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通行本【紅樓夢】,由程偉元、高鶚整理續寫並刊行的版本。 【紅樓夢】又稱【石頭記】、【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屬於章回體的長篇古典小說。 期初,滿清包衣曹雪芹完成了【紅樓夢】的初稿,乃傳閱於親友,不幸散件,剩得八十回。高鶚乃取之,並續了後四十回,又將前八十回一併修篡,以貫通前後故事情節,終定為『全本』並刊行於世。 【紅樓夢】的版本甚繁,但終歸兩大類,據周汝昌先生考據,【紅樓夢】版本的兩大類之一是抄本,另一類是印本。所謂印本,就是最早由程偉元、高鶚付梓的版本,印本流行至今,亦已經分化為多種版本,本電子書所錄,乃是通行的版本。所謂抄本,就是傳閱的原稿,經手抄保存下來的版本,日積月累,傳抄的版本也有十餘種之多,不同抄本之間,文字內容又有差異。此類版本刊行價值低,且編纂工程大,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由蔡義江教授融合各抄本,擇其善者而從之,形成了新本【紅樓夢】,浙江文藝出版社承印刊行。 程高印本雖然流行,但前八十回的行文習慣,與後四十回有明顯差別,而故事情節上也有不連貫之處。 華韻國學經典書庫網將同時收錄兩個版本的【紅樓夢】,這裏收錄蔡義江的新本【紅樓夢】,喜歡的讀者可以收藏,而喜歡通行本【紅樓夢】的讀者朋友,也可以在本站找到並收藏。
【古本水滸傳】,也名【古本水滸】,是江蘇常熟梅氏藏本,由梅寄鶴於二十世紀發現並收藏。 【古本水滸傳】前七十回,與金聖歎評本【水滸傳70回本】無異,後五十回,又與前已刊行的任何版本俱不相同。公元1933年,上海中西書局單獨印行後五十回,此後,【古本水滸傳】多以後五十回刊行於世,一般情況下,如無特別註明,【古本水滸傳】均是指後五十回。 【水滸傳】版本繁多,主要有古今兩類,所謂古本,是指現存最早的明初容與堂本,該本編錄有一百回;所謂今本,是指至今通行的萬曆年間始印的袁無涯本及其衍化本。 古今本的主要差異在於,今本袁無涯本比古本容與堂本多了二十回:九十一至一百一十回;另外,第二十六回標題及內容亦有不同,袁無涯本第廿六回標題為『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郎設祭』,容與堂本第廿六回標題為『鄆哥大鬧授官廳 武松斗殺西門慶』。 明末,金聖歎在今本袁無涯本的基礎上,刪除第七十二回及之後的部分,只留前七十一回,並將第一回改稱『楔子』,最後一回又篡改了後半回的內容,以盧俊義夢見梁山好漢俱為天收而匆匆了結故事。金聖歎在其評本【水滸傳70回本】及【金聖歎批水滸傳】均有明確定論,認為宋江等一百零八梁山好漢,所作所為,是於國不忠,於民不義的,這或許是其半路匆匆了結【水滸傳】的原因。金聖歎生活的年代是明末,一身精忠報國之心,不容抹殺,但【水滸傳】是施耐庵在元末所作,其主旨是反抗暴政,反抗蒙元偽政權。由此可見,生活在不同社會階段的人,對同一故事情節,視角及定論都是不同的。 而【古本水滸傳】,又持別樣的立場及定論,在續金聖歎評本時,將袁無涯本裏宋江等梁山好漢被朝廷招降收編的結局也改了,是直到最後一回,宋江也並不投降的。 【古本水滸傳】雖曰古本,但與真正的古本容與堂本是不同的,而且其是續寫本,第一回在內容上交待了金聖歎評本【水滸傳70回本】的最後一回,金聖歎評本又是今本袁無涯本的篡改本,因此,【古本水滸傳】實質上是今本的變異本。
【結水滸全傳】,原名【蕩寇志】,滿清晚期包衣俞萬春所著。 【結水滸全傳】與【古本水滸傳】一樣,是金聖歎評本【水滸傳70回本】的續寫本,共續了七十回,整本合計一百四十回,刊行時,【結水滸全傳】只編錄續寫的後七十回。 與【古本水滸傳】不同的是,由於作者身世立場與施耐庵相左,【結水滸全傳】的主旨秉承了金聖歎【水滸傳70回本】『驚惡夢』的中心思想,將故事情節轉變為官兵攻擊圍剿梁山泊義軍(與正史相類),並最終招降的過程,這種故事情節的演繹,及反映的主旨,是與【水滸傳】原旨嚴重相悖的。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話文寫成的長篇章回體版塊結構小說,故事背景為北宋徽宗時期,主題是宏揚華夏文化中的忠義道德。其中記載有北宋時期豐富的社會形態,文化意識,及生活習俗,許多在現代無法理解的文化習俗,在水滸傳中均可以找到成因理念,非常值得現代人仔細品讀。 而【結水滸全傳】是滿清包衣所著,在文化理念,及民族觀念上,與現代相去甚遠,雖然,仍然可以作為一扇,了解滿清時期甘為滿清包衣,奴僕的漢奸,其心理演繹變化的窗口,為現代及未來鋤除滋生漢奸的文化土壤。
【金瓶梅】插畫版.拿起放不下的在線【金瓶梅小說】! 【金瓶梅】.也稱【金瓶梅詞話】.全四冊.成書約在明朝隆慶至萬曆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金瓶梅】名稱取自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三人名字.開篇說『話說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間』.表明【金瓶梅小說】寫的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間的故事.恰好【金瓶梅小說】前六回寫的潘金蓮和西門慶偷情的故事是從【水滸傳】中抄襲來的.讀者早已知道【水滸傳】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末年政和年間.於是更加深信不疑地認為【金瓶梅小說】寫的真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間的故事. 【金瓶梅小說】是明代『四大奇書』之首.也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在中國文學史增加上具有開拓性意義.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分水嶺.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名著.它借【水滸傳】中武松殺嫂一段故事為引子.通過對兼有官僚.惡霸.富商三種身份的封建時代市儈勢力的代表人物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生活的描述.體現當時民間生活的面貌. 【金瓶梅小說】描繪了一個上至朝廷內擅權專政的太師.下至地方官僚惡霸乃至市井間的地痞.流氓.宦官.幫閒所構成的鬼蜮世界.西門慶原是個破落財主.生藥鋪老闆.他善於夤緣鑽營.巴結權貴.在縣裏包攬訟事.交通官吏.知縣知府都和他往來.他不擇手段地巧取豪奪.聚斂財富.荒淫好色.無惡不作.他搶奪寡婦財產.誘騙結義兄弟的妻子.霸佔民間少女.謀殺姘婦的丈夫.為了滿足貪得無厭的享樂欲望.他干盡傷天害理的事情.但由於有官府做靠山.特別是攀結上了當朝宰相蔡京並拜其為義父.這就使他不僅沒有遭到應有的懲罰.而且左右逢源.步步高升.
