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大全】是一部名人家訓大全,收錄有許多歷史名人的家訓家規全文。 目前已經收錄的家訓全文有:方孝孺·幼儀雜箴,袁氏世范,朱柏廬治家格言,諸葛亮誡子書,周公誡子書,薛瑄戒子書等。 未來將繼續收錄以下家風家訓:錢氏家訓,陸游家訓,嚴氏家訓,德川家康家訓,李氏家訓,張氏家訓,劉氏家訓,包拯家訓,章氏家訓等,排列不分先後順序,更多名人家訓、經典家訓,歡迎廣大同仁賜稿。 【家風家訓大全】編錄說明: 家風家訓是古代宗族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家訓時常與家規合稱,但二者其實不同,如果說家規類似於國法,那麼,家訓類似於治國之術。 百度百科將家訓定義為『家庭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是不太準確的。家訓確實是對子孫的教誨,但確立家訓的,並不是家庭,而是家族,或者說宗族。首先,家訓對於寥寥數人的家庭意義不大;其次,名門望族的家族,人口眾多,家族成員囊括妻妾及各自子女,為父的對於子女難以一一親身管教,因此需要家訓營造家風,維持家道;還有,已經發展出多代的宗族,為保障族內諸家族、家庭之間的良好關係,為保障宗族團結,需要建立家訓。 家訓的傳承,有時獨立成冊,有時附於族譜之內,有人統計過,我國史上曾經出版過的名人家訓多達一百二十多部,而附於族譜的家訓則不計其數。 家訓文化產生於兩千年前的先秦時代,當時的古人已經認識到家教對於幼兒的訓誡誘導,可以『習與智長,化與心成』,而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天下安定,基於國家治平,國家治平基於家族興旺,家族興旺基於個人修養,因此建立家訓不止是家族的內部事務,也是國家應當倡導的文化政策。正所謂:『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德,一國興德』、『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近代傳統文化出現斷層,迄今將近百年,家訓族譜的傳承在鄉村地區已經斷續至少兩代人,城市裏的居民,更是斷續多代,要復興家風家訓,絕非易事。 借鑑名人家訓、古代家訓,是復興家風家訓的重要辦法,本書將儘量搜錄諸本的多版本,以便讀者全面參考。更多的名人家訓,更多的版本歡迎讀者賜稿:admin@hygx.org
【古詩詞文(中小學教材)】是一部古代詩詞、文言文別集。匯編了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中學初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人教版、蘇教版等教材的詩詞、文言文教材。 【古詩詞文(中小學教材)】裏的古詩古詞及古文,其注釋及翻譯,都是按教材標準編錄的,家長可以收藏本書,給孩子閱讀、背誦、學習。 【古詩詞文(中小學教材)】的詩詞、文言文內容,選取範圍從春秋至明清均有。
【古詩三百首】收錄了三百首古詩詞,從時間線看,收錄範圍包括三代至秦漢詩(書中統稱先秦兩漢詩)、魏晉詩、宋詩、遼金偽元詩、明詩、偽清詩,以及民國詩,既有【詩經】和【楚辭】的名篇,也有歷代傑出詩人的著名作品。比如,有『才高八斗』美譽的三國時期曹魏詩人曹植,其詩作不但文藻優美,而且流露出極高的骨氣;又如被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東晉詩人陶淵明,其田園詩平和淡泊而極有韻味;再如,那位讓唐朝詩仙李白都佩服不已的南齊的謝朓,其詩作,即便是與唐詩裏的名篇相比,也有過之無不及;還有開創了北宋詩歌風格的蘇軾、黃庭堅等詩人,他們的作品立足唐代的詩歌風格,卻又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即便到了皇明、偽清,其影響力仍然巨大;再有,窮盡一生創作了近萬首詩的南宋陸游,他的詩作充滿了恢復中華,為國家,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情懷。此外,對生命的感知、對家鄉,以及故國的懷思、對一年四季秀麗河山的歌頌、對民生疾苦的呼籲,要麼慷慨激昂,要麼生動活潑,要麼懂得光滑,要麼含蓄深沉,但節奏鏗鏘,朗朗上口,處處閃爍着中國古典詩歌的智慧之光。
歷史是什麼?中國歷史漫長、複雜,又該從何入手呢? 其實,歷史就是故事,講歷史就是講故事,學歷史就是聽故事、讀故事。 本書是先秦歷史故事合集,用兩百來個小故事,講述了從三皇五帝到秦滅六國這一歷史時期的主要脈絡,其中從堯舜禹、商湯伊尹,講到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講到齊桓公、晉文公,再講到老子、孔子、莊子,還有伍子胥過昭關、荊軻刺秦王…… 讓我們通過這一個個的鮮活的故事,領略先秦時代的風采吧。
這是通行本【紅樓夢】,由程偉元、高鶚整理續寫並刊行的版本。 【紅樓夢】又稱【石頭記】、【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屬於章回體的長篇古典小說。 期初,滿清包衣曹雪芹完成了【紅樓夢】的初稿,乃傳閱於親友,不幸散件,剩得八十回。高鶚乃取之,並續了後四十回,又將前八十回一併修篡,以貫通前後故事情節,終定為『全本』並刊行於世。 【紅樓夢】的版本甚繁,但終歸兩大類,據周汝昌先生考據,【紅樓夢】版本的兩大類之一是抄本,另一類是印本。所謂印本,就是最早由程偉元、高鶚付梓的版本,印本流行至今,亦已經分化為多種版本,本電子書所錄,乃是通行的版本。所謂抄本,就是傳閱的原稿,經手抄保存下來的版本,日積月累,傳抄的版本也有十餘種之多,不同抄本之間,文字內容又有差異。此類版本刊行價值低,且編纂工程大,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由蔡義江教授融合各抄本,擇其善者而從之,形成了新本【紅樓夢】,浙江文藝出版社承印刊行。 程高印本雖然流行,但前八十回的行文習慣,與後四十回有明顯差別,而故事情節上也有不連貫之處。 華韻國學經典書庫網將同時收錄兩個版本的【紅樓夢】,這裏收錄蔡義江的新本【紅樓夢】,喜歡的讀者可以收藏,而喜歡通行本【紅樓夢】的讀者朋友,也可以在本站找到並收藏。
