版。 甲骨文字是商代乃至周初契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具有完整體系的早期漢字。世界上一些古老民族在四五千年以前也有使用過文字的,然而這些文字到後世都已失傳滅絕,成爲同今日通行的文字毫無影響聯繫的死文字,唯一不同的是甲骨文字早在商代就以比較成熟的形態通用於我國中原大地,並與周代青銅器銘文、戰國及秦漢的帛書簡牘文字,魏晉的石刻文字的發展相銜接,從籀篆隸書繼續演變爲今日通行的楷書,幾千年來適應時代需要,綿延發展,一脈相承,永葆青春,構成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爲了便於更多的人開展漢語古文以及相關學科的研究,有必要把已識或未識的全部甲骨文字字形摹寫展示出來,以便觀摩辨認。孫海波先生在三十年代編著,六十年代修訂的【甲骨文編】,金祥恆先生的【續甲骨文編】曾在這方面起過重要作用,在文字考釋方面,李孝定先生的【甲骨文字集釋】是解說甲骨文的巨著。該書網羅眾說,評論折衷,間有新解,是可供參考的。然而這兩書到今天便不能滿足需要了,【甲骨文編】(包括【續甲骨文編】)所匯字形重複龐雜,或有摹寫失誤,識字不當之處,而字彙雜陳,未加分期歸類也是不便使用的;【甲骨文字集釋】又因眾說羅列,材料蕪雜,有失精當,給閱讀增加了麻煩。又由於這兩部書都是成書於六十年代,還需要把近二十餘年學術界研究的新成果補充進來。 【甲骨文字典】是以上述二書之長爲借鑑,採擇近年古文字研究及考古發掘之新成果而編摹的。在搜集字形方面是統覽每一字全部字形基礎上精選有代表性的字形,按斷代標準分到於各時期之下,以便了解各個時期文字字形演變的特徵,從而全面深入掌握字形。在文字考釋方面是博採人家之長,不囿於一說,綜合每一字及相關諸字的形音義全面聯繫,及其社會歷史生活,生產實際,語言規律,深入考核論證,經過分析批判或擇善而從。
【周易白話文】原名【周易注釋版】,亦稱【易經白話文 】或【白話易經】,是一部較爲粗糙的,流傳於網際網路的電子書,分【易傳翻譯】【易經翻譯】兩部分。書中多處存在文字錯漏或內容錯漏,因之稍作修訂排版,公布於此。 【周易白話文】內容淺顯,出入於象數,較少涉及義理,因此是普通人入門學習【周易】的最佳書籍。 網上流傳的書中並沒有作者署名,因此,本書的署名爲『今人·佚』。因本書對原書作了一定的修訂及排版,爲避免網絡上粗糙的採集複製,導致反覆的文字、內容錯漏,本書將對部分章節設置象徵性的收費,該費用並不表示本書的價值。 【周易白話文】是一部對【周易】的白話翻譯,及詞語解釋的著作。 【周易白話文】對於【周易】原文的詞語解釋及內容翻譯,一般而言較爲淺顯,對於初入門,或無深造計劃的讀者而言,有助於其理解【周易】原文。 而且,本書在內容主旨上,有其可取之處: 一、從【序言】中作者對於【周易】的起源及名詞論述來看,作者對於【周易】是有一定的研究功力的; 二、作者對【周易】六十四卦的演繹及理解,符合主流的學術論調; 三、作者認爲【周易】反映了春秋以前諸子學術思想,特別是儒家思想,這是較獨到的見解,並非『二百五』見解。作者列的【周易】思維三方面特徵也很周到:(1)觀物取象;(2)萬物交感;(3)發展變化。 【周易】作爲一部由高度抽象的『象(卦)』、高度簡潔的『經(卦辭爻辭)』以及簡單解說的『傳(十翼)』所組成的學術理論,給予後人非常大的解讀、發揮空間。因此,漢代以降,對於【周易】的註疏解讀著作,汗牛充棟,良莠不齊。更發展出了數理、象數等學派,不同的學派,其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千差萬別。最顯著的差異是,民間一般傳承【周易】的象數學說,其應用主要有算命、風水等,而學界一般傳承【周易】的數理學說,並利用其理論,發展充實自身學說,像作者說到的,【周易】對於春秋三代時期諸子學術思想的發展,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爲『風』、『雅』、『頌』三部分,都因音樂得名。『風』是地方樂調,收錄當時十五國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爲貴族所作的樂章;『頌』是用於宗廟祭祀的樂歌。 【詩經】約成書於 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後因傳世本中共記載有311首,爲敘述方便,又稱【詩三百】。 西漢時漢武帝以【詩】【書】【禮】【易】【春秋】爲五經,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詩經】的特色和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詩經】是以抒情詩爲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詩和【小雅】、【國風】中的個別篇章外,【詩經】中幾乎完全是抒情詩。而且,從詩歌藝術的成熟程度來看,抒情詩所達到的水準,也明顯高於敘事詩。而與【詩經】大體屬於同時代的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卻完全是敘事詩。正如荷馬史詩奠定了西方文學以敘事傳統爲主的發展方向,【詩經】也奠定了中國文學以抒情傳統爲主的發展方向。以後的中國詩歌,大都是抒情詩;而且,以抒情詩爲主的詩歌,又成爲中國文學的主要樣式。 第二,【詩經】中的詩歌,除了極少數幾篇,完全是反映現實的人間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經驗。在這裡,幾乎不存在憑藉幻想而虛構出的超越於人間世界之上的神話世界,不存在諸神和英雄們的特異形象和特異經歷(這正是荷馬史詩的基本素材),有的是關於政治風波、春耕秋獲、男女情愛的悲歡哀樂。