【利瑪竇中國札記】主要記錄的是,明朝時基督教開始在中國傳教的歷程。 整個傳教過程一波三折,起起落落,最終利瑪竇借科技得以敲開明朝士大夫階層的府門,基督教才借科技之名在中國得以存立。 【利瑪竇中國札記】記載有大量的明朝史實,雖然對這些史實的記載,基本上是以基督徒視角進行批判,但相較於滿清遺留下來的明史,更為客觀,通過【利瑪竇中國札記】反而更可能獲得一手近於史實的史料,這是本書在華韻國學網得以存留的重要原因。但讀者必須注意,這些史料的獲取,需要對書中的記載進行去主觀化篩選。 何謂去主觀化篩選呢?【利瑪竇中國札記】畢竟是基督徒的札記,作者凡事以基督教的史觀、認知去解讀社會現象,比如,書中大量存在批判中國人迷信的言論,甚至連祖宗信仰也被批判為迷信,那麼,我們從這個記載裏,就必須將『迷信』的形容詞去掉,最終我們可以認識到明朝時期,人們對祖先信仰,對天文占星的風俗態度。 【利瑪竇中國札記】的【金尼閣致讀者】一文中,有敘述到本書的作者是在中國社會有一定聲譽的利瑪竇,對此,我們認為是持懷疑態度的。首先,定性本書作者為利瑪竇,有借利瑪竇名譽提高本書可信度的嫌疑;其次,讀過本書的人都知道,該書大部分內容並不是以利瑪竇的第一人稱視角寫作,結合利瑪竇的部分中文著作,相較之下,寫作水平差異明顯;再次,即使書中內容大多數都是利瑪竇所記,畢竟是在利瑪竇死後刊行,其中內容是否存在大幅篡改的可能,我們認為是極可能的。 【利瑪竇中國札記】記載的明朝中國人是愚昧的,需要被基督徒解救的,但事實上,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十分曲折,直至利瑪竇憑藉近代科技及相關著作,才得以擠入士族階層,並順利開展,如果明朝中國人是愚昧的,基督教是明智的,想必基督教在明朝中國的傳教應當是極為順利的吧! 華韻國學網作為中國正統文化網站,對於宗教,特別是外國宗教是持摒棄態度的,而上傳者剔除了該書的前言序言,附錄,並同意在簡介中對該書內容做大概的導讀性批判,庶幾可以存錄。因此,本電子書【利瑪竇中國札記】只錄有正文五卷八十章。
本書初版(2010年11月)由香港中港傳媒出版社在香港出版。這個大陸版做修訂後增補了一些新的內容,主要是根據歷史資料補充了關於羅斯切爾德世家財團的年譜,從而揭示了猶太金融集團對於近代共濟會的支配關係,也澄清了光照(明)會、骷髏會、聖殿騎士團、錫安會、玫瑰十字會、彼德伯格俱樂部等歐美神秘組織與共濟會紛紜複雜的歷史關係。 至今許多中國知識精英崇拜美國,奉之為『自由民主』的天堂之國,而全然不知壹美元紙幣上那個『光照魔眼』的撒旦意涵。 ====以下是全書目錄==== 新版序 警視世界未來趨勢:危機與戰爭 論共濟會:全球資本主義的核心中樞 加強對西方政治幕後勢力的研究(前方) 西方的『影子政府』以及相關資料(前方東源) 【附錄】什麼是世界新秩序? 共濟會揭秘, 共濟會制度簡介 共濟會揭秘 現代共濟會與古典共濟會 【附錄】維基百科:共濟會 【附錄】共濟會與黑手黨 【附錄】美國共濟會員揭露內幕遭私刑 共濟會與羅斯切爾德財團 紅盾世家:羅斯切爾德家族 共濟會金融組織在中國究竟想要做什麼? 共濟會控制着美聯儲 反對共濟會的國際漫畫 是誰把美國總統關進『籠子』裏? ——共濟會財閥控制着『自由』與『民主』 【附錄】美元崩潰與『碳幣』的陰謀 【附錄】反對共濟會意旨的美國總統不得善終 【附錄】美聯儲建立始末 【附錄】美元設計中隱涵的共濟會思想 暗中玩轉地球:彼德伯格集團 【附錄】『影子集團』:他們在暗中操縱世界 【附錄】2009年彼德伯格俱樂部議題與名單 掌控美國最高端權力的詭密社團——骷髏會 【附錄】揭開『骷髏會』底蓋:美國社會的黑色心臟 馬克思的共產國際與共濟會的百年抗爭 揭秘:諾貝爾獎金幕後金主是共濟會 共濟會創建了美利堅合眾國 【附錄】本·富蘭克林與共濟會 【附錄】共濟會員拉法葉與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 【附錄】北美獨立運動的資金來自共濟會 美國共濟會資助的政策設計機構 共濟會統治世界的『陰謀論 …… 美國減少世界人口計劃 生物戰:疫苗、人工病毒與轉基因
【拍案驚奇】是明代文學家凌濛初所著【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及陸人龍所著【三刻拍案驚奇】(原名【型世言】)的合稱。 為了方便讀者閱讀,編錄者特將凌濛初的『兩拍』與陸人龍的『三拍』合編為一,那樣,讀者就可以自由而方便地在三本書中尋找喜歡的故事來閱讀。 【初刻拍案驚奇】大約在明朝天啟七年時寫成,即公元1627年。次年,由尚友堂書坊刊印發行。 【初刻拍案驚奇】共有四十卷,寓有七十八篇小說,一出雜劇,屬於擬話本體小說。每卷有一則或多則完整的故事,共同闡發一項人常道理。這些故事確實引人入勝,比如商人因義由厄轉富,讀書人因義由貧得仕;其中既有清官的斷案如神,也有污吏的枉法徇私等等。 【二刻拍案驚奇】是凌濛的第二部【拍案驚奇】作品。成書時期在明代崇禎五年,即公元1632年。與【初刻拍案驚奇】一樣,亦分四十卷,每卷寓一人常倫理。 【二刻拍案驚奇】有所佚失,如廿三卷【大姐魂游完宿願 小姨病起續前緣】與【初刻拍案驚奇】廿三卷同,第四十卷又亡佚。後人以雜劇【宋公明鬧元宵雜劇】充之。 凌濛的『二拍』題材來自當代或前代的作品,多是社會寫照,反映了明代(及宋代)平頭百姓的傳統思想,這些社會寫照及傳統思想,又反過來印證了明代人民生活水平及人文精神水平之高,甚至今人亦企不可及。 【三刻拍案驚奇】,原名【型世言】,全稱【崢霄館評定通俗演義型世言】,是明代作家陸人龍的話本小說集,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韓國被發現並引回國內。因本書文筆、結構、及寓意均近凌濛的拍案驚奇,故而時人又稱【三刻拍案驚奇】,本書將三者匯編一起,以方便讀者閱讀。 【三刻拍案驚奇】於崇禎五年,即公元1632年,由崢霄館書坊刊行,全書共四十卷。與凌濛的『二拍』一樣,【三刻拍案驚奇】也是每卷含有一則或多則完整故事,並闡發一個人生常理。 由於【三刻拍案驚奇】的刊行並不十分流行,崇禎十六年前後,有書商私自篡改原書,留其三十篇,並每篇新擬篇目,並更改書名為【三刻拍案驚奇】重新刊行。原書作者也被更改為夢覺道人、西湖浪子。
