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网
道孚县出土十分罕见的土黄色砂岩造的石雕头像。根秋多吉 摄
中新网道孚9月15日电(根秋多吉 刘忠俊)记者15日从四川甘孜州文化局获悉,考古专家在该州的道孚县协德乡一处元代“山卡寺遗址”发现了古寺院殿堂的墙基,并出土了一件罕见的土黄色砂岩造的石雕头像。
据介绍,出土的石雕头像高15.1公分,宽10.公分,厚5.2公分,面相椭圆,额头突出,立眉,三角眼,直鼻,大鼻孔,张口露齿,上唇有短,双耳已残。石雕头像两颊上,各有一个圆形雕饰,额头正中有一个小圆孔,类似佛教的吉祥痣。
著名的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教授分析,头像应是供养的神灵像或祖先像,头顶有一个穿透的孔,是为了穿系绳索携带方便,可知该种人是游牧民族。面颊上两个圆形,表明他们是长期生活在高原上的人,紫外线晒红了双颊。从石雕头像外观来看应属于男性神灵,属羌人的一个分支。
据《北史・附国传》记载,附国以道孚县城为中心。在其南部,有个小国“婢药”,也写作“弭药”、“木雅”。7世纪,吐蕃王松赞干布东扩时,首先与木雅人联姻,共同消灭了附国。
木雅人的中心在“哈达”(也写作“合达”、“噶达”),从唐代到清代地名一直保留下来,也就是今天的道孚县协德乡。协德惠远寺大门外的《御制惠远寺碑》(1731年)、《泰宁惠远寺碑记》(1870年)均称此地为“噶达”。藏族史学家蔡巴・贡嘎多吉(1309―1364)的名著《红史》(成书于1346年)中,所记述的“木雅噶”,也就是指这里。
“出土的石雕头像应是古代木雅人崇拜的神灵或祖先,大约造于木雅人接受佛教以后的公元7至9世纪。”温玉成教授说,13世纪蒙古人占领此地,派兵驻守,而建立了“山卡寺”(1270年),建造了宁远府城(1276年)。部分木雅人渐渐改宗萨迦派,放弃了远古的信仰,这些头像也就被废弃。
“建立西夏王国(1038―1227年)的党项羌人,是以木雅人为主体的民族。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西夏供养人,特别是女性人物,双颊都是红红的圆形,大家都戏称为‘红二团’。”温玉成介绍说,此次在元代“山卡寺遗址”开挖的探沟(约1×15),不但发现了古寺院殿堂的墙基,还在明代土层中出土了一件罕见的土黄色砂岩造石雕头像,这对揭秘和研究木雅人的消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