後來的中國詩歌乃至其他文學樣式,其內容也是以日常性、現實性爲基本特徵;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總是文學的中心素材。 第三,與上述第二項相聯繫,【詩經】在總體上,具有顯著的政治與道德色彩。無論是主要產生於社會上層的大、小【雅】,還是主要產生於民間的【國風】,都有相當數量的詩歌,密切聯繫時事政治,批判統治者的舉措失當和道德敗壞。其意義雖主要在於要求維護合理合度的統治,給予人民以較爲寬鬆、可以維持生存的條件,但這對於社會的發展,當然是有價值的。關心社會政治與道德,敢於對統治階層中的腐敗現象提出批判,應該說是【詩經】的優秀之處。但這個問題應該從兩方面來看。正像我們在前一節中舉例分析的那樣,這一種批評完全是站在社會公認原則的立場上的,在根本上起著維護現有秩序的穩定的作用,而不能不抑制個人的欲望與自由。就以【相鼠】一詩來說,它可能是批評統治者荒淫無度的生活,也可能是批評對『禮儀』的具有進步意義的破壞行爲。不管作者的原意如何,詩對於這兩種現象都是適用的。要說【詩經】這一特點對後世的影響,首先要說明:【詩經】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在後世經過曲解而被強化了。本來不是直接反映政治與道德問題的詩,包括眾多的愛情詩,在漢代的【毛詩序】中,也一律被解釋爲對政治、道德或『美』(讚頌)或『刺』(批評)的作品。因而,一部【詩經】,變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書。後代詩人繼承【詩經】關注社會政治與道德的特色,同樣應該從兩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提倡這一特色,可以糾正文學過分趨向遊戲和唯美傾向,發揚文學的社會功能;另一方面,如果不適當地過分強調這一點,也必然妨害文學的多樣化發展,抑制情感的自由表達。 第四,【詩經】的抒情詩,在表現個人感情時,總體上比較克制因而顯得平和。看起來,像【巷伯】批評『讒人』,【相鼠】批評無禮儀者,態度是很激烈的。但這種例子不僅很少,而且並不能說是純粹的『個人感情』,因爲作者是在維護社會原則,背倚集體力量對少數『壞人』提出斥責。像【雨無正】、【十月之交】、【正月】等,因所批評的對象是多數人,則已顯得畏懼不安。至於表現個人的失意、從軍中的厭戰思鄉之情,乃至男女愛情,一般沒有強烈的悲憤和強烈的歡樂。由此帶來必然的結果是:【詩經】的抒情較常見的是憂傷的感情。很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中國後代的詩歌,也是以抒情——抒憂傷之情較爲普遍。克制的感情,尤其憂傷的感情,是十分微妙的。它不像強烈的悲憤和強烈的歡樂噴涌而出,一泄無餘,而是委婉曲折,波瀾起伏。由此,形成了【詩經】在抒情表現方面顯得細緻、雋永的特點。這一特點,也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後來的詩歌。另外需要說到,儘管【詩經】的抒情一般比較平和,卻依然是真摯而動人的,而且也並非沒有明朗歡快、天趣盎然之作。後代儒家把【詩經】中的所有作品都說成是因政治和道德目的而作的,並不能抹殺那些抒情之作——尤其是愛情詩對人們的感染力。因此,在封建專制時代,當文學道德化傾向、說教傾向變得過度嚴重時,詩人們也會打出【詩經】的權威旗號,要求給感情以應有的、至少是適度的承認。明代詩人何景明的【明月篇序】就是一例。湯顯祖的【牡丹亭】中,深閨小姐杜麗娘誦讀【關雎】而產生對於愛情的渴望,又是一例。 以上主要從內容、思想傾向、抒情特點等諸方面論述了【詩經】的幾個重要特色。這些特色對中國後代文學的影響都很深遠。下面再從語言形式、表現手法等方面簡略介紹一下【詩經】的特色,這些方面的影響,情況各有不同。 【詩經】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間或雜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種句式。但雜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個別詩是以雜言爲主的,如【伐檀】。以四言句爲主幹,可以由此推想當時演唱【詩經】的音樂旋律,是比較平穩和比較簡單的。至漢代以後,四言詩雖斷斷續續一直有人寫,但已不再是一種重要的詩型了。反而在辭賦、頌、贊、誄、箴、銘等特殊的韻文文體中,運用得很普遍。 【詩經】常常採用疊章的形式,即重複的幾章間,意義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變,造成一唱三嘆的效果。這是歌謠的一種特點,可以藉此強化感情的抒發,所以在【國風】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頌】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詩中幾乎沒有。典型的例子,如【周南·芣芑】:采采芣芑,薄言采之。采采芣芑,薄言有之。采采芣芑,薄言掇之。采采芣芑,薄言捋之。采采芣芑,薄言袺之。采采芣芑,薄言襭之。全篇三章十二句,只變動了六個動詞,不但寫出採摘的過程,而且通過不斷重複的韻律,表現出生動活潑的氣氛,似乎有一種合唱、輪唱的味道。清人方玉潤說:『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曠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裊裊,忽斷忽續。』