【東周列國志】,原名【新列國志】,是明朝著名文學家馮夢龍依據正史、典籍記載的史料,對余邵魚的【列國志】改寫而成,全書共一百零八回,該書有一定的史學價值。【新列國志】刊行後,【列國志】逐漸匿跡。 滿清時期乾隆年間,秣陵人蔡元放又對【新列國志】進行修訂,並對部分內容作了點評,然後將書名更定為【東周列國志】並刊行於世。 【東周列國志】可謂是歷史小說的典範,一方面既可以作為歷史輔助讀物來閱讀,一方面又具有小說的特點:情節細膩,內容豐富,人物生動,故事引人。蔡元放就評論說,『豁讀者之心目,於史學或亦不無小裨』。 【東周列國志】嚴於據史,謹於實錄,事取其詳,文撮其略;敷演不無增添,形容不無潤色。對於歷史上縱橫複雜的歷史事件,及人物關係,馮夢龍在改編時充分地運用了其擅長的組織寫作能力,及敘述描摹功力,將書中的行文脈絡條陳明晰,是一部值得仔細研讀的歷史輔助讀物。
【警世通言】,是晚明作家馮夢龍編撰的半文半白短篇小說集,共四十卷。該書成書於明朝天啟四年,亦即公元1624年。 【警世通言】編纂的題材來源不一,有的來自民間傳說,有的來自史書中的傳記,有的甚至來自稗史野論、小說等。所搜集的作品,縱跨宋明,有的來自宋代,大部分即是明朝話本及擬話本。 【警世通言】是【三言】中的第三部,另兩部分別是【喻世明言】、【醒世恆言】,三部書均是馮夢龍編撰的。 作為小說集,【警世通言】的內容十分豐富多彩,如描述『市民生活』、『都市言情』及『愛情故事等』,相較於『一本劇情貫穿始終』的長篇小說,短篇小說內容短小精悍,往往每篇故事都能宣示一個人生道理,很值得讀者研讀揣摩。
【醒世恆言】,是我國明朝著名文學家馮夢龍的半文半白短篇小說集。全書共計四十卷,本電子書的編錄底本是明朝天啟年間,即公元1627年,金閶葉敬池刊行本。 【醒世恆言】是【三言】叢書中的第二部,其他兩部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恆言】的題材,與【警世通言】差不多,有民間事實、民間傳說,有歷史傳記及故事。本書纂集的內容,少量是宋元時期的舊作,大部分是當代,即明朝時人的話本和擬話本,也有少部分是馮夢龍自己的著作。 像【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勘皮靴單證二郎神】【鄭節使立功神臂弓】【小水灣天狐貽書】【金海陵縱慾亡身】【鬧樊樓多情周勝仙】等章回可以確定是宋元時期的舊作。其餘絕大部分是明人話本和擬話本。 由此可以說,【醒世恆言】主要反映的是明朝時期,中國人民的社會生活,比如書中大量地描寫了明朝中後期,中國社會城鄉的工商業繁榮景象。
【喻世明言】,又稱【古今小說】,是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先生的文白短篇小說集,全書分四十卷,本電子書編錄所採用的底本,是明朝時天許齋的刻本,該本題有『綠天館主人評次』,但本書並不包含評語。 【喻世明言】的成書時間大概在公元1620年,至1624年之間,是馮夢龍先生【三言】叢書中的第一本,另外兩本依次是【醒世恆言】、【警世通言】。 初刊書名為【全像古今小說】,後來重刊時更改書名為【喻世明言】,以使書名與【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書在『言』字上相配,以合稱【三言】。 【喻世明言】全書內容來自三方面:一是宋代舊有話本,二是明代話本與擬話本,三是馮夢龍的作品。而第一、二方面來源的作品亦經馮夢龍的修訂。據考究,這四篇應屬宋代的話本:【簡帖僧巧騙皇甫妻】、【楊思溫燕山逢故人】、【宋四公大鬧禁魂張】、【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這五篇應屬於明代的話本或擬話本:【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楊八老越國奇逢】、【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木棉庵鄭虎臣報冤】。其餘的篇目,考究線索較少,難以確定其年代。
【岳飛新傳】,又名【盡忠報國】,是今人王曾瑜搜集大量岳飛相關的正史史料,並在校勘識辨之後,去偽存真,剩餘可相互佐證的史料,再利用這些真實可靠的史料,編著的一部關於岳飛的白話文體人物傳記。 近年來,由於兩面人的肆意操控,以『民族團結』為藉口,詆毀、抹黑了許多歷史上種族人民都十分崇敬的英雄人物,像岳飛、文天祥等就是其中之一,岳飛甚至被移出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而這些英雄人物,即使在異族政權(如元蒙滿清)之下,也得到正面的肯定,唯獨在『思想解放』的今天,被全面否定,並肆意抹黑。 【岳飛新傳】在公元2001年時,已經出了第一版,2007年二次出版。再版時對其中內容進行了大量的修訂,這些需要修訂的內容,一部分是首版時出版編輯在作者不知情時隨意篡改的,一部分是書中原有錯漏的。再版時,還將書名修改成了【盡忠報國——岳飛新傳】。 本書藉助於大量的史實,為讀者認知岳飛及其生平功過,提供了一條十分可靠,又十分客觀的途徑。也許還原歷史真相是不可企及的,但是糾正歷史謬誤,在大量的可相互佐證的史料基礎上,是可行的。 【岳飛新傳】在編錄時,打破了原書的章節結構,修改為小說特有的章回結構,每一章改為一卷,每一節改為一回,雖然嚴格上說,傳記並非小說,但本書以時間為線索對故事情節進行敘述,具有一定的小說特徵,因此,為了發送讀者的閱讀體驗,改為小說章回結構。 岳飛是我國歷史上典型的忠義英雄之一,讀者認真閱讀本書,足以培養其對國家的忠義意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方興未艾,國外的反華勢力虎視眈眈,國內的漢奸賣國公知也佔據了社會主流思想的地位,不從思想上扭轉國民的國家意識,培養其忠義正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荊棘滿地,困難重重!