【古本水滸傳】,也名【古本水滸】,是江蘇常熟梅氏藏本,由梅寄鶴於二十世紀發現並收藏。 【古本水滸傳】前七十回,與金聖歎評本【水滸傳70回本】無異,後五十回,又與前已刊行的任何版本俱不相同。公元1933年,上海中西書局單獨印行後五十回,此後,【古本水滸傳】多以後五十回刊行於世,一般情況下,如無特別註明,【古本水滸傳】均是指後五十回。 【水滸傳】版本繁多,主要有古今兩類,所謂古本,是指現存最早的明初容與堂本,該本編錄有一百回;所謂今本,是指至今通行的萬曆年間始印的袁無涯本及其衍化本。 古今本的主要差異在於,今本袁無涯本比古本容與堂本多了二十回:九十一至一百一十回;另外,第二十六回標題及內容亦有不同,袁無涯本第廿六回標題為『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郎設祭』,容與堂本第廿六回標題為『鄆哥大鬧授官廳 武松斗殺西門慶』。 明末,金聖歎在今本袁無涯本的基礎上,刪除第七十二回及之後的部分,只留前七十一回,並將第一回改稱『楔子』,最後一回又篡改了後半回的內容,以盧俊義夢見梁山好漢俱為天收而匆匆了結故事。金聖歎在其評本【水滸傳70回本】及【金聖歎批水滸傳】均有明確定論,認為宋江等一百零八梁山好漢,所作所為,是於國不忠,於民不義的,這或許是其半路匆匆了結【水滸傳】的原因。金聖歎生活的年代是明末,一身精忠報國之心,不容抹殺,但【水滸傳】是施耐庵在元末所作,其主旨是反抗暴政,反抗蒙元偽政權。由此可見,生活在不同社會階段的人,對同一故事情節,視角及定論都是不同的。 而【古本水滸傳】,又持別樣的立場及定論,在續金聖歎評本時,將袁無涯本裏宋江等梁山好漢被朝廷招降收編的結局也改了,是直到最後一回,宋江也並不投降的。 【古本水滸傳】雖曰古本,但與真正的古本容與堂本是不同的,而且其是續寫本,第一回在內容上交待了金聖歎評本【水滸傳70回本】的最後一回,金聖歎評本又是今本袁無涯本的篡改本,因此,【古本水滸傳】實質上是今本的變異本。
【結水滸全傳】,原名【蕩寇志】,滿清晚期包衣俞萬春所著。 【結水滸全傳】與【古本水滸傳】一樣,是金聖歎評本【水滸傳70回本】的續寫本,共續了七十回,整本合計一百四十回,刊行時,【結水滸全傳】只編錄續寫的後七十回。 與【古本水滸傳】不同的是,由於作者身世立場與施耐庵相左,【結水滸全傳】的主旨秉承了金聖歎【水滸傳70回本】『驚惡夢』的中心思想,將故事情節轉變為官兵攻擊圍剿梁山泊義軍(與正史相類),並最終招降的過程,這種故事情節的演繹,及反映的主旨,是與【水滸傳】原旨嚴重相悖的。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話文寫成的長篇章回體版塊結構小說,故事背景為北宋徽宗時期,主題是宏揚華夏文化中的忠義道德。其中記載有北宋時期豐富的社會形態,文化意識,及生活習俗,許多在現代無法理解的文化習俗,在水滸傳中均可以找到成因理念,非常值得現代人仔細品讀。 而【結水滸全傳】是滿清包衣所著,在文化理念,及民族觀念上,與現代相去甚遠,雖然,仍然可以作為一扇,了解滿清時期甘為滿清包衣,奴僕的漢奸,其心理演繹變化的窗口,為現代及未來鋤除滋生漢奸的文化土壤。
【金瓶梅】插畫版.拿起放不下的在線【金瓶梅小說】! 【金瓶梅】.也稱【金瓶梅詞話】.全四冊.成書約在明朝隆慶至萬曆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金瓶梅】名稱取自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三人名字.開篇說『話說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間』.表明【金瓶梅小說】寫的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間的故事.恰好【金瓶梅小說】前六回寫的潘金蓮和西門慶偷情的故事是從【水滸傳】中抄襲來的.讀者早已知道【水滸傳】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末年政和年間.於是更加深信不疑地認為【金瓶梅小說】寫的真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間的故事. 【金瓶梅小說】是明代『四大奇書』之首.也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在中國文學史增加上具有開拓性意義.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分水嶺.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名著.它借【水滸傳】中武松殺嫂一段故事為引子.通過對兼有官僚.惡霸.富商三種身份的封建時代市儈勢力的代表人物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生活的描述.體現當時民間生活的面貌. 【金瓶梅小說】描繪了一個上至朝廷內擅權專政的太師.下至地方官僚惡霸乃至市井間的地痞.流氓.宦官.幫閒所構成的鬼蜮世界.西門慶原是個破落財主.生藥鋪老闆.他善於夤緣鑽營.巴結權貴.在縣裏包攬訟事.交通官吏.知縣知府都和他往來.他不擇手段地巧取豪奪.聚斂財富.荒淫好色.無惡不作.他搶奪寡婦財產.誘騙結義兄弟的妻子.霸佔民間少女.謀殺姘婦的丈夫.為了滿足貪得無厭的享樂欲望.他干盡傷天害理的事情.但由於有官府做靠山.特別是攀結上了當朝宰相蔡京並拜其為義父.這就使他不僅沒有遭到應有的懲罰.而且左右逢源.步步高升.