(【〖詩經〗原始】)這麼說也許多了一些想像,但疊徽章重句的美感,確是很動人的。四言詩衰微後,這種形式也被捐棄,只能偶一見之。倒是在現代歌曲中,又常看到這種情況。這說不上『影響』,卻有古今相通之理。 作爲歌謠,爲了獲得聲韻上的美感,【詩經】中大量使用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彙。在古漢語的規則中,這類詞彙大抵是形容詞性質,所以也有助於表達曲折幽隱的感情,描繪清新美麗的自然。如【詩經】首篇的【關雎】,『關關』(疊字)形容水鳥叫聲,『窈窕』(疊韻)表現淑女的美麗,『參差』(雙聲)描繪水草的狀態,『輾轉』(疊韻)刻畫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狀,既有和諧的聲音,也有生動的形象。 【詩經》裡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所謂『賦』,用朱熹【詩集傳】的解釋,是『敷陳其事而直言之』。這包括一般陳述和鋪排陳述兩種情況。大體在【國風】中,除【七月】等個別例子,用鋪排陳述的較少;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詩,鋪陳的場面較多。漢代辭賦的基本特徵就是大量鋪陳。雖然從【詩經】到漢賦還間隔許多環節,但說其原始的因素源於【詩經】,也未嘗不可。『比』,用朱熹的解釋,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詩經】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於變化。如【氓】用桑樹從繁茂到凋落的變化來比喻愛情的盛衰;【鶴鳴】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來比喻治國要用賢人;【碩人】連續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膚,『瓠犀』喻美人之齒,等等,都是【詩經】中用『比』的佳例。『賦』和『比』都是一切詩歌中最基本的表現手法,而『興』則是【詩經】乃至中國詩歌中比較獨特的手法。『興』字的本義是『起』。【詩經】中的『興』,用朱熹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藉助其他事物爲所詠之內容作鋪墊。它往往用於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大約最原始的『興』,只是一種發端,同下文並無意義上的關係,表現出思緒無端地飄移聯想。就像秦風的【晨風】,開頭『鴥彼晨風,郁彼北林』,與下文『未見君子,憂心欽欽』云云,很難發現彼此間的意義聯繫。雖然就這實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時代懸隔才不可理解,但這種情況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現代的歌謠中,仍可看到這樣的『興』。進一步,『興』又兼有了比喻、象徵、烘托等較有實在意義的用法。但正因爲『興』原本是思緒無端地飄移和聯想而產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較實在的意義,也不是那麼固定僵板,而是虛靈微妙的。如【關雎】開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原是詩人借眼前景物以興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關雎和鳴,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的和諧恩愛,只是它的喻意不那麼明白確定。又如【桃夭】一詩,開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寫出了春天桃花開放時的美麗氛圍,可以說是寫實之筆,但也可以理解爲對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說這是在烘托結婚時的熱烈氣氛。由於『興』是這樣一種微妙的、可以自由運用的手法,後代喜歡詩歌的含蓄委婉韻致的詩人,對此也就特別有興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陳出新,不一而足,構成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特殊味道。 總而言之,【詩經】是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一個光輝的起點。它從多方面表現了那個時代豐富多采的現實生活,反映了各個階層人們的喜怒哀樂,以其清醒的現實性,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早期詩歌,開闢了中國詩歌的獨特道路。雖然,由於特殊的社會生存條件,【詩經】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飛揚的個性自由精神,但在那個古老的時代,它是無愧於人類文明的,值得我們驕傲的。