【三國演義】又名【三國志演義】,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羅貫中,明初山西人。 本電子書是【三國演義】校注本,原名【三國演義(校注本) - 羅貫中】。本書嚴謹標點,並校注,點校部分內容加以顏色區別,發佈於此,本書僅供讀者學習參考。 【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章回體的長篇歷史演義類小說,成書於嘉靖年間,流傳至今版本繁雜,主要有兩類,一類嘉靖本及其衍生本,分24卷,每卷10則,共240則,該類主要有嘉靖本、夷白堂本、周日校本、夏振宇本、鄭以楨本、古今演義本等;一類是章回本,明末清初,毛宗崗以嘉靖本【三國演義】為底本,對其回目進行整頓,並修正了一些文辭,改換了部分詩文,俗稱毛本,由毛本衍生出來的版本也十分多樣,近現代比較著名的有吳小林校注的【三國演義校注】,沈伯俊校正整理的【校理本三國演義】,以及裴效維注【三國演義】。 創作背景 【三國演義】創作於元末明初,時值蒙元暴政,民不聊生,全國各地陸續起義,群雄割據,風雲洶湧。其時,羅貫中以曲劇為生,是雜劇與話本創作者,面對動亂的社會,羅貫中有話無處控訴,遂以裴松之所注【三國志】為底本(註疏中添加了許多奇聞軼事),再收集民間的相關傳說,話本,及戲曲故事,編纂成了240則的【三國志通俗演義】。 內容簡介 【三國演義】以陳述的寫作方式,敘繪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一百年的主要歷史事件。通過對東漢末年開始的群雄割據,及後來三分天下的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戰爭史,進行細緻的描寫(其細緻程度,乃至對相關人物的個人思想、具體思維的都有描述),來反映深刻的儒家民本思想,及儒家革命思想,同時貫穿全文,刻畫出了孝忠義等根植人民內心的儒家倫理思想。全書內容,大體可分為五個部分,亦即歷史發展的五個階段: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 同時,羅貫中還通過對每場戰鬥的仔細情節,及相關將領的兵法謀略進行詳細描述,向讀者展現了著名的孫子【三十六計】兵法的精彩應用。 【三國演義】可謂是古代眾多學者思想的匯集精華,用羅貫中的話說,他只是對前人的作品進行編次,集結成書。可見,【三國演義】值得我們仔細品讀,思考。
【唐史演義】又稱【唐史通俗演義】,是民國時期歷史小說家蔡東藩系列歷史演義小說之一。 【書中淡藍色小字是作者寫作過程中的評語或解說】 【唐史演義】故事情節始於隋末李淵起事,終於朱溫篡唐。全書共做一百回,主旨在於昌明,李唐之衰敗所由,無非是淫亂,而其始興,乃是李氏先祖世代五胡亂華時期在北方各國百年如一日的耕耘。隋朝曇花一現,瞬即再陷紛亂局勢,其時李氏先祖以昔日的耕耘而得以僥譽海內,並一舉贏楊隋江山。 在李淵順勢創立大唐之後,李世民又以開國之功,強勢繼承帝位,又開創了稱譽於史的貞觀之治。貞觀之治以後,中國出了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武周短暫地承傳了唐朝的盛世。其後,唐玄宗又開創開元天寶之治,大唐帝國傲視神州內外。然而,泰極否來,安史之亂以後,大唐帝國迅速駛入衰退的軌道。 這朝代興衰,本是歷史之循環周復,箇中因由,雖眾說紛紜,卻終無衰敗之例外。而【唐史演義】的創作,其旨亦不外乎此,意以演義之小說,明歷史之周復。 作者在【唐史演義】開篇第一回就開了個場白,認為大唐之衰落,乃是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宮廷淫亂,以及朋黨之爭致之。宦官掌握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命運。 在【唐史演義】的故事情節裏,大唐的衰敗過程曲折紛擾,中心人物的不經意出局,反對勢力的就地合法化,藩鎮軍閥與朝廷的苟且。。。帝國恰也很識時務,得過且過。在長時間的冷靜沉思中,失控的帝國也曾有過振作的遐想,卻終究無法挽回。 ===== 唐史通俗演義,簡稱【唐史演義】,10冊100回。民國11年11月付印,民國12年正月上海會文書局出版,繪圖石印本。民國24年5月改版為鉛印,4冊定價大洋4元。 從618年李淵建立唐朝開始到907年朱溫以梁代唐止,簡述其間近300年歷史。作者以『唐烏龜』來概括,未免有點粗俗。 自序云: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徐懋功未作軍師,李藥師何來仙術?羅藝叛死,烏有子孫,叔寶揚名,未及兒女。唐玄奘取經西竺,寧惹妖魔?薛仁貴立績天山,豈藉子婦?則天淫穢,不聞私產生男,玉環伏誅,怎得皈真圓耦? 其中,有些詞語及標點符號,略有修改,以便文意貫通。
【前漢演義】又稱【前漢通俗演義】,是民國時期歷史小說家蔡東藩系列歷史演義小說之一。 【書中淡藍色小字是作者寫作過程中的評語或解說】 【前漢演義】又稱【西漢演義】,蓋前後漢,亦稱西東漢也。【前漢演義】之創作初衷,以正史之繁贅,不能輒讀,乃以演義小說,故事情節,引人耳目,以不意間熟知一二之史事,以趨教化。 【前漢演義】兼采正史稗史,貫徹始終,所有前漢治亂之大凡,備載無遺,而於女寵外戚之興衰,尤再三致意,揭示後人,非敢謂有當史學,但以淺近之詞,演述故乘,期為通俗教育之助云爾。 ===== 前漢通俗演義,簡稱【前漢演義】10冊100回,民國十五年19261月上海上海會文堂書局印行。 本書從秦始皇嬴政出身起,到王莽建立新朝止。敘述秦與前漢兩朝故事。作者秉持『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原則,注重真實,同時,以演義體小 說的筆法使得歷史具有強烈的故事性,真實地再現兩朝波瀾壯闊的歷史。每回末有回評,文中有夾評。 又,同名書有黃士恆【前漢演義】,民國7年出版。本書時間段相當於黃士恆【秦漢演義】+【前漢演義】。
