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

施耐庵

創作的圖書部

施耐庵,生於公元1296年,卒於公元1370年,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泰州興化人,祖籍蘇州。舟人之子,生於興化白駒鎮(今鹽城大豐),十三歲入私塾,十九歲中秀才,廿九歲中舉,三十五歲中進士。三十五歲至四十歲之間官錢塘二載,後與當道不合,復歸蘇州。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六十歲,張士誠據蘇,徵聘不應;與張士誠部將卞元亨相友善,後流寓江陰,在祝塘鎮教書。七十一歲或七十二歲遷興化,旋遷白駒場、施家橋。朱元璋屢征不應;最後居淮安卒,終年七十四歲,以【水滸傳】享譽於世。

[施耐庵] 創作的圖書部

水滸傳

施耐庵
文白小說 已完結 23萬

【水滸傳】成稿前曾名【江湖豪客傳】,刊行後又名【水滸】、【忠義水滸傳】、【水滸全傳】。 【水滸傳】版本繁多,這是當前通行的明朝袁無涯本萬曆刊本。 【水滸傳】的作者一般認為是施耐庵,但袁無涯本署名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據考,施耐庵元末辭官後坐堂江陰祝塘財主徐騏家,並與學生羅貫中搜集編纂【江湖豪客傳】,施耐庵隱居後更名為【水滸傳】。 【水滸傳】的版本主要有古今兩類,所謂古本,是指現存最早的明朝容與堂本,最版本編錄有一百回;所謂今本,是指袁無涯本及其衍化本。古今本的主要差異在於,袁無涯本比容與堂本多了九十一至一百一十回,共二十回,並且第二十六回標題及內容亦有不同,袁無涯本第廿六回標題為『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郎設祭』,容與堂本第廿六回標題為『鄆哥大鬧授官廳 武松斗殺西門慶』。 今本又有多個版本,其中以明末金聖歎評貫華堂本的七十回本較流行,七十回本與袁無涯本前七十一回大致相同。主要差異在於兩處,一是金聖歎評本的楔子,內容上包含了袁無涯本的第一回,二是金聖歎評本第七十回,在內容上與袁無涯本的第七十一回前面部分相同,後半部分則改寫,而在標題上,亦由『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改為了『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驚惡夢』。其他比較小的差異,是一些名詞的不同,如『浪裏白跳』均變為『浪裏白條』,『黑旋風探穴救柴進』變為『黑旋風下井救柴進』,『趙員外重修文殊院』變為『趙員外重建文殊院』,『瓦罐寺』變為『瓦官寺』等,一般認為是金聖歎所改。 由於金聖歎評本差缺了五十回,後人又在金聖歎評本的基本上,補了後五十回。如近人梅寄鶴收藏的【古本水滸傳】,該版本有部分學者認為是較古老的版本,甚至在袁無涯本之前,但是由於其只有五十回,且與古本容與堂本的後三十回,也無所相同,因此,也有學者認為這是後人自行撰寫的。類似的案例,還有滿清的【蕩寇志】本,該本續寫了七十回,共一百四十回,由滿清包衣俞萬春撰寫。在晚清農民起義的環境下,【蕩寇志】被利用來鼓舞士氣,更名為【結水滸全傳】刊行。 金聖歎評本及俞萬春本與【水滸傳】全書主旨背道而馳,也與施耐庵的平生經歷、志向相悖。