【全唐詩】是唐朝詩詞歌賦曲全集。滿清時期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1705年),旨敕彭定求主編,並沈三曾、楊中訥、汪士鋐、汪繹、俞梅、徐樹本、車鼎晉、潘從律、查嗣瑮等9人共同校編而成。【全唐詩】是我國歷史上著作規模最大的一部詩歌總集。 【全唐詩】全書收錄的作者、作品數目,素有二說,一是日本學者平岡武夫的統計,為二千八百七十三位詩人,合計四萬九千四百零三首詩,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條;一是滿清玄燁的統計,為二千二百餘位詩人,共四萬八千九百餘首詩』。 玄燁的統計十分粗鄙,而日本學者的統計不斷得到中國學者的統計支持。【全唐詩】號稱收錄了唐朝所有的詩詞歌賦曲,是唐朝詩詞全集,但今人嘗有補遺,如陳尚君的【全唐詩補編】收錄了一千六百多位詩人,共計六千三百二十七首詩,句一千五百零五條。 【全唐詩】的編排主要是以作者年代先後順序,對詩篇進行羅列的,而同時代的作者,又以階層次序為依據進行排列。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詩篇為第一卷,而魏徵的詩集列於第三十七卷,李白的詩集則列到第一百六十一卷。 閱讀【全唐詩】可以深刻感受到整個唐朝,詩歌的詩體、文學水平等發展都是日趨完善的,從一開始,四言雜言的古體詩較多,慢慢的走向格律絕句,以及詞曲。在【全唐詩】中,還體現出唐朝詩歌的多樣化,多流派化,像田園派、軍旅派等,在風格上,也呈現多種派系,像雄壯、含蓄、豪放、高雅、感性等。 熟讀誦讀【全唐詩】,可以大幅提升讀者的古體詩歌寫作水平,豐富讀者的感性品格。
【馬儒融合論】是賈陸英先生的作品,內容是探討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融合,即馬克思主義吸取以儒學為主體的傳統文化精華,形成、豐富和發展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過程及其成果。 【馬儒融合論】辨析的是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係,這個話題既是一個敏感的熱點話題,又是一個不容迴避,也迴避不了,必須正面做出回應的重大時代課題。這個問題,由於黨的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從而引起社會更大的關注、共鳴和反響。 近些年,賈陸英先生對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係進行了持續探討和研究,寫了專著【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融合——中華文化百年走勢探析】,於2012年7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次在華韻國學網重新發佈,依據新時代的新形勢、新情況、新特點,在原著基礎上,作了適當充實、完善、修改和調整。 在【馬儒融合論】中,賈陸英先生關於馬克思主義與儒學關係的辨析,其基本思路是:抓住哲學層面這個核心和切入點,從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文化歷史走勢的角度,探討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係。 學術界關於馬克思主義與儒學關係的探討,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對立說,認為馬克思主義與儒學是兩個根本對立的思想體系,水火不相容。二是並存說,認為馬克思主義作為國家意識形態和儒學作為民族主體價值可以二元並存,相輔相成,不存在誰為主導的問題。三是融合說,認為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係包括雙向建構的兩個方面:其一,儒學經過自我變革,以適應現代社會的新形態發揮其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其二,馬克思主義吸取以儒學為主體的傳統文化精華,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作為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我堅持融合說,着重探討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與儒家文化相融合的問題。
【論語要略】,亦稱【孔子研究】,是我國近現代國學大家錢穆先生編著的,一部關於孔子及其學說的著作。 【論語要略】是【國學小叢書】的第二部,全書分為六個章節,從內容看,本書稱為【孔子研究】更合適: 第一章序說主要談及【論語】的成書、真偽、版本及價值; 第二章主要談及孔子的生平,如成長過程的一些要事,周遊列國的一些要事等; 第三章主要介紹孔子的日常生活情況,如情感、生活態度等; 第四章即是通過孔子弟子對孔子的評價,及孔子的自述,將孔子的人格展現到讀者面前; 第五章重點介紹了孔子平生的主要學術論說,如仁、直、忠、信、禮等; 第六章簡介了孔子的部分弟子。 從內容側重上看,錢穆先生將筆墨主要放在第二章及第五章上面,重點陳述孔子的生平及學說。 孔子是春秋時期人物,迄今兩千餘年,在漫長的歷史裏,由於其學說的崇高地位,難免會被後人偶像化。錢穆先生通過【論語要略】,將孔子的凡人一面,及為學過程展現到人們面前,有利於避免人們對其偶像化,亦可避免其學說教條化、迷信化,從而保障其學說的理論性質。
