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48|回復: 0

[古代科技] 技术进步和宋代江南的水利、农业(6)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11-9-6 08: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光明网理论
何炳棣先生的分析有助于证实以上看法:“宋代官方的记载没有清楚讲明占城稻生长所需时间。关于它最初的成熟期,长江下游地区一些宋元地方志说法不一。例如1202年修的《会稽志》(即今绍兴)证实道:‘凡占城,土人谓之金成,不知何义也,一名六十日。’(注:卷十七,页1)但是,这条资料以及一些其他类似的资料必须谨慎引用……例如1223年修的浙江沿海中部的台州地方志,提到当时最早熟的品种‘六十日’时,谨慎地说:‘占城(稻)……至今土俗谓之百日黄。’(注:《赤城志》,1332年修,1923年重刻本,卷四,页3)……通过自然变种(注:参阅扬波斯基:“Rice II Rice Grain and Its products”。wallerstein Labo― ratories Communictions VII,no.2)和对新品种的人工筛选,在十一世纪和十二世纪间,中国南方农民已经培育了只有六十天就成熟的品种和极有利于扩大稻作区的品种。”“至今能确定的,直至
南宋(1127―1270)末期,早熟品种似乎只在浙江、江苏南部、福建和江西传播得广些……在江西也广泛种植占城稻。正如十三世纪初的一位官员所记载:‘豫章所种,占米为多,有八十占,有百占,有百二十占。’(注:吴泳《鹤林集》卷三十九《隆兴府劝农文》)”[46]
    从何先生所引用的材料看,即使谨慎地估计,也不能否认占城稻已在江苏南部、浙江、江西种植,通过自然变种和人工筛选,占城稻及其他品系早熟稻的生长期已缩到六十日或八十日,并非都是百日。
    近人关于北宋仁宗至神宗时庐陵太和人曾安止的《禾谱》研究成果也可以说明北宋江西的中南部(今吉安泰和盆地)水稻的早熟品种已在民间推广。《禾谱》的残卷记载:早禾籼品:稻禾、赤粘禾、乌早禾、黄谷早禾、归生禾、六月白禾、黄菩蕾禾、小赤禾、红桃仙禾、大早禾、女儿红禾、住马香禾、早稻禾、早占禾。
    早禾糯品:稻白糯、黄糯、竹子糯、青稿糯、白糯、青风糯、黄栀糯、赤稻糯、乌糯、椒皮糯、早糯禾。
    晚禾p品:住马香米、八月白禾、土雷禾、紫眼禾、大黄禾、密鹆禾、矮赤p禾、稻禾、黄胶禾、白园禾、禾、晚占禾、再生禾。
    晚禾糯品:黄栀糯、矮稿糯、龙爪糯、马蹄糯、大椒糯、白糯、大乌糯、小焦糯、大谷糯、青稿糯、骨雷糯、竹子糯。
    尹美禄同志指出:“当时泰和能有这么多的水稻品种,足以说明与当时泰和的水稻栽培的高度发展是分不开的。”[47]从这五十个早晚稻品种看,可以证明通过自然变种与人工筛选,水稻良种已不断增多。其中占城系即分成赤米占禾、早占禾和晚占禾三种。早熟品种也增加,“六月白禾”与“八月白禾”即属早稻与晚稻的早熟品种,成熟期明显提前。
    综上所述,宋代江南的水稻品种经过自然变种与人工筛选、引种、推广已经多样化,早熟是人们选种的一个目标。在北宋中期,早稻至少有六月(农历)收获的品种,晚稻至少有八月(农历)收获的品种,成熟期缩短到一百天左右,这样在江西吉泰到福建北部(约北纬26°)一线出现了早晚稻连作的可能。至南宋,早熟稻种植北移至江苏南部、浙江西部、江西中部与北部、湖南中部与北部(北纬28°~32°之间),种植双季稻就可能在这些地区出现。至于北纬26°以南的岭南、闽南地区种植双季稻已有公论,不必细说。
    宋代双季稻的种植问题从史实来说,还是不够丰富和有力的,尚待进一步发掘充实。从节气安排上看主要有稻稻、稻麦、麦稻等复种制。稻稻即双季稻,如福州“濒海之稻岁两获”[48],再如同纬度的江西吉泰盆地可能种植双季稻,或在北纬28°―32°之间的个别地区亦有可能种植,不过范围不大。稻麦即一稻一麦两熟,“吴中地沃而物夥”,“其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49]。刈麦种禾,至九十月又是刈禾种麦,如此反复。因为宋时南方已普遍种麦了,这种晚稻冬麦连作已属普遍现象。
    所以总的说,王曾瑜同志的论点是有根据的,若有可商之处,就是不能排除除闽广外的江西、江浙个别地区因推行早熟稻品种而有可能种双季稻。但从江浙、江西及福建的多数地区来说,品种、地力诸条件都不具备种植双季稻的观点还是比较客观的。
    宋代间作制度已受人注意。间作在麦、桑、麻与蔬菜、豆类之间有可能。真德秀《再守泉州劝农文》说:“豆麦桑粟,麻芋蔬菜,各宜及时,用功布种。”[50]如果麦稻与豆类、蔬菜,或桑、粟与豆类、蔬菜,或麦与桑,或桑与麻,或水果与其他作物在季
节上有互相交叉时,他们有可能间作,这种间作就是套种,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宋代最引入注目的间作是茶桐间作。“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如果茶桐套种,桐树可以替茶树遮阳保温。“桐木之性与茶相宜,而又茶至冬则畏寒,桐木望秋而先落;茶至夏而畏日,桐木至春而渐茂,理亦然也”[51]。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