【顏氏家訓】是隋朝時顏之推爲保持家道興旺,用儒家學說,對子孫進行訓誡的一部家訓,行文對子孫多用教訓口吻,與後世的家規有本質差異。 【顏氏家訓】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家風家訓作品,後世的家訓家規或模仿之,或借鑑之。 內容上,【顏氏家訓】側重實證,作者多用自身的經歷進行分析、辨證、說明,而所依據的學術理論即主要是儒家學說,範圍廣涉經學、治家、文學、文字學等多個領域。 【顏氏家訓】全書分爲七卷共計二十篇。第一卷有【序致】、【教子】、【兄弟】、【後娶】、【治家】;第二卷有【風操】、【慕賢】;第三卷有【勉學】;第四卷有【文章】、【名實】、【涉務】;第五卷有【省事】、【止足】、【誡兵】、【養生】、【歸心】;第六卷有【書證】;第七卷有【音辭】、【雜藝】、【終制】。 【顏氏家訓】在我國傳統家庭教育上,影響是十分深遠巨大的。唐朝湧現幾十種家訓家規,都是模仿【顏氏家訓】,或間接、直接受其影響而創作。宋朝大儒朱熹,在其【小學》裡,就多處借鑑了【顏氏家訓】。滿清時陳宏謀的【養正遺規】也取材於【顏氏家訓】。 【顏氏家訓】歷史上多次重刻,歷經了千餘年,其內容散佚、偽托者較少,從這一點就可以見到其影響的普遍、長遠。
【朱子家訓】曾用於【朱熹家訓】及【朱柏廬治家格言】的別稱,爲方便讀者查找閱讀,如今並爲一書。並由校錄者延章先生分別對兩書的全文原文進行翻譯、注釋並解析。 【朱熹家訓】(下稱爲朱熹【朱子家訓】)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的家訓,摘自【紫陽朱氏宗譜】,通篇僅三百餘字,簡要地闡明了修身齊家的方法,後世譽爲千秋萬代也不過時的『治家之經』。 朱熹【朱子家訓】主要敘述儒家五常,也是朱熹的爲人處世準則:仁義禮智信。本書內容字字珠璣,有三要旨:一、在家務家庭親睦,二、處世務人際和諧,三、爲官務重德修身。 俗話有講:做官先做人,官清先家清。朱熹【朱子家訓】篇幅雖短,但確爲入仕者應當研讀、實踐、傳揚的經典家風家訓。 【朱柏廬治家格言】又名【治家格言】(下稱朱柏廬【朱子家訓】),是明末清初時期,理學家朱柏廬爲子孫後代立下的治家格言。 相較於【朱熹家訓】,朱柏廬【治家格言】的訓言顯得教條化、細瑣化,用辭通俗化,內容側重於具體的言行禁忌,而【朱熹家訓】則側重於義理說明,伸張綱目。
簡介:此本【論語集釋】是在程樹德主編本的基礎上,增編【論語新解】及【論語譯註】的白話譯文,同時增錄本書校錄者延章的按語。 【論語集釋】由民國學者程樹德編撰,集匯漢代至於民國的歷代註疏而成。如漢代鄭玄的【論語注】,包鹹的【論語章句】,魏晉王弼的【論語釋疑】,何晏的【論語集解】,五胡亂華時期皇侃的【論語義疏】,至於宋代朱熹的【論語章句集注】,等等。 【論語新解】由近代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編著,以朱子理學爲中心,『折衷』前人『眾說』而成。所謂『新解』並非自創新義,不過務求通俗淺顯之語而已。【論語新解】另有整本收錄,於站內搜索可得。 【論語譯註】由今人楊伯峻編著,楊先生認爲,統籌【論語】全文漢字注釋,更有利於現代人閱讀學習,故全書分【論語詞典】【試評孔子】【論語譯註】三部分。本書於本網站亦另有整本收錄,站內搜索可得。 此本【論語】所收錄之【論語集釋】電子書,系據網絡流通本,參考中華書局影印版本重新校對,並精心排版而成。 【論語集釋】的創作,頗爲艱巨,歷時九年,才於一九四二年完稿,編撰的過程中,作者因中風而癱瘓,終以他人代筆完成,可謂嘔心瀝血之作。程樹德先生認爲,【論語】之注釋,自漢魏以降,每有創新,而又存新棄舊,以致舊有注本往往而廢。雖然朱子以降,嘗有名儒不斷發明【論語】新解,卻少有貫通舊本者,此則【論語集釋】創作之主旨。 因此,【論語集釋】匯集了漢魏以降,迄於民國的各種注本,取其精者,棄其淺陋者。作者又謂所集注本,力求不以學派而取捨,其內容大體有十類:考異、考證、集解、集注、音讀、唐以前古注、別解、餘論、發明、以及作者之按語(電子書中以不同顏色區別按語)。 雖謂不分學派,既是貫通,又有取捨,則書中自然貫徹有作者之思想及見解。事實上,【論語集釋】的按語,不時透露出作者對於佛教的讚許,雖歷代大家之注,亦不吝批判。 讀者在閱讀、學習【論語集釋】的過程中,應當以【論語】原文、原旨,及歷代大家註解爲准,方得以避免陷入作者釋化的儒學觀點之中。 或問,既然【論語集釋】過度釋化,爲何還要編錄此電子書?答曰:【論語集釋】之釋化,盡在按語當中,而歷代之注釋,雖有取捨,亦傾向於論證作者按語之觀點,但仍然是往賢之注釋,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只要讀者在閱讀學習過程中,保持嚴謹的辨證思維,堅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識別並證偽釋化觀點,並不難。 總而言之,程樹德教授所編撰的【論語集釋】,終以其匯集了歷代大儒之注釋,值得後學參考學習,很有必要致謝程樹德教授在身體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堅持完成此書的編撰。 本電子書在收錄過程中,部分章節編錄錢穆先生的註解,及延章先生的註解。又分堯曰第二十篇爲兩篇:堯曰第二十、子張問第二十一,此二篇內容主旨明顯不同,因此分別編錄。
