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人教网
翻开中华书局点校本《北齐书》的目录,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到:在卷次下方注有一个“补”字的竟达三十三处,占全书五十卷的三分之二。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北齐书》所遭到的厄运的记录。
事情是这样的: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史学家李百药撰成《北齐书》五十卷。同时成书的,还有《梁书》、《陈书》、《周书》、《隋书》。这五部书,当时被人们称为“五代史”。但是,“五代史”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命运并不完全相同,其中以《北齐书》的散失最为严重。据清人考证,到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只剩下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别的史书和唐人史抄补成的。一部史书在流传过程中佚失了三分之二的原文,这不是一场厄运么!
然而,《北齐书》又毕竟是幸运的。这是因为,后人用以补成《北齐书》佚文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所撰《北史》中的北齐史部分。有趣的是,李延寿《北史》撰成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上距《北齐书》成书仅二十三年;其时《北齐书》尚属完璧,而《北史》的北齐史部分则多采自《北齐书》。由于《北史》在流传中没有遭到损失,故后人据《北史》以补《北齐书》,在文字上虽非尽属李百药原文,但在内容上则不失存其本相。唯其如此,我们今天读的《北齐书》,署为李百药所撰,应是毫无疑义的。这对于《北齐书》来说,实在是厄运中的幸运。
我们了解了《北齐书》这一段悲喜剧式的历史,对于它的材料的认识和研究,也就心中有数了。
《北齐书》含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其所记内容,大致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中经北魏分裂(534年)、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灭亡(577年),前后约五十余年史事,而以记北齐(550―577年)史事为主。仅从李百药的现存原文来看,它对北齐历史的记述,还是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史实和见解。例如作者在《文宣纪》中充分肯定高洋前期的统治,说他“初践大位,留心政术,以法驭下,公道为先”,“至于军国几策,独决怀抱,规模宏远,有人君大略”等等。但是对高洋后期的统治则予以无情的揭露和鞭笞,说他“以功业自矜,遂留连耽湎,肆行淫暴”,有许多残忍、荒淫之举,且又“多所营缮,百役繁兴,举国骚扰,公私劳弊”,以致把国库弄得“空虚”了事,皇太后以下,都“愁惧危悚,计无所出”。这样的统治怎么能够维持下去呢!这对于后人了解高洋时期的北齐政治,甚至对于人们认识北齐终于被北周所灭这一历史现象,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余十六卷属于李百药的原文的,虽不如此篇典型,但它们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北齐书》有三分之二系后人据《北史》等书所补,所以要真正读好《北齐书》,就应以它与《北史》的北齐史部分作比较,以便对有关材料作进一步的辨析。就拿《北史・魏收传》同《北齐书・魏收传》来说,前者说魏收撰《魏书》,有三十五例、二十五序、九十四论、前后二表一启,“皆独出于收”;后者则无“皆独出于收”一句。同时,从《北史》作者李延寿对魏收的评论中,也可以看到李百药和李延寿这两位唐初史学家在评价魏收及其《魏书》上的歧异。象这些问题,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被发现,才能引起我们的思索。当然,要真正读好《北齐书》,还要注意到当时的历史环境,这就是:东魏──北齐一方面同西魏──北周并立,另一方面,它们又一道跟南朝的梁、陈对峙。因此,阅读《北齐书》,应一方面同《周书》对照着读,一方面同《梁书》、《陈书》对照着读,这样才能对《北齐书》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如546年,东魏高欢率众“西征”,围攻西魏玉璧,历五十余日,“城外尽攻击之术,而城中守御有余”,最后西魏获胜,高欢败走。这是一次有名的大战,《北齐书》记述不详,而《周书・韦孝宽传》则有生动记载。又如556年,北齐以十万大军南下攻梁,战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一带,结果北齐遭到惨败,四十六个将领被俘。关于这一战役,《北齐书》虽有反映,但《梁书》帝纪、《陈书》帝纪及《周文育传》、《侯安都传》所记甚详,可与《北齐书》互相补充。在这里,读一史而旁及数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饶有兴味的。
《北齐书》的作者李百药(565―648年),字重规,唐朝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一生经历很不平凡。他从隋初踏入仕途,任过不少官职。隋唐之际,又曾几度在农民起义队伍中任职。唐高祖时,他很不得志。后因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学,先后任命他做礼部侍郎、散骑常侍、宗正卿等官。他父亲李德林是北齐的史臣,参与撰“国史”;又是隋代的名臣,隋文帝时奉诏继续撰北齐史,得三十八篇,这是一部未完成的纪传体北齐史。李百药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续成父业。他除了继承父亲的遗稿外,还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在贞观十年(636年)撰成《北齐书》,与《梁书》、《陈书》、《周书》、《隋书》同时进呈皇家。这年,他七十二岁。《北齐书》的撰成,经历了两代人、三个皇朝、约六十多年时间。这一点,跟《梁书》、《陈书》极为相似。 作者:瞿林东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十五史随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