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光,共294卷,起于东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的三家分晋,止于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的征淮南。 资治通鉴讲的是朝代更替、民族兴亡的历史事件,并从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及其与朝代、民族兴亡的关系,来叙述、评论各个历史事件的成因,及可借鉴的地方。 《资治通鉴》原文全文共二百九十四卷,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用十九年的时间编著而成。《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开端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四百零三年,结束于唐亡以后的五代,具体是后周世宗时期显德六年,即西元九百五十九年,跨越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资治通鉴》作为编年史,不例外地以时间为顺序,各年号发生的事件为记载对象。如政治事件,相关的政治人物如何建立政权,并由于政治斗争而导致政权衰败,最终更替。对这些政治事件及政治人物的记载,通常会做“由表象透视内质”的评价,这些评价会包括“智慧,阴谋,道德,时势”等方面的分析。 《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在中国官修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通常是模仿的对象。 《资治通鉴白话文》是作者“金色轰炸机”译注《资治通鉴》的白话版。本书相对于文言文原著,较为易懂;相对于纯白话文版,又多了文言文原文,有利于读者理解原意。同时,大量对照地阅读文言文及其对应的白话译注,对读者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很有帮助。
《竹书纪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我国上古五帝、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时期(晋魏)的历史(从黄帝开始,到战国魏哀王(一说魏襄王)时期共二千多年),由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及魏国编写,是一部对研究上古历史而言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其史料是十分丰富的,在价值上亦不亚于《左传》、《战属策》。但由于《竹书纪年》历经劫难亡佚(或谓伪作),辑本又生涩难懂,有古今版本之分,阅读很是不便,于是诞生了《古本竹书纪年译注》。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是以满清时期朱右曾的《汲冢纪年存真》,民国时期王国维的《古本竹书纪年辑校》等历史文献为底本,加以注释今译而成。 而且,《古本竹书纪年译注》的成书过程中,编者不但吸收了前人成果,还通过“考古、音韵、训诂”等方法对史书内容进行互证,同时也考释了史书里的人名、地名、事件等,对记载的史料进行了辨证,力求还原史实。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晋武帝太康二年(耶元二八一年)在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汲县西南)的一座古墓里出土。这部史书书写在竹简上,被称为《竹书》;由于它按年编次,又被称为《纪年》。有时还冠上出土的地点,被称为《汲冢竹书》或《汲冢纪年》。一般称为《竹书纪年》。这座古墓出土了一批古书,《竹书纪年》仅是其中的一种。 《竹书纪年》原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史事。周幽王以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以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耶元前二九九年)为止。所记与传统的记载颇多违异,但是有些记载却与甲骨文和靑铜器铭文相符合。如《尚书•无逸》中提到商朝的“中宗”,《史记•殷本纪》等典籍都认为中宗是商王太戊,但《竹书纪年》却以为中宗是祖乙,后在淸朝末年发现的甲骨文中就有“中宗祖乙”的称谓,证明《竹书纪年》是正确的。郭沬若同志在硏究中国古代社会和甲骨文、金文的时候,就对《竹书纪年》的史料价値有较高的评价。如齐桓公午在位的年数,《史记》中的《田敬仲完世家》和《六国年表》作六年,《竹书纪年》作十八年,靑铜器《陈侯午敦》的铭文记载有齐桓公午十四年的事,郭沫若同志因此断言:“有本铭之‘十又四年’,足证《纪年》为是,而《史记》实非。(《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又如西周厉王以后出现的所谓“共和”,《史记•周本纪》以为是周公、召公两人共同执政,《竹书纪年》的记载却是 “共伯和干王位”,说是共伯名和的诸侯代替周厉王,建立了一 个新政权。郭沫若同志十分重视《竹书纪年》所记载的这段史实,他说:“共和是共伯名和;这由古本《竹书纪年》、《庄子》、 《吕氏春秋》等书表示得很明白,但被《史记》误认为周、召二公 共和而治。近时的新史学家也还有根据《史记》为说的,我要请这样的朋友读读朱右曾、王国维的关于《竹书纪年》的硏究。”(《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 此外,由于《史记•六国年表》本身的混乱矛盾,并与其他文献所记不合,战国年代的重建成为一个重要的硏究课题。淸 代和近代学者在试图排比一个比较正确的战国年表时,主要的根据也是《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的原简早已散佚,晋代学者荀勖、和峤、束皙等人所作的释文,也逐渐失传。现存的《竹书纪年》是后人重编的,不是已失传的《竹书纪年》的本来面目。