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裴松之注,是五胡亂華時期,南朝宋國裴松之,註解西晉史家陳壽所著【三國志】所得的作品。【三國志】是一部紀傳體正史著作,本書記錄了東漢末年,中國政治局面,由統一到分裂,再到統一的過程,是人們研究東漢至西晉期間,中國歷史的重要文獻,滿清時期,史學界將【三國志】列為廿四史之一。相對於其他正史,【三國志】的內容較為簡略,缺少一般紀傳體史書具備的『年表』『志』等部分。 【三國志】初為三部獨立的史書:【魏書】【蜀書】【吳書】。直到北宋,才合併為【三國志】。合併的原因是在五胡亂華時,北魏也出了一部【魏書】,北宋咸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003年,為了避免曹魏與北魏相混,將三部史書合為一部,並取名【三國志】。 【三國志】全書共有六十五卷,其中包括曹魏的【魏書】三十卷,劉備【蜀書】十五卷,並孫吳的【吳書】二十卷。由於【三國志】是西晉史家所著,西晉承自曹魏,因此,【三國志】只為曹魏做了本紀,以示其正統,而劉蜀、孫吳皆只有列傳。 在陳壽的【三國志】以前,學界已經出現了關於三國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陳壽編撰【三國志】時,均有參考這三本史作,而其後的裴松之注,亦有參考。 【三國志】關於當時的各國帝王傳紀,【魏書】中有曹操的武帝紀,曹丕的文帝紀,曹叡的明帝紀,【蜀書】中有劉備的先主傳,劉禪的後主傳,【吳書】中有孫權的吳主傳,孫亮的嗣主傳,孫休的嗣主傳,孫皓的嗣主傳。 【三國志】作為一部正史,作者對於史料的記載,也是十分謹慎的,並對選用的史料,作了考訂。由於參考材料的有限,及寧缺勿濫的原則,【三國志】顯得簡約而精短。而裴松之的校注,則為【三國志】添加了更豐富的史料,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相關人物傳記史料不足的遺憾。 裴松之由東晉入宋後,任中書侍郎,宋文帝認為陳壽的【三國志】原書記述過簡,就命令其為【三國志】作注。裴松之的注主在『尋詳』『周悉』,即補充缺乏的史實,並糾正一些謬誤。其所收集的關於東漢三國時期的史料竟達一百五十多種,其注文字數,甚至達到【三國志】原文的數倍。而民國後,有出學者統計發現,裴注字數其實只有三十二萬左右,而【三國志】字數達到三十六萬。關於這些字數統計,也有學者認為,實際上今日的【三國志】原文,有許多原是裴注,後混為正文。 本站的【三國志】裴松之注,以漢川草廬版本為基本,參校中華書局的版本,為了方便讀者的閱讀理解,本站的排版,將裴注混插入正文中,並以不同顏色、字體大小區別之。又將除冒號、引號以外的現代漢語標點符號,重新變更為點號,以美化版面,避免讀者閱讀疲勞。
【光宗貞皇帝實錄】,八卷。記泰昌元年(即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到十二月事。以大學士葉向高為總裁官,天啟三年(1623年)修成。 明朝共修有十三朝實錄:【明太祖實錄】二百五十七卷;【明太宗實錄】一百三十卷;【明仁宗實錄】十卷;【明宣宗實錄】一百十五卷;【明英宗實錄】三百六十一卷;【明憲宗實錄】二百九十三卷;【明孝宗實錄】二百二十四卷;【明武宗實錄】一百九十七卷;【明世宗實錄】五百六十六卷;【明穆宗實錄】七十卷;【明神宗實錄】五百九十六卷;【明光宗實錄】八卷;【明熹宗實錄】八十四卷。其中建文朝無實錄,【太宗實錄】前九卷為【奉天靖難記】,不書建文年號,只寫元、二、三、四年,卷十上至卷十五記建文四年(1402)秋七月燕王朱棣奪位後之事,時未改元永樂,革除建文年號,稱洪武三十五年。景泰朝實錄附於【英宗實錄】中,雖未單獨修纂,卻也未廢年號。崇禎朝明亡,故無官修實錄。共五百冊。 明代體制,嗣君登極後,即欽定監修、正副總裁及纂修諸臣,編輯先朝【實錄】。歷朝開局修纂實錄,均設監修、總裁、纂修諸官。禮部咨中外官署采輯史事,並派遣官吏、國子生等分赴各地訪求前朝事跡,札送史館。【實錄】正式修成後,卷首列御製序,臣下進【實錄】表,纂修諸臣姓名和纂修凡例等,謄錄正副二本,底稿於正式進呈前焚於太液池旁椒園。正本藏之內府,嘉靖十三年(1534年)後,轉藏於皇史宬。副本初藏於古今通集庫,後改藏於文淵閣,供後代閣臣、史官修【實錄】時借閱參考。 今海內外留下的【明實錄】各種傳抄本約十餘部,已有兩種影印本問世:一是1941年梁鴻志所影印的南京國學圖書館所藏抄本(簡稱『梁本』),共五百冊。二是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在台灣影印的原北平圖書館所藏『紅格本』,除正文外又附校勘記二十九冊,以及【崇禎實錄】、【崇禎長編】、【皇明寶訓】等二十一冊,全部計一百八十三冊。兩種影印本中,某些實錄的卷數有所不同。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