【利瑪竇中國札記】主要記錄的是,明朝時基督教開始在中國傳教的歷程。 整個傳教過程一波三折,起起落落,最終利瑪竇借科技得以敲開明朝士大夫階層的府門,基督教才借科技之名在中國得以存立。 【利瑪竇中國札記】記載有大量的明朝史實,雖然對這些史實的記載,基本上是以基督徒視角進行批判,但相較於滿清遺留下來的明史,更為客觀,通過【利瑪竇中國札記】反而更可能獲得一手近於史實的史料,這是本書在華韻國學網得以存留的重要原因。但讀者必須注意,這些史料的獲取,需要對書中的記載進行去主觀化篩選。 何謂去主觀化篩選呢?【利瑪竇中國札記】畢竟是基督徒的札記,作者凡事以基督教的史觀、認知去解讀社會現象,比如,書中大量存在批判中國人迷信的言論,甚至連祖宗信仰也被批判為迷信,那麼,我們從這個記載裏,就必須將『迷信』的形容詞去掉,最終我們可以認識到明朝時期,人們對祖先信仰,對天文占星的風俗態度。 【利瑪竇中國札記】的【金尼閣致讀者】一文中,有敘述到本書的作者是在中國社會有一定聲譽的利瑪竇,對此,我們認為是持懷疑態度的。首先,定性本書作者為利瑪竇,有借利瑪竇名譽提高本書可信度的嫌疑;其次,讀過本書的人都知道,該書大部分內容並不是以利瑪竇的第一人稱視角寫作,結合利瑪竇的部分中文著作,相較之下,寫作水平差異明顯;再次,即使書中內容大多數都是利瑪竇所記,畢竟是在利瑪竇死後刊行,其中內容是否存在大幅篡改的可能,我們認為是極可能的。 【利瑪竇中國札記】記載的明朝中國人是愚昧的,需要被基督徒解救的,但事實上,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十分曲折,直至利瑪竇憑藉近代科技及相關著作,才得以擠入士族階層,並順利開展,如果明朝中國人是愚昧的,基督教是明智的,想必基督教在明朝中國的傳教應當是極為順利的吧! 華韻國學網作為中國正統文化網站,對於宗教,特別是外國宗教是持摒棄態度的,而上傳者剔除了該書的前言序言,附錄,並同意在簡介中對該書內容做大概的導讀性批判,庶幾可以存錄。因此,本電子書【利瑪竇中國札記】只錄有正文五卷八十章。
【舜水先生文集】,又名【舜水文集】,明末學者朱之瑜(號舜水)畢生書信著作匯集而成。 此PDF版【舜水先生文集】,是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所藏的,日本正德二年(公元1712年)刻本為底本,利用PDF編輯壓縮技術,重新編排壓縮而成。 【內容簡介】 【舜水先生文集】全書共28卷,卷一是奏永曆帝疏,及答覆國內親友的書信,卷二至八是答日本門生友人書信,卷九是『啟』,卷十至十二是『尺牘』,卷十三是『策問』,卷十四是『議』,卷十五是『對』,卷十六是『序』,卷十七是『贊』,卷十八是『銘』,卷十九是祭文,卷二十至廿三是雜著,卷廿四至廿五是『批評』,卷廿六是『改定釋奠儀注』,卷廿七是『陽九述略』,卷廿八是『安南供役紀事』。 【成書經過】 滿清入關後,流亡在東南亞積極推動抗清復明,並立為終生之志,至死不忘。南明覆後,東渡定居日本,在長崎、江戶(今東京)授徒講學,傳播儒家思想,頗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 朱之瑜既逝,德川光圀派人整理了他的遺稿,日本正德五年(公元1715年)刊行了【舜水先生文集】全廿八卷。
本書初版(2010年11月)由香港中港傳媒出版社在香港出版。這個大陸版做修訂後增補了一些新的內容,主要是根據歷史資料補充了關於羅斯切爾德世家財團的年譜,從而揭示了猶太金融集團對於近代共濟會的支配關係,也澄清了光照(明)會、骷髏會、聖殿騎士團、錫安會、玫瑰十字會、彼德伯格俱樂部等歐美神秘組織與共濟會紛紜複雜的歷史關係。 至今許多中國知識精英崇拜美國,奉之為『自由民主』的天堂之國,而全然不知壹美元紙幣上那個『光照魔眼』的撒旦意涵。 ====以下是全書目錄==== 新版序 警視世界未來趨勢:危機與戰爭 論共濟會:全球資本主義的核心中樞 加強對西方政治幕後勢力的研究(前方) 西方的『影子政府』以及相關資料(前方東源) 【附錄】什麼是世界新秩序? 共濟會揭秘, 共濟會制度簡介 共濟會揭秘 現代共濟會與古典共濟會 【附錄】維基百科:共濟會 【附錄】共濟會與黑手黨 【附錄】美國共濟會員揭露內幕遭私刑 共濟會與羅斯切爾德財團 紅盾世家:羅斯切爾德家族 共濟會金融組織在中國究竟想要做什麼? 共濟會控制着美聯儲 反對共濟會的國際漫畫 是誰把美國總統關進『籠子』裏? ——共濟會財閥控制着『自由』與『民主』 【附錄】美元崩潰與『碳幣』的陰謀 【附錄】反對共濟會意旨的美國總統不得善終 【附錄】美聯儲建立始末 【附錄】美元設計中隱涵的共濟會思想 暗中玩轉地球:彼德伯格集團 【附錄】『影子集團』:他們在暗中操縱世界 【附錄】2009年彼德伯格俱樂部議題與名單 掌控美國最高端權力的詭密社團——骷髏會 【附錄】揭開『骷髏會』底蓋:美國社會的黑色心臟 馬克思的共產國際與共濟會的百年抗爭 揭秘:諾貝爾獎金幕後金主是共濟會 共濟會創建了美利堅合眾國 【附錄】本·富蘭克林與共濟會 【附錄】共濟會員拉法葉與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 【附錄】北美獨立運動的資金來自共濟會 美國共濟會資助的政策設計機構 共濟會統治世界的『陰謀論 …… 美國減少世界人口計劃 生物戰:疫苗、人工病毒與轉基因