【後漢演義】又稱【後漢通俗演義】,是民國時期歷史小說家蔡東藩系列歷史演義小說之一。 【書中淡藍色小字是作者寫作過程中的評語或解說】 【後漢演義】又稱【東漢演義】,蓋前後漢,亦稱西東漢也。【後漢演義】之創作初衷,以正史之繁贅,不能輒讀,乃以演義小說,故事情節,引人耳目,以不意間熟知一二之史事,以趨教化。 【後漢演義】兼采正史稗史,貫徹始終。兩漢四百餘年,以王莽篡國而兩分(王莽僭位一十八年),史以王莽之前謂前漢,之後謂後漢。又以前漢都陝西而雲西漢,後漢都洛陽而雲東漢。後世一分為二之朝代,蓋亦以西東稱之。 作者創作系列歷史演義小說,意欲統述秦漢以至於民國,不意以【前漢演義】附秦朝,今又以【後漢演義】附三國,亦可謂是獨創之體格。 若要論及後漢的興亡,比前漢還要複雜:王莽篡國,禍由元後。外戚為害,至於此,光武中興懲前毖後,親攬大權,力防外威預政;明帝尤有父風,章帝初政可觀;和帝以後,國事日非,外戚,宦官爭鬥,終至同歸於盡,國家大權歸入州牧掌握,群雄爭霸,弱肉強食,遂有三國。 ==== 後漢通俗演義,簡稱【後漢演義】。10冊100回,民國16年1927年9月出版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出版,題『編輯者 古越蔡東帆』。定價大洋2元6角。 本書起自王莽建立新朝,到東吳滅亡止。其中又着重講述光武中興和漢末三國爭雄故事。相對【三國演義】等書,更注重史實。文中作者也多與【三國演義】對比,辨明杜撰附會之處。 【三國演義】成書情況又不同,雖說一般認為作者是羅貫中,但實際上源自話本和民間傳說,後經文人按史修訂,成書有個漫長的過程,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 但所持觀點,仍多是受宋儒理學影響,強分正逆,其詆毀曹操言語,也多為想當然耳。北宋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鑑】不奉蜀漢為正統,到了南宋朱熹等著【資治通鑑綱目】卻要強奉劉備為正統。大約因為南宋於蜀漢一樣是偏安一隅的小國,諸儒『與時俱進』,就造出這樣的理論來,以迎合當時統治者。
【兩晉演義】是民國時期歷史小說家蔡東藩【歷代通俗演義】系列之一。 【書中淡藍色小字是作者寫作過程中的評語或解說】 【兩晉演義】之創作初衷,以正史之繁贅,不能輒讀,乃以演義小說,故事情節,引人耳目,以不意間熟知一二之史事,以趨教化。 【兩晉演義】兼采正史稗史,貫徹始終。本書仍然是章回體,通篇用語文白通俗,點評史事機敏處之,較大程度再現了中華歷史演進的真實進程,概述了兩晉的興亡。 【兩晉演義】編有一百回,故事起於司馬炎稱帝代魏,終結於五胡亂華的劉宋代晉,歷史跨度是156年。西晉開朝,終結了三國近百年的鼎立分裂局面,而之後雜居漢地的胡人鳩佔鵲巢,相繼禍亂發難。東晉渡江南遷重建,屢次北伐,卻終以內鬥而損耗了實力。大將劉裕脫穎而出,兩次北伐,收復長安,之後接連廢黜兩位皇帝,建國宋,東晉亡。 兩晉通俗演義,簡稱【兩晉演義】,100回,民國13年1924年11月,上海會文堂書局出版,題『編述者 古越蔡東帆』。 公元266年,司馬炎代魏立晉,國號晉,都洛陽,史稱西晉。西晉最強盛時,其疆域西到蔥嶺,東南到海,北抵燕山。西晉承久亂之敝,雖然有一些改良,但由於門閥士族的興盛和方鎮勢力的強大,晉武帝死後不久,國家即陷入『八王之亂』,並綿延16年,最後民敝國衰,亡於後漢。西晉短短的50年期間,除了自身的內江以外,還不斷交錯着與北方各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使得國家始終處於內憂外患之中,整個政治和經濟建設乏善可陳。 【兩晉通俗演義】概述了從晉武帝司馬炎代魏稱帝到劉裕代晉止的歷史。西晉統一、賈南風亂政、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士族南渡、祖逛北伐、桓溫北征等重大歷史事件悉數道來。作者將兩晉156年間的歷史歸結為內訌外辱的歷史,作為今日的前車之鑑。
【南北史演義】是民國時期歷史小說家蔡東藩【歷代通俗演義】系列之一。 【書中淡藍色小字是作者寫作過程中的評語或解說】 【南北史演義】之創作初衷,以正史之繁贅,不能輒讀,乃以演義小說,故事情節,引人耳目,以不意間熟知一二之史事,以趨教化。 【南北史演義】兼采正史稗史,貫徹始終。本書仍然是章回體,通篇用語文白通俗,點評史事機敏處之,較大程度再現了中華歷史演進的真實進程。 【南北史演義】編有一百回,故事情節較【歷代通俗演義】的其他朝代演義史更為曲折。漢晉以降,外族漸次來華,雜居內地。嗣是五胡十六國,迭為興替。後來弱肉強食,彼吞此並,輾轉推遷,又把十六國土宇,渾合為一大國叫作北魏。後來北魏又起內訌東分西裂,無暇顧及江南,所以江南尚得保全。及東魏改為北齊,西魏改為北周,西土又分作為三分,周最強,齊為次,江南最弱。鼎峙了好幾年,齊為周並,江南但保留十分之二險些兒要盡屬北周了。就中出了一個大丞相楊堅篡了周室,復並江南;既受周禪又滅陳氏,居然統一中原,合併南北。 南北史通俗演義,簡稱【南北史演義】。100回,民國13年1924年2月上海會文堂書局出版。全十冊,定價大洋二元,題『編述者 古越蔡東帆』。 民國24年5月改版後為全4冊,定價大洋4元。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齊、梁、陳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東魏、西魏、齊和周五朝。南北朝戰事紛紛擾擾、朝代更迭頻繁,又多奇葩皇帝,敘述難度較 大。作者把隋併入北朝內,雖稱是沿襲前人筆法,遵循所謂『紫陽書法』,卻也不排除自己喜惡。 隋朝雖旋起旋滅,但作為一個統一的時代,是不好併入北史的。隋結束了五胡亂華以來的混亂局面,為唐及以後的統治奠定了基礎。隋文帝用長孫晟以夷治夷的成果重建了漢民族的威望和信心。 隋煬帝楊廣雖然歷來被人辱罵,但他建立科舉制度、修鑿大運河,自然也是功不可沒的。說他因色弒父,很難自圓其說。隋煬帝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因為歷史原因,很難釐清。好色荒淫,是眾所周知的,但他始終跟蕭後在一起、恩愛至死未衰也是不容否認的。本書煬帝事多采自後人小說和戲曲。作者所說【開河記】、【海山記】、【迷樓記】,雖題唐人韓偓作,但卻是宋代傳奇小說。作為演義小說自無不可,但作為『通俗教育之輔助品』卻還是不夠嚴謹的。