但在南北朝至 北宋的一些古书的注释,以及某些类书中,还引用了较多的原 本《竹书纪年》的佚文。淸代学者朱右曾曾将部分佚文汇辑起 来,编为《汲冢纪年存真》。近代学者王国维又在《存真》的基 础上重辑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存真》和《辑校》两书,就 是郭沬若同志所说的朱右曾、王国维关于《竹书纪年》的硏究。 解放后,范祥雍先生又对《辑校》加以校订增补,编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 这种从古代典籍中汇辑《竹书纪年》原本佚文编校而成的 本子,如《存真》、《辑校》,都称为“古本”。本书也是如此。现存的《竹书纪年》,则被称为“今本”。 现在能看到的今本《竹书纪年》,较早的有明代天一阁刻本。因此,有人认为“今本”可能就是天一阁主人范钦重编 的。但淸代雷学淇在《考订竹书纪年》中说,他曾经见过一部 元末明初的刻本,可见“今本”不是出于明代中叶的范钦所重 编。南宋人罗泌《路史》所引《纪年》中,有一条与“今本”全同, 淸代洪颐煊《校正竹书纪年》因此认为“罗泌已见‘今本’ ”。如果此说可信,则“今本”的出现最迟当在南宋时期。今本《竹书纪年》中很多条也是从古注、类书中所引“古本”辑录出来的, 但是辑录得很不忠实,幷增加了一些显然不是“古本”的佚文, 又钞录梁沈约的《宋书•符瑞志》,改头换面,作为沈约的注。 经过重编,今本《竹书纪年》中的春秋、战国部分全部用东周纪 年,与“古本”用晋国和魏国纪年完全不同。由于“今本”出现的时代较早,所看到的“古本”佚文可能比我们看到的为多,如商纪大戊一代的原注说“《竹书》作太宗”,所据就可能是现在 所未能看到的“古本”佚文。因此,“今本”尽管是重编的,仍有 其一定的史料价値。淸代硏究“今本”的著作颇多,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最后出,总结了前人的成果,因此,这里一并收入,以供读者参阅。 这部辑证,得上海古籍出版社姜俊俊等同志悉心校阅,特此志谢。我们水平有限,希望能得到专家和读者们的指正。
《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由《今本竹书纪年》及《古本竹书纪年译注》合辑而成。西晋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竹简的一部分,体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一般就称《竹书纪年》,是一本编年体的史书。 本电子书收录了汉川草庐校的今本《竹书纪年》,以及李民、杨择令、孙顺霖及史道祥合著的《古本竹书纪年译注》,以便读者辨证阅读《竹书纪年》,去伪存真。一般认为今本《竹书纪年》是北宋以后伪托之作,而《古本竹书纪年译注》即以考古为依据,参考现存史籍的相关记录编纂而成,极具可信度。 内容简介 《竹书纪年》记录了从传说的夏朝到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起于黄帝。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竹书纪年》多载纪战国时晋国与魏国之事,一般将此书看成是魏国的史书。 在历经秦始皇焚书令的浩劫之后,《竹书纪年》一度在汉代以前已经散逸。不幸中的大幸,魏安厘王(一说应为魏襄王)的墓里埋藏有该书。西晋太康二年(格里历二八一年),该史书因盗墓重见于世。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每简四十字,凡十三篇。 是时,位于今日河南省的某魏王墓被盗挖,盗墓者被捕,同时发现了大批竹简。当时朝廷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晋武帝命令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负责解译竹简(魏国文字与秦国的小篆差异颇大)。 解译期间遇上八王之乱等多次政治纷扰,秘书丞卫恒在从事‘考正’时际被杀,使整理的进度大受打击,由卫恒的好友佐著作郎束晳续成。最终整理好后,负责官员将之命名为《竹书纪年》。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除广仓学宭丛书本外,有《遗书》本,曾两次印布;初名《王忠悫公遗书》,所收《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系铅印本;续印名《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系石印本。今据《遗书》两本互校,有初印不误而续印诸误者,亦有续印改正者,皆择是而从,其有两本皆误,或所据今本有误为王氏所未正者,略出案语,以为说明。 一般认为今本《竹书纪年》是北宋以后伪托之作,而《古本竹书纪年译注》即以考古为依据,参考现存史籍的相关记录编纂而成,极具可信度。 内容简介 《竹书纪年》记录了从传说的夏朝到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起于黄帝。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竹书纪年》多载纪战国时晋国与魏国之事,一般将此书看成是魏国的史书。 在历经秦始皇焚书令的浩劫之后,《竹书纪年》一度在汉代以前已经散逸。不幸中的大幸,魏安厘王(一说应为魏襄王)的墓里埋藏有该书。西晋太康二年(格里历二八一年),该史书因盗墓重见于世。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每简四十字,凡十三篇。 是时,位于今日河南省的某魏王墓被盗挖,盗墓者被捕,同时发现了大批竹简。当时朝廷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晋武帝命令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负责解译竹简(魏国文字与秦国的小篆差异颇大)。 解译期间遇上八王之乱等多次政治纷扰,秘书丞卫恒在从事‘考正’时际被杀,使整理的进度大受打击,由卫恒的好友佐著作郎束晳续成。最终整理好后,负责官员将之命名为《竹书纪年》。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