原本【周易正義】由魏晉王弼注,唐朝孔穎達疏。採取橫排簡體的排版方式。 該本【周易正義】是以網上公開流行的版本爲基本,再參校李學勤先生主編的【十三經註疏】之【周易正義】,糾誤補漏,標點、排版則根據電子書的特點,以便於閱讀理解爲原則,排版發布。李學勤先生主編本的底本是滿清四庫阮元刻本,整理方法包括參校更多版本、句讀標點、並簡化原文等。阮本在重刊時對原本【周易正義】進行過修訂。 此本【周易正義】電子書即是以今本【周易正義】影印本爲底本,重新文字化,但在一些文字內容、標點、排版上有所修改,以便有助於讀者閱讀、理解。 今本【周易正義】,雖以阮本爲基礎,但博採前人註記,擇其善者而錄之。校勘方面,主要收錄的除了阮本校勘記,還有孫詒讓的註疏校記,值得注意的是,阮本在校勘過程中,有刻意依據滿清朝廷要求,對唐宋版本進行篡改增刪的行爲,在閱讀的過程中,務必保持思辨,切勿以爲標準版本。 【周易】是儒家十三經之一,又是儒家經典之首,想要研習儒家經典,【周易】的學習首當其衝。隨著時代的發展,經學的復歸,【周易正義】等十三經正義也逐步重返學者之堂。 【周易正義】的註疏較爲通俗易懂,對於有一定文言文閱讀能力,而又是初學的讀者,較爲合適。 【易】本是卜筮之書,以象類思維爲主,是聖賢察天以象物的重典。王弼注後,歷代常有人難其義,至孔穎達奉詔作疏,才又推崇王弼之注,而前人難王弼義者,其說皆廢,蓋以王弼所注爲是。今人學【周易】,從【周易正義】入手,亦可研習其象類思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取象於客觀事物,而指導自己的處事行爲。
最近有開始細研論語,希望對每個字都能弄清楚而不是一帶就過,在其中發現過去論語中的一些疑難之處,如今在計算機的檢索等功能下得到解決,以及自己對一些註解的擇選。希望和大家一起學習,名作論語求義,隨著研讀進度更新。 【論語】注本由東漢一直至唐朝,以何、鄭並行不變 ,即集注本以何晏本首屈一指,單注本以鄭玄本獨占鱉頭。【鄭注本】五代之際逐漸亡佚。而今又出土定州竹簡論語。 本書將此三者合一,擇善而從,欲復原貌。將來也會有更多的文獻出土,如海昏侯墓論語,也是至關重要的本子,今後若在繼續,雖然離現在還有很久,但會不斷完善經典,使其更好的傳承。
此本【春秋左傳正義】是以網上公開流行的版本爲底本,再參校李學勤先生主編的【十三經註疏】之【春秋左傳正義】,糾誤補漏,標點、排版則根據電子書的特點,以便於閱讀理解爲原則,排版發布。 李學勤主編的【春秋左傳正義】,由龔抗雲、于振波等五人,以滿清嘉慶阮本【重刊十三經註疏】爲底本,標點,校勘,排版而成。本電子書採取簡體橫排版,以方便不同讀者的閱讀習慣。 爲方便讀者閱讀,本書保留李學勤本的【經】【傳】分離結構,則【經文】及其注文、疏文編排在前,【傳文】及其注文、疏文編列於後,中間以分隔線分隔。 又,李學勤本【春秋左傳正義】部分疏文原文並無『正義曰』三字,本電子書即統一添加。本書雖經嚴謹校對,然而,未能免除文字或內容上的錯漏,懇請讀者在閱讀時,如若發現有錯漏之處,不吝指出、斧正。 東周左丘明爲【春秋】作傳,魏晉時期杜預又爲其傳作注,唐朝孔穎達爲杜注作疏,終得【春秋左傳正義】。唐人趙匡謂爲【春秋】作傳的左氏並非左丘明,宋代以後學者,也多有懷疑。 【春秋左傳】見世,不若【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有據可依,傳脈清晰。【春秋左傳註疏校勘記序】說,『春秋左氏傳,漢初未審獻於何時......【說文解字序】分別言之曰:「....又北平侯張倉獻【春秋左氏傳】。」然後【左氏經傳】所自出,始大白於世。』由此看來,【左傳】是否偽作未可定論。唯劉向、劉歆、桓譚以及班固等,一致認同【左傳】爲左丘明所作。 曹魏西晉時,杜預專研於【左傳】,其以漢儒之注【左傳】,大多是相互傳述,又雜引【公羊傳】【穀梁傳】以佐證【左傳】,其認爲漢儒皆不能通透【左傳】,於是就重新給【春秋左傳】作注。 【春秋】是記錄君王日常政務言行的書。而【左傳】實際敘事時期,比【春秋】經文多十三年,比其他兩部傳即多廿六年,結束於『三家滅晉』,古今學者以此認爲【左傳】成書於戰國,隱隱暗喻【左傳】似是一部獨立的史書。 在『書法』上,【春秋】筆法是『微言大義』,以『尊王攘夷』『華夷大防』『民本』等儒學核心思想來評敘史實,而【左傳】更傾向於紀而不評。用西晉王接的話來說就是:『接常謂【左氏】辭義贍富,自是一家書,不主爲經發;【公羊】附經立傳,經所不書,傳不妄發,於文爲儉,通經爲長。』 公元2009年,浙江大學入藏了一批戰國楚簡,該楚簡內容與【左傳】基本相符,由此可以定論【春秋左傳】的成書時間,至少在戰國之前。
【方言】,全稱【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 舊本題『漢揚雄撰,晉郭璞注』。考【晉書郭璞傳】有注【方言】之文,而【漢書揚雄傳】備列所著之書,不及【方言】二字。【藝文志】亦惟【小學】有雄【訓纂】一篇;【儒家】有雄所序三十八篇,注云『【太玄】十九、【法言】十三、【樂】四、【箴】二』。【雜賦】有雄賦十二篇:皆無【方言】。東漢一百九十年中,亦無稱雄作【方言】者。至漢末應劭【風俗通義序】始稱:『周秦常以歲八月,遣輶軒之使,求異代方言,還奏籍之,藏於秘室。及嬴氏之亡,遺棄脫漏,無見之者。蜀人嚴君平有千餘言,林閭翁孺才有梗概之法。揚雄好之,天下孝廉衛卒交會,周章質問,以次注續,二十七年爾乃治正,凡九千字。』 又劭注【漢書】,亦引揚雄【方言】一條。是稱雄作【方言】,實自劭始。魏晉以後,諸儒轉相沿述,皆無異詞。惟宋洪邁【容齋隨筆】,始考證【漢書】,斷非雄作。然邁所摘劉歆與雄往返書中,既稱在成帝時,不應稱孝成皇帝一條及東漢明帝始諱莊,不應西漢之末即稱莊遵爲嚴君平一條,則未深中其要領。 考書首『成帝時』云云,乃後人題下標註之文,傳寫舛訛,致與書連爲一,實非歆之本詞,文義尚厘然可辨。書中載楊、莊之名,不作嚴字,實未嘗預爲明帝諱。其嚴君平字,或後人傳寫追改,亦未可知。皆不足斷是書之偽。惟後漢許慎【說文解字】,多引雄說,而其文皆不見於【方言】。又慎所注字義,與今【方言】相同者不一而足,而皆不標揚雄【方言】字。知當慎之時,此書尚不名【方言】,亦尚不以【方言】爲雄作,故馬、鄭諸儒未嘗稱述。至東漢之末,應劭始有是說。魏孫炎注【爾雅】『莫貈、螳螂,蛑』字,晉杜預注【左傳】『授師子焉』句,始遞相徵引。