【五代史演義】又稱【五代史通俗演義】,是民國時期歷史小說家蔡東藩【歷代通俗演義】系列之一。 【書中淡藍色小字是作者寫作過程中的評語或解說】 【五代史演義】之創作初衷,以正史之繁贅,不能輒讀,乃以演義小說,故事情節,引人耳目,以不意間熟知一二之史事,以趨教化。 【五代史演義】兼采正史稗史,貫徹始終。本書仍然是章回體,通篇用語文白通俗,點評史事機敏處之,較大程度再現了中華歷史演進的真實進程。 【五代史演義】編有六十回,五代共五十有三年,汴、洛之間,君十三,易姓者八,而南北東西之割據一隅,與五代相錯者,前後凡十國,而梁、唐時之岐燕,尚不與焉。遼以外裔踞朔方,猾諸夏,史家以其異族也,而夷之。遼固一夷也,而如五代之無禮義,無廉恥,亦何在非夷?甚且恐不夷若也。宋薛居正撰【五代史】百五十卷,事實備矣,而書法未彰。歐陽永叔刪蕪存簡,得七十四卷,援筆則筆,削則削之義,逐加斷制,體例精嚴,既足聲奸臣逆子之罪,復足樹人心世道之防。 五代史通俗演義,簡稱【五代史演義】,又稱【五代十國演義】。6冊60回,民國12年1923年5月,上海會文堂書局出版,繪圖石印本,定價大洋一元四角,題『編述者 古越蔡東帆』。民國24年5月改為鉛印本,全2冊,定價大洋2元,題『著作人 蔡東藩』。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梁、唐、晉、漢、周,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同時間段,在周邊還有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史稱『十國』。其中不包括岐、燕,還有當時最強盛的遼。 本書起於朱全忠建立後梁,終於趙匡胤代周建立宋朝。概述這一時期的軍國大事、朝野軼聞、宮闈秘辛。這是一個軍閥割據、戰亂頻仍的動盪時代,最痛心的是,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與契丹引異族入侵,最終導致『海內腥膻,土地被削,子女被擄,社稷被滅,君臣被囚』。作者也處於軍閥割據的時代,所以呼籲:『欲要內訌不致蔓延,除非是國家統一,欲要外人不來問鼎,亦除非是國家統一!』
【宋史演義】舊稱【宋史通俗演義】,是民國時期歷史小說家蔡東藩【歷代通俗演義】系列之一。 【書中淡藍色小字是作者寫作過程中的評語或解說】 【宋史演義】之創作初衷,以正史之繁贅,不能輒讀,乃以演義小說,故事情節,引人耳目,以不意間熟知一二之史事,以趨教化。 【宋史演義】是章回體,通篇用語文白通俗,點評史事機敏處之,較大程度再現了中華歷史演進的真實進程,描述了宋朝時期的政治進程,及生活習俗。 【宋史演義】編有一百回,對於宋史,作者在第一回末尾說道,『莫言方外乏奇人,參透禪關悟夙因。願借片帆風送力,好教真主出迷津。』一段詩句,簡述了宋朝三百年史事。所謂振衣揭領,舉綱定綱,以視俗本小說,空空洞洞的說了幾句套話,固自大相逕庭矣。後半敘入宋太祖出身,都是依據正史,不涉虛誕,偏下筆獨有神采,令人刮目相看,是蓋具史家小說家之二長,故能雋妙若比。古人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吾於作者亦云。 宋史通俗演義,100回,民國十一年三月出版,繪圖石印版,全十冊,定價大洋二元。題『編述者 古越蔡東帆』,上海會文堂書局印行。民國二十四年五月改鉛印版,全四冊,定價大洋四元。題『著作人 蔡東藩』,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印行。 本書自『香孩兒』趙匡胤誕生起,到陸秀夫負9歲的南宋末代皇帝趙昰投海止。敘述北宋、南宋共三百多年間的歷史。『得國由小兒,失國由小兒。』把趙宋的滅亡,作這樣的因果報應歸結,誠然是不大靠譜的。兩宋三百二十年間,始終被夷狄所制,跟趙匡胤立國的信念傳承以及後來宋儒理學的昌盛有莫大關係。如何富國強兵,才是值得後人深思的。 王安石變法失敗,有其新法的弊端也有其個性的因素,更有地方官定任務造業績的因素。其初衷應該說還是好的,斥之為奸,未免失之偏頗。
【元史演義】是民國時期歷史小說家蔡東藩【歷代通俗演義】系列之一。 【書中淡藍色小字是作者寫作過程中的評語或解說】 【元史演義】之創作初衷,以正史之繁贅,不能輒讀,乃以演義小說,故事情節,引人耳目,以不意間熟知一二之史事,以趨教化。 【元史演義】兼采正史稗史,貫徹始終。本書仍然是章回體,通篇用語文白通俗,點評史事機敏處之,較大程度再現了中華歷史演進的真實進程。 【元史演義】編有一百回,古史之美且備者多矣,而元史獨多缺憾,非史官之失職也,文獻不足征耳。元起朔漠,本乏紀錄,開國以後,即略有載籍,而語不雅馴,專屬蒙文土語,搢紳先生難言之。逮世祖朝,始有實錄,相沿至於寧宗,共十有三朝。然在世祖以前,仍多闕略;世祖以後,則往往詳於記善,略於懲惡,史為國諱,無足怪也。元亡明興,洪武二年,得元十三朝實錄,命修【元史】,以李善長為監修,宋濂、王禕為總裁,二月開局,八月書成。 而【元史演義】的創作,對於元史乃有補缺之功。 本書敘述自蒙古源流、帖木真出身起,中經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鐵騎西征、忽必烈統一中原建立元朝,至朱元璋建立大明,元順帝棄京城北走止。 作者融合中西史籍編寫而成,事皆有本,而於元代先世及深宮軼事,外域異聞,凡正史之所已載者,酌量援引,或詳或略,正史之所未載者,則旁征博採,多半演入,茶餘酒後,取而閱之,非特足供消遣,抑亦藉廣見聞。 元史有兩伯顏,忽必烈時期名將·太師伯顏1236—1295、元末順帝時期權奸·大丞相伯顏1280-1340。元太師伯顏曾言趙宋『得國由小兒,失國亦由小兒』,而蒙元卻是『成也有伯顏,敗也有伯顏』。