水滸傳70回本

施耐庵
文白小說 已完結 13萬

【水滸傳】又名【水滸全傳】、【忠義水滸傳】、【水滸】,成稿前曾名【江湖豪客傳】。 此乃明末金聖歎評本,又稱【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 從名稱可以看出,【水滸傳】的主旨是宏揚儒家倫理學說的忠義。其取材是北宋末年,淮南宋江義聚豪俠,抗擊當時暴政的故事。如【東都事略侯蒙傳】記載,『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宋史·徽宗本紀】記載,『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宋史·張叔夜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賊聞之皆無鬥志.......江乃降。』 正史記載,宋江最終失敗投降,與【水滸傳】的宋江主動尋找時機投降,有所不同。金聖吧評貫華堂本,則傾向於正史,不惜違背作者原旨,將故事半路中斷,終結為梁山泊英雄夢覺遭天譴,以喻宋江一夥的忠義,實質是悖逆天道的。 金聖歎七十回本與通行的袁無涯本前七十一回大致相同。主要差異在於兩處,一是金聖歎評本的楔子,內容上包含了袁無涯本的第一回,二是金聖歎評本第七十回,在內容上與袁無涯本的第七十一回前面部分相同,後半部分則改寫,而在標題上,亦由『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改為了『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驚惡夢』。其他比較小的差異,是一些名詞的不同,如『浪裏白跳』均變為『浪裏白條』,『黑旋風探穴救柴進』變為『黑旋風下井救柴進』,『趙員外重修文殊院』變為『趙員外重建文殊院』,『瓦罐寺』變為『瓦官寺』等,一般認為是金聖歎所改。 由於金聖歎評本差缺了五十回,後人又在金聖歎評本的基本上,補了後五十回。如近人梅寄鶴收藏的【古本水滸傳】,該版本有部分學者認為是較古老的版本,甚至在袁無涯本之前,但是由於其只有五十回,且與古本容與堂本的後三十回,也無所相同,因此,也有學者認為這是後人自行撰寫的。類似的案例,還有滿清的【蕩寇志】本,該本續寫了七十回,共一百四十回,由滿清包衣俞萬春撰寫。在晚清農民起義的環境下,【蕩寇志】被利用來鼓舞士氣,更名為【結水滸全傳】刊行。 金聖歎評本及俞萬春本與【水滸傳】全書主旨背道而馳,也與施耐庵的平生經歷、志向相悖。 與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並稱四大名著,成書於明朝初期,主要由施耐庵創作,有學者考究認為包括羅貫中有參與續本。

古本水滸傳

施耐庵
文白小說 已完結 9萬

【古本水滸傳】,也名【古本水滸】,是江蘇常熟梅氏藏本,由梅寄鶴於二十世紀發現並收藏。 【古本水滸傳】前七十回,與金聖歎評本【水滸傳70回本】無異,後五十回,又與前已刊行的任何版本俱不相同。公元1933年,上海中西書局單獨印行後五十回,此後,【古本水滸傳】多以後五十回刊行於世,一般情況下,如無特別註明,【古本水滸傳】均是指後五十回。 【水滸傳】版本繁多,主要有古今兩類,所謂古本,是指現存最早的明初容與堂本,該本編錄有一百回;所謂今本,是指至今通行的萬曆年間始印的袁無涯本及其衍化本。 古今本的主要差異在於,今本袁無涯本比古本容與堂本多了二十回:九十一至一百一十回;另外,第二十六回標題及內容亦有不同,袁無涯本第廿六回標題為『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郎設祭』,容與堂本第廿六回標題為『鄆哥大鬧授官廳 武松斗殺西門慶』。 明末,金聖歎在今本袁無涯本的基礎上,刪除第七十二回及之後的部分,只留前七十一回,並將第一回改稱『楔子』,最後一回又篡改了後半回的內容,以盧俊義夢見梁山好漢俱為天收而匆匆了結故事。金聖歎在其評本【水滸傳70回本】及【金聖歎批水滸傳】均有明確定論,認為宋江等一百零八梁山好漢,所作所為,是於國不忠,於民不義的,這或許是其半路匆匆了結【水滸傳】的原因。金聖歎生活的年代是明末,一身精忠報國之心,不容抹殺,但【水滸傳】是施耐庵在元末所作,其主旨是反抗暴政,反抗蒙元偽政權。由此可見,生活在不同社會階段的人,對同一故事情節,視角及定論都是不同的。 而【古本水滸傳】,又持別樣的立場及定論,在續金聖歎評本時,將袁無涯本裏宋江等梁山好漢被朝廷招降收編的結局也改了,是直到最後一回,宋江也並不投降的。 【古本水滸傳】雖曰古本,但與真正的古本容與堂本是不同的,而且其是續寫本,第一回在內容上交待了金聖歎評本【水滸傳70回本】的最後一回,金聖歎評本又是今本袁無涯本的篡改本,因此,【古本水滸傳】實質上是今本的變異本。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