【爾雅註疏】是以滿清嘉慶時期阮元奉旨編撰的【重刊宋本十三經註疏】爲底本,再修訂、增刪歷代其他學者註疏,並標點、校勘的。 此本【爾雅註疏】是以網上公開流行的版本爲基本,再參校李學勤先生主編的【十三經註疏】之【爾雅註疏】,糾誤補漏,標點、排版則根據電子書的特點,以便於閱讀理解爲原則,排版發布。 阮本【爾雅註疏】採用的是晉朝郭璞注,宋朝邢昺疏的版本。今人李傳書整理,徐朝華審定,即成現在的【爾雅註疏】。 【爾雅註疏】是【爾雅】的註疏,而歷代對於【爾雅】的作者,竟無從考究。【大戴禮】的【孔子三朝記】篇有孔子指導魯哀公學習【爾雅】的記錄,由此觀之,【爾雅】在孔子之前。張揖在其【進廣雅表】中記載稱,周公旦編著了【釋詁】,而其他篇目的作者又無從考究了,有人說是孔子增著,有人說是子夏。 【爾雅】是古代中國漢字文字學的主要教材,相當於現代的【字典】,主要用於漢字音韻訓詁的學習及索隱。 據宋代邢昺【爾雅疏敘】,【爾雅】起源於人們對生活及自然認知的增長,比如一物多名,方言差異,此時就需要一部著述,用於記錄這些知識,以流傳後世,避免後世對於前人文章,不知所云。又說到周公時就倡導【爾雅】文字之學了,子夏時,對【爾雅】又有所增益。但春秋戰國時期,【爾雅】文字學卻式微了:『諸篇所釋,世罕得聞』,直到漢代才又逐步復興:『豹鼠既辨,斯文 遂隆』。而對【爾雅】作注的人很多,如劉歆、孫炎、李巡等。 邢昺認爲,郭璞是在刻苦研究【爾雅】廿年之久,才在六經方面理解得透徹,因此,人們在學習六經之前,著力於漢字文字學,切實誦記【爾雅】,才能對六經學起來得心應手。從現代教育經驗來看,邢昺的認知是十分 正確的,我們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漢字,學會寫作,學會閱讀理解。 古人接受教育確實沒有現代人這麼普遍方便,古人在學習【爾雅】時,往往連【爾雅】本身的內容都讀不懂,更不要說利用【爾雅】云理解其他經典了。 後人對【爾雅】註疏越來越多,才使得【爾雅】變得通俗易懂。對於今人來說,【爾雅】反倒成了經典,像【康熙字典】之類的,不但閱讀理解,就是查索,也變得十分簡便了。
【千字文】是我國古代較早的童蒙教材,至今已經流傳一千四百餘年,其知識點涵括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眾多學科,因此歷朝歷代均被用作『小學』啟蒙教材,是最佳的兒童讀物。 【千字文】是南北朝時期梁朝(南朝)周興嗣所著,全文一千字不重複,以四言詩的格律編寫。 對於千字文的創作,有說法是,南朝梁武帝爲了方便諸王學習書法,令殷鐵石收集了王羲之書法作品中一千個不同的字,並將這些字的拓片交給周興嗣,令周興嗣將其編成有內容意義、文化知識、格律音調,讓人喜歡誦讀的文章,最終創作了【千字文】。 周汝昌教授在其【千字文小引】中如此評價【千字文】:『無論是從內容來講,還是從語言意義來說,【千字文】都是一部通古達今的奇才之妙作。只這一層已然值得傳世不朽了,哪知又加上了另一層重大的光彩,就是這一千個右軍的零字——幾乎成了廢物的敝文,一下子變成了一份長篇大幅的書法絕作,而且是由右軍的七代孫智永臨寫出全文,這篇一氣呵成之作早已改變了零散字湊成的那種氣勢。』
【易經】,孔子註解【周易】(【連山】【歸藏】【周易】三易之一)作【十翼】(十翼又名易傳)乃得易經,故易經實爲周易之註解版本,註解內容爲易傳,於漢初列爲五經之首。 【易經】由伏羲所畫八卦,周文王所演六十四卦、及卦辭、爻辭(是謂周易),後孔子所作十翼(【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十翼構成。 【周禮·春官·大卜】已有【周易】之名,漢初設五經博士,始稱【易經】,【易傳】成書於戰國至漢初,或托孔子所作。 【易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爲『大道之源』,是華夏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 【易經】囊括了天文、地理、軍事、科學、文學、農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爲易、詩、書、禮、樂、春秋群經之首,設教之書,在我國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至孔子作傳,始爲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亦稱爲羲經、周易。
【論語章句集注】是【四書章句集注】之一,由南宋經學大家朱熹編著。 【論語章句集注】是【論語】的章句註疏集匯本,主要徵引了北宋二程(程頤、程顥)【經說】、邢昺【論語】疏,魏晉何晏【論語】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馬融【論語】注,另外還援引了北宋尹淳的【論語解】、呂大臨的【四書注】、侯仲良的【論語說】以及謝良佐的【論語說】等等。 【論語】是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關於人文學說,倫理綱常,王道政治等學術論說的語錄。【論語】是儒家學說的核心著作,內容涉及人類社會的各種人際關係問題,生產生活問題。經過兩千餘年的發展及完善,儒家人文學說對中華民族的人文素質及道德規範起到了主要的定型作用。【論語】在長期的傳承過程中,得到了各個時期的賢明學者的佐證、實踐及發展。可以說,【論語】對於建立並完善人類人文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其學術理論,迄今爲止,古今中外,仍然無人出其右,歷史上所有的理論創新,均建立在【論語】所包含的學術理論的基礎之上。 【論語】一書自其誕生之日起,直至近代五四新文化運動,一直是中國人啟蒙學習,科舉仕途所必讀的書籍。 南宋時期,朱熹在周敦頤、張載、二程等開創的理學基礎上,通過編著【四書章句集注】,繼承並發展了理學,這其中列於四書之首的,便是【論語章句集注】。 【論語章句集注】主要是通過匯集前人的註疏,加以系統化論證並闡發其義理,以佐證周程開創的理學。理學的核心立論是『理氣說』,認爲『理』(道)、『氣』(器)二者對立統一,互爲陰陽。