【清史演義】是民國時期歷史小說家蔡東藩【歷代通俗演義】系列之一。 【書中淡藍色小字是作者寫作過程中的評語或解說】 【清史演義】之創作初衷,以正史之繁贅,不能輒讀,乃以演義小說,故事情節,引人耳目,以不意間熟知一二之史事,以趨教化。 【清史演義】兼采正史稗史,貫徹始終。本書仍然是章回體,通篇用語文白通俗,點評史事機敏處之,較大程度再現了中華歷史演進的真實進程。 【清史演義】編有一百回,舉清王朝崛起東北,迄宣統退位出宮,近三百年史事。書中重大史實,皆有所本,演繹成章,大多可讀、可信且可備,可謂創歷史小說新體。 作者在【清史演義】中對清朝是如此描述的:遠在趙宋年代,金邦被滅後,還有未死的女真遺族逃奔東北伏處海濱,取『長白山下居民』之意,自命『愛新覺羅氏』,並建滿洲國;於是舉旗改稱『滿族』。經過幾百年,相傳了幾代人,族中幫出了一個智勇雙全出類拔萃的人物,於是又排演出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歷史。 又在【清史演義】中如此評價清朝:後人多說清朝政治不良,百般辱罵,好像清朝的皇帝無一非昏淫暴虐,清朝的臣子無一非卑鄙齷齪。其實細考清朝史事有壞處也有好處,有淫暴處,也有仁德處,不過轉到秦代,主弱臣庸,朝政濁亂,且世界形勢早已大變,所以民軍一起全局瓦解。這也不足為怪了。 本書是蔡東藩編寫的第一部歷史演義,從愛新覺羅氏祖先起源說起,到民國成立袁世凱出任大總統結束,概述清朝近300年歷史。 作者自序云:自天命紀元起,至宣統退位止,凡二百九十七年間之事實,擇其關係最大者,編為通俗演義,幾經搜討,幾經考證,巨政固期核實,瑣錄亦必求真;至關於帝王專制之魔力,尤再三致意,懸為炯戒。非敢妄擬史宬,以之供普通社會之眼光,或亦國家思想之一助。 本書雖普遍認為史實性較強,但敘述仍不是很客觀,比如其中對太平天國、義和團、盛宣懷等的觀點和角度就有失之偏頗。 稱太平軍即用『長毛』,稱義和團皆用『拳匪』,說盛宣懷是『亡清罪魁』。義和團號稱『刀槍不入』固然是愚昧,但被清政府驅使去對付洋人,怎麼能總稱之為匪呢?為國家和民族犧牲,不管是對了錯了,都是可敬可憫的。
【明史演義】又稱【明史通俗演義】,是民國時期歷史小說家蔡東藩【歷代通俗演義】系列之一。 【書中淡藍色小字是作者寫作過程中的評語或解說】 【明史演義】共十卷一百回,民國九年(1920)11月出版,繪圖石印本,上海會文堂書局印行,題『古越蔡東帆編述 琴石山人校閱』;民國二十四年(1935)改版,題『著作人 蔡東藩』。 【明史演義】之創作初衷,以正史之繁贅,不能輒讀,乃以演義小說,故事情節,引人耳目,以不意間熟知一二之史事,以趨教化。 【明史演義】兼采正史稗史,貫徹始終。本書仍然是章回體,通篇用語文白通俗,點評史事機敏處之,較大程度再現了中華歷史演進的真實進程。 【明史演義】編有一百回,有明一代之事實,見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鑑】及【明史紀事本末】為最詳。【明史】、【明通鑑】,官史也。【明史紀事本末】,私乘也。嘗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鑑綱目】凡二十卷,【明史紀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輯錄,多則數千百萬言,少亦不下百萬言,非窮數年之目力,不能舉此三書而遍閱之。 本書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起,到南明王朝滅亡止。作者認為:明太祖朱元璋,應運而興,不數年即驅逐元帝,統一華夏,政體雖猶是君主,也算是一位大革命家,大建設家。但明朝後來由興而衰,由盛而亡,卻蹈着元朝五大覆轍。第一弊是骨肉相戕;第二弊是權閹迭起;第三弊是奸賊橫行;第四弊是宮闈恃寵;第五弊是流寇殃民。
【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最後一部【大秦帝國之天下】將於2020年播出,該劇的熱播也再次將現代歷史小說【大秦帝國】映入大眾眼帘。 【大秦帝國】是孫皓暉耗時15年創作的一部白話文小說,歷史類題材,該書於2008年完稿,於2009年由河南文藝出版社首刊發行,全書分為6部,共11卷,504萬字,其後多次修訂增補。 作為歷史小說,【大秦帝國】與其他普通作品隨意虛構故事情節的創作方式不同,作者孫皓暉鍾情並偏執於正史,因此其在創作【大秦帝國】的過程中,一直堅持『切合史實』的信念。而該書在首刊後,也確實進行了多次的修訂增補,以吸收最新的歷史考古成果,糾正了原來偏離史實的內容。 【大秦帝國】的創作初衷,一是作者的自身原因,作者是陝西三原人,素有『老秦人』的情懷,對於『帝國故土後裔』的身份,作者一直以之為傲,並有着強烈的願望,即通過手中的文筆將心中那份驕傲,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分享給全國每一位炎黃子孫;二是作者認為,現代對秦朝歷史的解讀,是有所偏頗的,秦朝實際上代表着中華民族強勢的生存能力,及革新精神。 雖然作者對秦朝歷史的認知角度,受到現代史觀的直接影響,如法制、如大一統、如生產力、如社會發展階段等現代學術理論,但作者對民族歷史的認真態度是值得肯定的,而其利用高超的文筆,將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風貌及秦朝歷史,精彩地呈現在現代人面前,喚醒人們心中沉睡的民族情懷,民族自豪感,這是很值得褒讚及肯定的。
【清朝三百年艷史演義】是一部偏近白話的半文半白小說,作者是民國時期的費只園。 由於民國時期,口語(白話)書面化方才開鑼,民國政府雖有全面推行白話文,及漢語拉丁化之政策,卻以內戰一再耽擱,否則,相信讀者們是不能讀得此部『全白還文』的民國特色半文半白小說了。 【清朝三百年艷史演義】的內容情節甚是香艷,究竟如何,還得讀者慢慢領略。 至於【清朝三百年艷史演義】的編寫,以作者自己的說法,乃是不欲『那些可傳的婦女』因這清廷的倒閉而煙沒於史。在作者看來,『南邊的清史列傳』,『北邊的清史稿』,雖是官修正史,卻未必肯在書中給『那些可傳的婦女』們留下那麼點丁的筆墨。 如此說來,作者與那曹雪芹皆是愛憐婦女之人,然則,【清朝三百年艷史演義】即便精彩紛呈,卻儘是作者胡編亂造麼?抑或仍如那紅樓夢,多少有些是作者的回憶錄?用作者的說法,這【清朝三百年艷史演義】卻未曾有半點的回憶錄,但故事情節,也並非皆是虛構,或朝或野,即有百十種之故事,又從各處詩集文集當中,一爪一把的,即拼湊成如今的【清朝三百年艷史演義】。 既是小說,看官們也不必再三問些有的無的,自是讀去,便皆明了了。