【尚書通論】是今人陳夢家校勘【尚書】的論述文集。本PDF電子書是其1985年增訂本影印本,本書僅供讀者自行學習研究,不得腄非法商業用途。 【尚書】是我國經學中最重要的一部學術典藉。【尚書】主要記錄的是距今三千年至四千年間,歷朝君王的誥命、誓言及其他政事。 在古代,特別是漢代立為官學,五經之一後,【尚書】一直是歷代帝王發學的政治課本,是士族階層的治國理論來源。 在當代,【尚書】即是今人研究夏商周銅器銘文,及古漢語起源、發展,所必不可少的典據。而【尚書】與【詩經】一樣,是國學經典中最為難讀的,【尚書】最甚,其艱澀的文字,大量存在通假、異體的情況,導致其文字字義往往無法從春秋以降的其他典籍中借鑑考據。可以說,【詩經】【尚書】的文法、文體,與其他典籍均是不同的,即便同為周代,如秦國的政事,記錄於【尚書】【詩經】的文字,與記錄於【左傳】的都是不同的。 或許是由於儒家的傳學,使得後人對於儒家所傳典籍的文體及文法均較為熟悉,而其他諸子則次之,【詩經】【尚書】又更次之。 陳夢家先生為方便初學者入門,從公元1942年在昆明鄉下時,就開始着手編寫本書,並完成了第一、三部分,後來在1944年時發表了第二部分,1957年時第一次出版了這三部分。第四部分即是直至1963年才完成。 作者認為,對於尚書的研究,還應該更多地利用現代考古成就,從出土文獻、銘文中獲得一手的史料,如商周銅器銘文、後世簡冊等,與尚書的內容相校對、解讀。 前人不斷地作古,而考古發現不斷地刷新,也許陳夢家先生此著所留下的一些校考方法,對後人的研究能起到有效的參考作用。
【尚書古文疏證】是滿清時學者閻若璩研究古文【尚書】三十餘年的考據成果,其研究表明,古文【尚書】的確是偽書。 此【尚書古文疏證】PDF電子書是黃懷信、呂翊欣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影印本。本書僅供讀者個人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於非法商業用途。 關於本書所載的研究成果,歷代學者評價如下: 黃宗羲認為,本書『取材富,折衷當.....仁人之言,有功於後世大矣』。紀曉嵐認為,本書『反覆厘剔以去千古之大疑,考證之學則固未之或先矣』『編次先後未歸條理,蓋猶草創之本』。梁啓超認為,本書的研究成果,使得作者『不能不認為近三百年學術解放之第一功臣』。 然而本書自其刊發之日起,便不斷受到質疑,包括萬斯同、李塨、李光地、方苞、陸隴其等人均有專著陳述異議。 【尚書古文疏證】的版本。公元1745年,即偽滿清乾隆10年,由作者之孫閻學林主持刊刻,此為眷西堂刊本;公元1778年收入滿清阮元奉旨所撰【四庫全書】,此為四庫本;公元1888年,王先謙收錄於其所編撰的【皇清經解續編】,(值得注意的是,王先謙是2005年刊發的【尚書校釋譯論】作者劉起釪祖父的老師),此為南菁書院本。 如今標點刊行的版本,是以眷西堂刊本為底本,參校以四庫本、南菁書院本。 【尚書古文疏證】全書八卷一百二十八篇,由於書中內容有些難讀難解,又或有所謬誤等,【前言】對每一篇章均做了解說,凡一百二十八條,俱明細辨析。讀者閱讀本書,應當就先閱讀此一百二十八條辨析條文,可助讀者閱讀理解本書,亦可免受其惑。
【古文尚書冤詞】是滿清學者毛奇齡所著,其主旨是為【古文尚書】鳴冤。時人或謂毛奇齡與閻若璩論【古文尚書】,意見相左,之後毛奇齡歸作【古文尚書冤詞】,閻若璩歸作【尚書古文疏證】,皆各抒其見。 【古文尚書冤詞】PDF電子書由黃懷信、呂翊欣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影印本,原附【尚書古文疏證】之後,今特獨立編錄。本書僅供讀者個人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於非法商業用途。 【古文尚書冤詞】開篇即作【總論】,敘古文尚書之冤,認為妄論古文尚書為偽,是毀經學,並進一步論述,梅賾所上之古文尚書,本系孔傳,而非【尚書】原有經文,經文於漢晉時期『歷有授受,彼我傳述』,乃成其傳,『並無偽學』。毛奇齡認為,誤以孔傳為原經,又以孔傳而論原經為偽,本身是謬妄,此一觀點,可謂是響徹雲霄。 書中還詳細地考據了孔壁【古文尚書】來歷的史料,以及較【今文尚書】所多出的篇目,並指出了前人在【尚書】考據、註解上存在極大的失誤之處。 【古文尚書冤詞】全書共八卷,校點作者黃懷信在【前言】依【尚書古文疏證】之例,為【古文尚書冤詞】每卷悉做了導言,讀者先讀此導言,再閱讀正文,即有利於理解。 本書錄有李塨所作的【古文尚書冤詞卷首】,又附有【四庫全書提要】,編錄本電子書時,以【提要】之無益於讀者客觀閱讀理解原文,故去之。
【李清照詩詞全集】包括【李清照詞全集】【李清照詩全集】。 【李清照詞全集】,又稱【漱玉詞】,作者李清照,本書收錄了所有李清照見傳於世的詞作。包括:點絳唇,如夢令,浣溪沙,訴衷情,菩薩蠻,好事近,清平樂,憶秦娥,添字採桑子,攤破浣溪沙,武陵春,醉花陰,南歌子,怨王孫,鷓鴣天,玉樓春,小重山,臨江仙,蝶戀花,一剪梅,漁家傲,減字木蘭花,瑞鷓鴣,念奴嬌,長壽樂,行香子,孤雁兒,滿庭芳,鳳凰台上憶吹簫,聲聲慢,慶清朝慢,永遇樂,多麗等。 本書有引用到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本,該本原為繁體字,1997年新1版,為便於閱讀現改為簡體字,中有『萼』、『欹』等因字典並未註明為『萼』、『倚』等的繁體字,故未改。中有『餘』雖為『余』字之繁體,但字典中有專字,且註明同『余』,故此類仍從原本,通假字如『沈』從原本。 【李清照詞全集】分兩卷,一卷為詞作原文,一卷為後人賞析,賞析內容來源於網絡,華韻國學經典書庫整理收錄,以饗眾人。 【李清照詩全集】照王仲聞的【李清照集校注】1997年新一版錄出。收詩18首,殘句15則。王仲聞本為繁體字,為便於閱讀現改為簡體字,通假字從原本。
