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76|回復: 0

南京名城保护规划彰显“虎踞龙蟠”地理形胜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4-28 14: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江苏网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示,全市历史文化资源“家底子”3000多处,鼓励个人购买老建筑   
  南京所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风水宝地,古来有之,那么古代术士所讲的“金陵王气”如何理解呢?从东吴建业(南京)皇宫所处的位置,可以解读为左青龙即今城东的青龙山至钟山一脉;右白虎即今城西的清凉山、马鞍山、狮子山一脉;前朱雀即朱雀桥(今中华门附近);后玄武即今玄武湖;所谓的前有照,即今雨花台,古称聚宝山;后有靠,即今鸡笼山、九华山及更远的幕府山脉。所谓活水环绕,有秦淮河和青溪等水系。
  昨天,南京市规划局公布了南京历史文化资源“家底子”,确定从文物古迹到一般建筑物、历史建筑等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从1300多处,增至3000多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内容昨起公示,市民可以登录该局网站或前往位于玄武门的南京城建规划展览馆查阅。
  非文保单位的老建筑
  鼓励组织和个人购买
  该规划明确,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应确立“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的方针,采用小规模、渐进式、院落单元修缮的有机更新方式,不得大拆大建。积极探索鼓励居民按保护规划实施自我保护更新的方式,鼓励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非文保单位的老建筑。
  此次规划将历史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集中区划为环境风貌保护区,包括紫金山-玄武湖环境风貌保护区、雨花台-菊花台环境风貌保护区、幕府山-燕子矶环境风貌保护区等13片重点保护区。
  历史地段分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和一般历史地段。其中历史文化街区9片、历史风貌区22片、一般历史地段10片。
  本次规划将古镇古村分为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重要古镇和重要古村、一般古镇和一般古村。将湖熟镇、淳溪镇、杨柳村等列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规划确定高淳的东坝镇、阳江镇和六合的瓜埠镇为重要古镇;溧水的诸家村、仓口村,高淳长丰村、双进村、河城村,江宁的佘村、窦村等为重要古村,将桥林镇、汤泉镇等列为一般古村古镇。
  此次规划中还列出了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划定了江宁汤山史前遗址区、高淳薛城史前遗址区、清凉山石头城遗址区、六朝宫城及御道遗址区、南唐宫城及御道遗址区等15片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
  保护已公布的古树名木1234株。保护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8项。
  亮点众多
  历时5年,《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正式对外发布。作为南京第四版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本次规划又与以往版有了哪些不同?又有多少遗落的城市历史信息被发掘保护?
  亮点1
  697处一般文物古迹首次入选保护名单
  《南京历史文化名称保护规划》(2010-2020)中将保护对象从单纯的文物保护单位扩大到其他文物古迹。文物古迹的保护包括文物保护单位、重要文物古迹(含历史建筑)、一般文物古迹以及地下文物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其中,一般文物古迹首次出现在保护名单中。
  根据此前摸底调查南京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10处,其中国家级27处81点,省级100处107点,市级260处,区县级123处。一般文物古迹697处。
  亮点2
  山体水体也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山水城林”是南京这座城市的最大特色。山体、水体的保护也被纳入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
  根据规划,南京要保护彰显“襟江带湖、山水相依、虎踞龙蟠”的地理形胜。重点保护宁镇山脉楔入城市的3支余脉。保护北支的栖霞、乌龙、幕府和狮子等山体,中支的钟山、富贵、九华、鸡鸣、鼓楼、五台和清凉等山体,南支的青龙、黄龙、雨花台、牛首和祖堂等山体。禁止任何建设活动破坏山体绿化。
  重点保护秦淮河、金川河、历代护城河以及玄武湖、莫愁湖、前湖、琵琶湖等水体。
  亮点3
  重大考古发现必须原址保护
  规划中要求,体保护历代都城格局,重点保护这四个时期的历史遗存和重要遗址。考古、施工中发现的重要遗址遗存应当原址保护,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向公众展示。规划将古埋葬、地下文物埋藏区等都纳入到保护范围中。
  亮点4
  保护和恢复传统地名和街巷历史名称
  历史文脉、历史事件以及传统文化,甚至包括历史典故统统都纳入到保护体系中。
  随着城市的建设,不少老街巷的地名消失让不少老南京人为之扼腕,《名城规划》规定,保护和恢复传统地名以及街巷历史名称。保护有深刻历史内涵的地名及街巷名称,城市建设道路命名中应尽可能采用历史上有内涵的名称,有条件恢复历史地名的应及早恢复,新命名的地名要注意与传统文化氛围相协调;建立健全相关技术规范,历史名称不得随意更改。
        来源:中国江苏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