中庸章句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並把【中庸】和【大學】 【論語】、【孟子】並列稱爲『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爲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是儒家闡述『中庸之道』,並提出人性修養的教育理論著作,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它要人們貫徹孔門相傳的『忠恕之道』。 中庸何爲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其見於經,則『允執厥中』者,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堯之一言,至矣,盡矣!而舜復益之以三言者,則所以明夫堯之一言,必如是而後可庶幾也。
賈陸英先生所著【大學賞析】一書,針對【四書】之一的【大學】,用現代漢語,作了注釋、翻譯,及賞析。賞析的內容,主要立足現實生活,基於【大學】的學說理論,闡發了自己的見解與建議。【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學】是宋代理學家,朱熹先生從【禮記】獨立出來的一本書,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自此【大學】在儒學經典中確立了重要的地位,成爲後代科舉考試必讀經典。 【大學賞析】共分爲四部分:原文 、注釋、譯文、賞析,其中原文及注釋整合一體,以字體大小及顏色區別開來,以方便讀者理解原文,譯文及賞析分別獨立爲一個段落。 作者將【大學】一書,按原章節,分爲十五講,其中前十章,分別作十講。這十講分別爲:大學之道、克明峻德、棄舊圖新、知其所止、貴在知本、格物致知、真誠做人、正心修身、修身齊家、齊家治國;第十一講至第十五講,爲原第十一章分析成五講:平天下之絜矩之道、平天下之民心爲重、平天下之德本財末、平天下之舉用賢才、平天下之生財有道。 【大學賞析】原書最後一講『全篇的中心和要點』,在本電子書中提前爲前言。讀者在閱讀原書之前,預先閱讀『全篇的中心和要點』,更有利於讀者理解作者的主旨。 賈陸英先生認爲,【大學】全書的中心思想是闡述儒家的政治理論,以修身爲根本,建構理想的政治和社會。其中【經一章】是全書的綱目,【傳十章】是對綱目的展開論述。 並指出,【大學】一書在儒學傳承實踐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總結了先秦時期儒家的道德修養理論及其原則和方法。
【毛詩正義】是【毛詩】的註疏,由漢代鄭玄作箋,唐代孔穎達作疏,【毛詩】是【詩經】的傳,由漢代毛亨訓傳。 【毛詩正義】PDF電子是【毛詩正義】的影印本,本書僅供讀者個人學習研究,不得用於非法商業用途。 本書是李學勤主編的【十三經註疏】之一,由龔抗雲、李傳書、胡漸逵、肖永明、夏先培共同整理,以滿清嘉慶時期阮刻本爲底本,進行內容、文字的校勘,並用現代漢語標點標示句讀。 【毛詩正義】所作傳者,初或不定。鄭玄謂『魯人大毛公爲訓詁傳...小毛公爲博士』,是有二毛之說。【隋書·經籍志】謂『漢河間太守毛萇傳,鄭氏箋』,陸璣【毛詩草木蟲魚疏】謂孔子授卜商(子夏),商授曾申,曾申授李克,李克授孟仲子,孟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荀卿,荀卿授毛享,毛享作訓詁傳授毛萇。因此,時人謂毛亨爲大毛公,毛萇爲小毛公,由此得出,【詩經】的傳是毛亨所作。 【毛詩正義】的鄭箋。鄭玄發明【毛詩】,並謂之箋,【博物志】:『毛公嘗爲北海郡守,康成是此郡人,故以爲敬』。這種說法忽略了時間的錯位,鄭玄是漢末之人,毛太守卻是四百年前之人。由此可見,鄭玄爲箋,與『毛公』並無太大關係。 【詩】的名稱演變。【詩】不是一開始就稱爲【詩經】的,孔子刪【詩】,得『詩三百』,以授弟子。孔子所傳的【詩】,躲過秦朝焚書之劫,得以流傳下來,漢代立爲官學五經之一,是謂【詩經】。【詩經】在毛亨作傳後得【毛詩】,漢鄭玄爲【毛詩】作箋,唐孔穎達爲【毛詩】及箋作疏,得【毛詩正義】。 【詩經】,主要記述了三代時期的『風、雅、頌』,其主旨是提倡淳樸、正義的民風,防止邪僻的世風。當時政通和,詩歌即表現得歡樂,且朝野皆然,當時政暴塞,詩歌即表現出怨憤,多刺其弊。詩歌都能發於性情,諧於韻律,無論是唱的人,還是聽的人,都能沁其心肺,因此,孔子概括【詩經】,謂『性無邪』。