【拍案驚奇】是明代文學家凌濛初所著【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及陸人龍所著【三刻拍案驚奇】(原名【型世言】)的合稱。 為了方便讀者閱讀,編錄者特將凌濛初的『兩拍』與陸人龍的『三拍』合編為一,那樣,讀者就可以自由而方便地在三本書中尋找喜歡的故事來閱讀。 【初刻拍案驚奇】大約在明朝天啟七年時寫成,即公元1627年。次年,由尚友堂書坊刊印發行。 【初刻拍案驚奇】共有四十卷,寓有七十八篇小說,一出雜劇,屬於擬話本體小說。每卷有一則或多則完整的故事,共同闡發一項人常道理。這些故事確實引人入勝,比如商人因義由厄轉富,讀書人因義由貧得仕;其中既有清官的斷案如神,也有污吏的枉法徇私等等。 【二刻拍案驚奇】是凌濛的第二部【拍案驚奇】作品。成書時期在明代崇禎五年,即公元1632年。與【初刻拍案驚奇】一樣,亦分四十卷,每卷寓一人常倫理。 【二刻拍案驚奇】有所佚失,如廿三卷【大姐魂游完宿願 小姨病起續前緣】與【初刻拍案驚奇】廿三卷同,第四十卷又亡佚。後人以雜劇【宋公明鬧元宵雜劇】充之。 凌濛的『二拍』題材來自當代或前代的作品,多是社會寫照,反映了明代(及宋代)平頭百姓的傳統思想,這些社會寫照及傳統思想,又反過來印證了明代人民生活水平及人文精神水平之高,甚至今人亦企不可及。 【三刻拍案驚奇】,原名【型世言】,全稱【崢霄館評定通俗演義型世言】,是明代作家陸人龍的話本小說集,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韓國被發現並引回國內。因本書文筆、結構、及寓意均近凌濛的拍案驚奇,故而時人又稱【三刻拍案驚奇】,本書將三者匯編一起,以方便讀者閱讀。 【三刻拍案驚奇】於崇禎五年,即公元1632年,由崢霄館書坊刊行,全書共四十卷。與凌濛的『二拍』一樣,【三刻拍案驚奇】也是每卷含有一則或多則完整故事,並闡發一個人生常理。 由於【三刻拍案驚奇】的刊行並不十分流行,崇禎十六年前後,有書商私自篡改原書,留其三十篇,並每篇新擬篇目,並更改書名為【三刻拍案驚奇】重新刊行。原書作者也被更改為夢覺道人、西湖浪子。
【東周列國志】,原名【新列國志】,是明朝著名文學家馮夢龍依據正史、典籍記載的史料,對余邵魚的【列國志】改寫而成,全書共一百零八回,該書有一定的史學價值。【新列國志】刊行後,【列國志】逐漸匿跡。 滿清時期乾隆年間,秣陵人蔡元放又對【新列國志】進行修訂,並對部分內容作了點評,然後將書名更定為【東周列國志】並刊行於世。 【東周列國志】可謂是歷史小說的典範,一方面既可以作為歷史輔助讀物來閱讀,一方面又具有小說的特點:情節細膩,內容豐富,人物生動,故事引人。蔡元放就評論說,『豁讀者之心目,於史學或亦不無小裨』。 【東周列國志】嚴於據史,謹於實錄,事取其詳,文撮其略;敷演不無增添,形容不無潤色。對於歷史上縱橫複雜的歷史事件,及人物關係,馮夢龍在改編時充分地運用了其擅長的組織寫作能力,及敘述描摹功力,將書中的行文脈絡條陳明晰,是一部值得仔細研讀的歷史輔助讀物。
【警世通言】,是晚明作家馮夢龍編撰的半文半白短篇小說集,共四十卷。該書成書於明朝天啟四年,亦即公元1624年。 【警世通言】編纂的題材來源不一,有的來自民間傳說,有的來自史書中的傳記,有的甚至來自稗史野論、小說等。所搜集的作品,縱跨宋明,有的來自宋代,大部分即是明朝話本及擬話本。 【警世通言】是【三言】中的第三部,另兩部分別是【喻世明言】、【醒世恆言】,三部書均是馮夢龍編撰的。 作為小說集,【警世通言】的內容十分豐富多彩,如描述『市民生活』、『都市言情』及『愛情故事等』,相較於『一本劇情貫穿始終』的長篇小說,短篇小說內容短小精悍,往往每篇故事都能宣示一個人生道理,很值得讀者研讀揣摩。
【醒世恆言】,是我國明朝著名文學家馮夢龍的半文半白短篇小說集。全書共計四十卷,本電子書的編錄底本是明朝天啟年間,即公元1627年,金閶葉敬池刊行本。 【醒世恆言】是【三言】叢書中的第二部,其他兩部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恆言】的題材,與【警世通言】差不多,有民間事實、民間傳說,有歷史傳記及故事。本書纂集的內容,少量是宋元時期的舊作,大部分是當代,即明朝時人的話本和擬話本,也有少部分是馮夢龍自己的著作。 像【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勘皮靴單證二郎神】【鄭節使立功神臂弓】【小水灣天狐貽書】【金海陵縱慾亡身】【鬧樊樓多情周勝仙】等章回可以確定是宋元時期的舊作。其餘絕大部分是明人話本和擬話本。 由此可以說,【醒世恆言】主要反映的是明朝時期,中國人民的社會生活,比如書中大量地描寫了明朝中後期,中國社會城鄉的工商業繁榮景象。