【水滸傳】又名【水滸全傳】、【忠義水滸傳】、【水滸】,成稿前曾名【江湖豪客傳】。 此乃明末金聖歎評本,又稱【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 從名稱可以看出,【水滸傳】的主旨是宏揚儒家倫理學說的忠義。其取材是北宋末年,淮南宋江義聚豪俠,抗擊當時暴政的故事。如【東都事略侯蒙傳】記載,『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宋史·徽宗本紀】記載,『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宋史·張叔夜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賊聞之皆無鬥志.......江乃降。』 正史記載,宋江最終失敗投降,與【水滸傳】的宋江主動尋找時機投降,有所不同。金聖吧評貫華堂本,則傾向於正史,不惜違背作者原旨,將故事半路中斷,終結為梁山泊英雄夢覺遭天譴,以喻宋江一夥的忠義,實質是悖逆天道的。 金聖歎七十回本與通行的袁無涯本前七十一回大致相同。主要差異在於兩處,一是金聖歎評本的楔子,內容上包含了袁無涯本的第一回,二是金聖歎評本第七十回,在內容上與袁無涯本的第七十一回前面部分相同,後半部分則改寫,而在標題上,亦由『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改為了『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驚惡夢』。其他比較小的差異,是一些名詞的不同,如『浪裏白跳』均變為『浪裏白條』,『黑旋風探穴救柴進』變為『黑旋風下井救柴進』,『趙員外重修文殊院』變為『趙員外重建文殊院』,『瓦罐寺』變為『瓦官寺』等,一般認為是金聖歎所改。 由於金聖歎評本差缺了五十回,後人又在金聖歎評本的基本上,補了後五十回。如近人梅寄鶴收藏的【古本水滸傳】,該版本有部分學者認為是較古老的版本,甚至在袁無涯本之前,但是由於其只有五十回,且與古本容與堂本的後三十回,也無所相同,因此,也有學者認為這是後人自行撰寫的。類似的案例,還有滿清的【蕩寇志】本,該本續寫了七十回,共一百四十回,由滿清包衣俞萬春撰寫。在晚清農民起義的環境下,【蕩寇志】被利用來鼓舞士氣,更名為【結水滸全傳】刊行。 金聖歎評本及俞萬春本與【水滸傳】全書主旨背道而馳,也與施耐庵的平生經歷、志向相悖。 與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並稱四大名著,成書於明朝初期,主要由施耐庵創作,有學者考究認為包括羅貫中有參與續本。
【紅樓夢】,又稱【石頭記】、【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屬於章回體的長篇古典小說,作者是曹雪芹,滿清時期漢八旗人,其祖上是內務府正白旗包衣(即家奴,亦即漢奸)。 據周汝昌先生考據,目前流行的【紅樓夢】版本有兩大類,一類是抄本,一類是印本,本電子書所載的是抄本。曹雪芹寫完百餘回的【紅樓夢】書稿之後,親友傳閱散佚。所謂抄本,就是傳閱的原稿,經手抄保存下來的版本,日積月累,傳抄的版本竟有十餘種之多,不同抄本之間,文字內容又有差異。此類版本刊行價值低,且編纂工程大,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由蔡義江教授融合各抄本,擇其善者而從之,形成了新本【紅樓夢】,浙江文藝出版社承印刊行。 而印本,是在原稿傳閱散佚後,剩餘的八十回的基礎上,續寫後四十回,形成『全本』再付梓刊行的。印本在滿清時期,就已有多種版本,其中以程偉元、高鶚整理刊行的『程本』最為流行,而且是如今社會上認可度最高的版本。 蔡義江的新本【紅樓夢】,用周汝昌先生的話說,是最為可信的版本,一是凡例裏,及第一回的開頭,其文字說明都最符合小說(說書)的『口吻與筆調』;二是蔡本保存了原本的『赤瑕宮的神瑛侍者攜石頭投胎下凡,神瑛轉世為寶玉,石頭轉世為寶玉出生時所銜的玉』的情節,該情節符合後文的內容,而程本將神瑛侍者與石頭混為一物,將『神瑛』篡改為石頭的名字,與下文的寶玉出生時口銜佩玉的情節不吻合,也與後文經常出現的,寶玉與生來帶着的佩玉之間的故事情節不相符。 華韻國學經典書庫網將同時收錄兩個版本的【紅樓夢】,這裏收錄蔡義江的新本【紅樓夢】,喜歡的讀者可以收藏,而喜歡通行本【紅樓夢】的讀者朋友,也可以在本站找到並收藏。
【水滸傳】成稿前曾名【江湖豪客傳】,刊行後又名【水滸】、【忠義水滸傳】、【水滸全傳】。 【水滸傳】版本繁多,這是當前通行的明朝袁無涯本萬曆刊本。 【水滸傳】的作者一般認為是施耐庵,但袁無涯本署名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據考,施耐庵元末辭官後坐堂江陰祝塘財主徐騏家,並與學生羅貫中搜集編纂【江湖豪客傳】,施耐庵隱居後更名為【水滸傳】。 【水滸傳】的版本主要有古今兩類,所謂古本,是指現存最早的明朝容與堂本,最版本編錄有一百回;所謂今本,是指袁無涯本及其衍化本。古今本的主要差異在於,袁無涯本比容與堂本多了九十一至一百一十回,共二十回,並且第二十六回標題及內容亦有不同,袁無涯本第廿六回標題為『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郎設祭』,容與堂本第廿六回標題為『鄆哥大鬧授官廳 武松斗殺西門慶』。 今本又有多個版本,其中以明末金聖歎評貫華堂本的七十回本較流行,七十回本與袁無涯本前七十一回大致相同。主要差異在於兩處,一是金聖歎評本的楔子,內容上包含了袁無涯本的第一回,二是金聖歎評本第七十回,在內容上與袁無涯本的第七十一回前面部分相同,後半部分則改寫,而在標題上,亦由『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改為了『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驚惡夢』。其他比較小的差異,是一些名詞的不同,如『浪裏白跳』均變為『浪裏白條』,『黑旋風探穴救柴進』變為『黑旋風下井救柴進』,『趙員外重修文殊院』變為『趙員外重建文殊院』,『瓦罐寺』變為『瓦官寺』等,一般認為是金聖歎所改。 由於金聖歎評本差缺了五十回,後人又在金聖歎評本的基本上,補了後五十回。如近人梅寄鶴收藏的【古本水滸傳】,該版本有部分學者認為是較古老的版本,甚至在袁無涯本之前,但是由於其只有五十回,且與古本容與堂本的後三十回,也無所相同,因此,也有學者認為這是後人自行撰寫的。類似的案例,還有滿清的【蕩寇志】本,該本續寫了七十回,共一百四十回,由滿清包衣俞萬春撰寫。在晚清農民起義的環境下,【蕩寇志】被利用來鼓舞士氣,更名為【結水滸全傳】刊行。 金聖歎評本及俞萬春本與【水滸傳】全書主旨背道而馳,也與施耐庵的平生經歷、志向相悖。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