【春秋左傳正義】是今人李學勤主編的,龔抗雲、于振波等五人,以滿清嘉慶阮本【重刊十三經註疏】爲底本,標點,校勘,排版而成。本書有兩種版本,一是簡體橫排版,二是繁體豎排版,是本【春秋左傳正義】PDF電子書同時收錄了兩個版本,以方便不同讀者的閱讀習慣。 東周左丘明爲【春秋】作傳,魏晉時期杜預又爲其傳作注,唐朝孔穎達爲杜注作疏,終得【春秋左傳正義】。唐人趙匡謂爲【春秋】作傳的左氏並非左丘明,宋代以後學者,也多有懷疑。 【春秋左傳】見世,不若【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有據可依,傳脈清晰。【春秋左傳註疏校勘記序】說,『春秋左氏傳,漢初未審獻於何時......【說文解字序】分別言之曰:「....又北平侯張倉獻【春秋左氏傳】。」然後【左氏經傳】所自出,始大白於世。』由此看來,【左傳】是否偽作未可定論。唯劉向、劉歆、桓譚以及班固等,一致認同【左傳】爲左丘明所作。 曹魏西晉時,杜預專研於【左傳】,其以漢儒之注【左傳】,大多是相互傳述,又雜引【公羊傳】【穀梁傳】以佐證【左傳】,其認爲漢儒皆不能通透【左傳】,於是就重新給【春秋左傳】作注。 【春秋】是記錄君王日常政務言行的書。而【左傳】實際敘事時期,比【春秋】經文多十三年,比其他兩部傳即多廿六年,結束於『三家滅晉』,古今學者以此認爲【左傳】成書於戰國,隱隱暗喻【左傳】似是一部獨立的史書。 在『書法』上,【春秋】筆法是『微言大義』,以『尊王攘夷』『華夷大防』『民本』等儒學核心思想來評敘史實,而【左傳】更傾向於紀而不評。用西晉王接的話來說就是:『接常謂【左氏】辭義贍富,自是一家書,不主爲經發;【公羊】附經立傳,經所不書,傳不妄發,於文爲儉,通經爲長。』 公元2009年,浙江大學入藏了一批戰國楚簡,該楚簡內容與【左傳】基本相符,由此可以定論【春秋左傳】的成書時間,至少在戰國之前。
【春秋穀梁傳註疏】是穀梁子再傳弟子爲【春秋】作傳,晉代范甯爲【穀梁傳】撰集解,唐代楊士勛再爲【集解】作疏乃成。 【春秋穀梁傳註疏】PDF電子書是今人李學勤主編的【十三經註疏】的影印本之一。由今人夏先培先生整理,楊向奎先生審定,並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其整理底本是滿清嘉慶時期阮元奉旨主持的【重刋宋本十三經註疏】,簡稱阮本,據稱該書收錄各種典籍時,對內容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篡改。雖阮元自稱是依據前人校勘結論對典籍進行取捨修訂,但任何一種學說,前人的觀點都可能相去迥遠,甚至針鋒相對,南轅北轍。因此,依據前人之說,只是爲自己隨便篡改典籍找個藉口罷了。 夏先培先生的整理主要是在阮本底本之上借用現代漢語標點符號進行標點,然後分繁簡兩種版本進行排版,簡體版本是橫排的,繁體版本是仿宋豎排的。 【春秋穀梁傳】的傳,有人說是穀梁子所作,但書中有引用後人的語句,故必不可能是穀梁子爲之傳。如『尸子曰』,尸子是秦人商鞅的老師,在穀梁子之後。穀梁子是子夏的學生,其【春秋】就是受諸子夏。 穀梁學遠不及於公羊學、左傳學,因此【穀梁傳】一書有所錯佚,甚至後人爲之所作的註疏,亦有錯佚,即不足爲奇。 穀梁學在現代人的解讀來看,認爲其強調的是君王的權威,且王權不應受到限制;又注重君臣職分之別、尊卑之定,並由此各循其禮,達到平治的狀態。又有人說穀梁學並不認可政權的更迭。 這些只是現代人的解讀,有時是十分淺顯而謬誤的,比如現代人就將公羊學解讀爲爲中央集權服務,這是十分可笑的,由此可見現代人對儒家學派,往往局限於時代,而無法探得其實質。 讀者在閱讀【春秋穀梁傳註疏】時,應當多注重【穀梁傳】的原文意旨,再辨識註解的合理及謬誤之處。
【春秋公羊傳註疏】,漢代公羊壽爲【春秋】作傳成【春秋公羊傳】(簡稱【公羊傳】),何休爲【公羊傳】解詁作【公羊傳解詁】,唐代徐彥又爲【公羊傳解詁】作疏,乃成【春秋公羊傳註疏】。 【春秋公羊傳註疏】PDF電子書,是今人李學勤主編的【十三經註疏】影印本之一,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由浦衛忠整理,楊向奎審定。整理的底本是滿清嘉慶時期,南昌大學堂重印的宋本【十三經註疏】,該書由阮元奉旨主編,雖說是重印,實際上在校注方面做了非常大的改動,如採納了後世的註疏,增刪主編者認爲偽作的地方。滿清對經典史籍的篡改是舉世皆知的,爲了控制道統的話語權,可謂是不擇手段,如將『大一統』理論從春秋學中獨立出來,剔除了其前提如『夷夏大防』基本原則及『尊王攘夷』等核心理論,意圖以滿清疆域的大一統,正當化其政權性質。 『夷夏大防』是中國人文歷史的基本原則,『尊王攘夷』是興復堯舜文武王道的核心理論,『大一統』只是這些原則、理論的結果之一,『大一統』在失去『夷夏大防』原則,『尊王攘夷』理論的基礎,對現代根本無借鑑的意義,或者說,這樣的『大一統』理論與中國人文歷史上的『大一統』毫不相干。 有人將公羊學解說爲『大義滅親』『撥亂反正』『強化中央集權』,這是強枝弱干、強詞奪理、歪曲偏頗之說,『尊王攘夷』,尊的不是中央集權,而是王道,攘的不是諸侯地方,而是野蠻不化的族群,攘的是背經叛道,施行暴政,違背王道的勢力。 閱讀【春秋公羊傳註疏】時,讀者應當認識到這一點,否則是無法理解公羊學的。 【春秋】記載的歷史時期,起始於春秋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元),終於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 【春秋】之傳,據何注、徐疏記載:子夏傳於公羊高,高傳其子平,平傳其子地,地傳其子敢,敢傳其子壽。到了公羊壽,與齊人胡毋子都,才寫在竹帛上。 【監本附音春秋公羊傳註疏序】說,『孔子有云:「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此二學者,聖人之極致,治世之要務也。」』由此可見,春秋之學,孝經之學,其要不亞於【論語】。然而,【論語】作爲聖賢論道之著述,其爲道義也,而志、行,乃是器用之術。又說:『傳【春秋】者非一,本據亂而作,其中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至有倍經、任意、反傳違戾者。』則可見往世不重【春秋】,是出於不倡『非常異義』『可怪之論』,是爲了避免『背經』『任意』『反傳』。 但公羊之學,義在尊王,務在攘夷,凡亂世皆當用,未可廢置。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