【喻世明言】,又稱【古今小說】,是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先生的文白短篇小說集,全書分四十卷,本電子書編錄所採用的底本,是明朝時天許齋的刻本,該本題有『綠天館主人評次』,但本書並不包含評語。 【喻世明言】的成書時間大概在公元1620年,至1624年之間,是馮夢龍先生【三言】叢書中的第一本,另外兩本依次是【醒世恆言】、【警世通言】。 初刊書名為【全像古今小說】,後來重刊時更改書名為【喻世明言】,以使書名與【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書在『言』字上相配,以合稱【三言】。 【喻世明言】全書內容來自三方面:一是宋代舊有話本,二是明代話本與擬話本,三是馮夢龍的作品。而第一、二方面來源的作品亦經馮夢龍的修訂。據考究,這四篇應屬宋代的話本:【簡帖僧巧騙皇甫妻】、【楊思溫燕山逢故人】、【宋四公大鬧禁魂張】、【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這五篇應屬於明代的話本或擬話本:【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楊八老越國奇逢】、【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木棉庵鄭虎臣報冤】。其餘的篇目,考究線索較少,難以確定其年代。
【岳飛新傳】,又名【盡忠報國】,是今人王曾瑜搜集大量岳飛相關的正史史料,並在校勘識辨之後,去偽存真,剩餘可相互佐證的史料,再利用這些真實可靠的史料,編著的一部關於岳飛的白話文體人物傳記。 近年來,由於兩面人的肆意操控,以『民族團結』為藉口,詆毀、抹黑了許多歷史上種族人民都十分崇敬的英雄人物,像岳飛、文天祥等就是其中之一,岳飛甚至被移出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而這些英雄人物,即使在異族政權(如元蒙滿清)之下,也得到正面的肯定,唯獨在『思想解放』的今天,被全面否定,並肆意抹黑。 【岳飛新傳】在公元2001年時,已經出了第一版,2007年二次出版。再版時對其中內容進行了大量的修訂,這些需要修訂的內容,一部分是首版時出版編輯在作者不知情時隨意篡改的,一部分是書中原有錯漏的。再版時,還將書名修改成了【盡忠報國——岳飛新傳】。 本書藉助於大量的史實,為讀者認知岳飛及其生平功過,提供了一條十分可靠,又十分客觀的途徑。也許還原歷史真相是不可企及的,但是糾正歷史謬誤,在大量的可相互佐證的史料基礎上,是可行的。 【岳飛新傳】在編錄時,打破了原書的章節結構,修改為小說特有的章回結構,每一章改為一卷,每一節改為一回,雖然嚴格上說,傳記並非小說,但本書以時間為線索對故事情節進行敘述,具有一定的小說特徵,因此,為了發送讀者的閱讀體驗,改為小說章回結構。 岳飛是我國歷史上典型的忠義英雄之一,讀者認真閱讀本書,足以培養其對國家的忠義意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方興未艾,國外的反華勢力虎視眈眈,國內的漢奸賣國公知也佔據了社會主流思想的地位,不從思想上扭轉國民的國家意識,培養其忠義正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荊棘滿地,困難重重!
【三國演義】又名【三國志演義】,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羅貫中,明初山西人。 本電子書是【三國演義】校注本,原名【三國演義(校注本) - 羅貫中】。本書嚴謹標點,並校注,點校部分內容加以顏色區別,發佈於此,本書僅供讀者學習參考。 【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章回體的長篇歷史演義類小說,成書於嘉靖年間,流傳至今版本繁雜,主要有兩類,一類嘉靖本及其衍生本,分24卷,每卷10則,共240則,該類主要有嘉靖本、夷白堂本、周日校本、夏振宇本、鄭以楨本、古今演義本等;一類是章回本,明末清初,毛宗崗以嘉靖本【三國演義】為底本,對其回目進行整頓,並修正了一些文辭,改換了部分詩文,俗稱毛本,由毛本衍生出來的版本也十分多樣,近現代比較著名的有吳小林校注的【三國演義校注】,沈伯俊校正整理的【校理本三國演義】,以及裴效維注【三國演義】。 創作背景 【三國演義】創作於元末明初,時值蒙元暴政,民不聊生,全國各地陸續起義,群雄割據,風雲洶湧。其時,羅貫中以曲劇為生,是雜劇與話本創作者,面對動亂的社會,羅貫中有話無處控訴,遂以裴松之所注【三國志】為底本(註疏中添加了許多奇聞軼事),再收集民間的相關傳說,話本,及戲曲故事,編纂成了240則的【三國志通俗演義】。 內容簡介 【三國演義】以陳述的寫作方式,敘繪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一百年的主要歷史事件。通過對東漢末年開始的群雄割據,及後來三分天下的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戰爭史,進行細緻的描寫(其細緻程度,乃至對相關人物的個人思想、具體思維的都有描述),來反映深刻的儒家民本思想,及儒家革命思想,同時貫穿全文,刻畫出了孝忠義等根植人民內心的儒家倫理思想。全書內容,大體可分為五個部分,亦即歷史發展的五個階段: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 同時,羅貫中還通過對每場戰鬥的仔細情節,及相關將領的兵法謀略進行詳細描述,向讀者展現了著名的孫子【三十六計】兵法的精彩應用。 【三國演義】可謂是古代眾多學者思想的匯集精華,用羅貫中的話說,他只是對前人的作品進行編次,集結成書。可見,【三國演義】值得我們仔細品讀,思考。
【唐史演義】又稱【唐史通俗演義】,是民國時期歷史小說家蔡東藩系列歷史演義小說之一。 【書中淡藍色小字是作者寫作過程中的評語或解說】 【唐史演義】故事情節始於隋末李淵起事,終於朱溫篡唐。全書共做一百回,主旨在於昌明,李唐之衰敗所由,無非是淫亂,而其始興,乃是李氏先祖世代五胡亂華時期在北方各國百年如一日的耕耘。隋朝曇花一現,瞬即再陷紛亂局勢,其時李氏先祖以昔日的耕耘而得以僥譽海內,並一舉贏楊隋江山。 在李淵順勢創立大唐之後,李世民又以開國之功,強勢繼承帝位,又開創了稱譽於史的貞觀之治。貞觀之治以後,中國出了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武周短暫地承傳了唐朝的盛世。其後,唐玄宗又開創開元天寶之治,大唐帝國傲視神州內外。然而,泰極否來,安史之亂以後,大唐帝國迅速駛入衰退的軌道。 這朝代興衰,本是歷史之循環周復,箇中因由,雖眾說紛紜,卻終無衰敗之例外。而【唐史演義】的創作,其旨亦不外乎此,意以演義之小說,明歷史之周復。 作者在【唐史演義】開篇第一回就開了個場白,認為大唐之衰落,乃是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宮廷淫亂,以及朋黨之爭致之。宦官掌握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命運。 在【唐史演義】的故事情節裏,大唐的衰敗過程曲折紛擾,中心人物的不經意出局,反對勢力的就地合法化,藩鎮軍閥與朝廷的苟且。。。帝國恰也很識時務,得過且過。在長時間的冷靜沉思中,失控的帝國也曾有過振作的遐想,卻終究無法挽回。 ===== 唐史通俗演義,簡稱【唐史演義】,10冊100回。民國11年11月付印,民國12年正月上海會文書局出版,繪圖石印本。民國24年5月改版為鉛印,4冊定價大洋4元。 從618年李淵建立唐朝開始到907年朱溫以梁代唐止,簡述其間近300年歷史。作者以『唐烏龜』來概括,未免有點粗俗。 自序云: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徐懋功未作軍師,李藥師何來仙術?羅藝叛死,烏有子孫,叔寶揚名,未及兒女。唐玄奘取經西竺,寧惹妖魔?薛仁貴立績天山,豈藉子婦?則天淫穢,不聞私產生男,玉環伏誅,怎得皈真圓耦? 其中,有些詞語及標點符號,略有修改,以便文意貫通。
【前漢演義】又稱【前漢通俗演義】,是民國時期歷史小說家蔡東藩系列歷史演義小說之一。 【書中淡藍色小字是作者寫作過程中的評語或解說】 【前漢演義】又稱【西漢演義】,蓋前後漢,亦稱西東漢也。【前漢演義】之創作初衷,以正史之繁贅,不能輒讀,乃以演義小說,故事情節,引人耳目,以不意間熟知一二之史事,以趨教化。 【前漢演義】兼采正史稗史,貫徹始終,所有前漢治亂之大凡,備載無遺,而於女寵外戚之興衰,尤再三致意,揭示後人,非敢謂有當史學,但以淺近之詞,演述故乘,期為通俗教育之助云爾。 ===== 前漢通俗演義,簡稱【前漢演義】10冊100回,民國十五年19261月上海上海會文堂書局印行。 本書從秦始皇嬴政出身起,到王莽建立新朝止。敘述秦與前漢兩朝故事。作者秉持『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原則,注重真實,同時,以演義體小 說的筆法使得歷史具有強烈的故事性,真實地再現兩朝波瀾壯闊的歷史。每回末有回評,文中有夾評。 又,同名書有黃士恆【前漢演義】,民國7年出版。本書時間段相當於黃士恆【秦漢演義】+【前漢演義】。
【後漢演義】又稱【後漢通俗演義】,是民國時期歷史小說家蔡東藩系列歷史演義小說之一。 【書中淡藍色小字是作者寫作過程中的評語或解說】 【後漢演義】又稱【東漢演義】,蓋前後漢,亦稱西東漢也。【後漢演義】之創作初衷,以正史之繁贅,不能輒讀,乃以演義小說,故事情節,引人耳目,以不意間熟知一二之史事,以趨教化。 【後漢演義】兼采正史稗史,貫徹始終。兩漢四百餘年,以王莽篡國而兩分(王莽僭位一十八年),史以王莽之前謂前漢,之後謂後漢。又以前漢都陝西而雲西漢,後漢都洛陽而雲東漢。後世一分為二之朝代,蓋亦以西東稱之。 作者創作系列歷史演義小說,意欲統述秦漢以至於民國,不意以【前漢演義】附秦朝,今又以【後漢演義】附三國,亦可謂是獨創之體格。 若要論及後漢的興亡,比前漢還要複雜:王莽篡國,禍由元後。外戚為害,至於此,光武中興懲前毖後,親攬大權,力防外威預政;明帝尤有父風,章帝初政可觀;和帝以後,國事日非,外戚,宦官爭鬥,終至同歸於盡,國家大權歸入州牧掌握,群雄爭霸,弱肉強食,遂有三國。 ==== 後漢通俗演義,簡稱【後漢演義】。10冊100回,民國16年1927年9月出版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出版,題『編輯者 古越蔡東帆』。定價大洋2元6角。 本書起自王莽建立新朝,到東吳滅亡止。其中又着重講述光武中興和漢末三國爭雄故事。相對【三國演義】等書,更注重史實。文中作者也多與【三國演義】對比,辨明杜撰附會之處。 【三國演義】成書情況又不同,雖說一般認為作者是羅貫中,但實際上源自話本和民間傳說,後經文人按史修訂,成書有個漫長的過程,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 但所持觀點,仍多是受宋儒理學影響,強分正逆,其詆毀曹操言語,也多為想當然耳。北宋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鑑】不奉蜀漢為正統,到了南宋朱熹等著【資治通鑑綱目】卻要強奉劉備為正統。大約因為南宋於蜀漢一樣是偏安一隅的小國,諸儒『與時俱進』,就造出這樣的理論來,以迎合當時統治者。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