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新浪 孟子和荀子都是孔子的学生,为什么面对同样的老师,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言论,为什么同样的师承,其学说却是分道扬镳?的确让人深思。孔子眼中的“人性无善恶,发乎几微”被孟子和荀子分别用“性善”和“性恶”现成化、概念化,同时也知识化了;孔子的“仁礼互动,维持在中间”的中庸之道却被两个学生分别强调“仁”和“礼”片面化了。正如梁启雄在《荀子简释》中所说的那样:
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而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二子持义虽殊,而同为儒家宗师,初无判轩辕也。
任何先知性的思想家的学说在历史的演进中都被无情地片面化了,孔子是这样,老子是这样,墨子是这样。正所谓“墨分为三,儒分为八”。这就是历史,历史总是让“维持在中间”的东西,把模糊的东西现成化,僵死化,随之又不断打破。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阉割,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又是深化。片面化和专业化似乎也是同一进程。就像我们今天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同时又造成了人的片面化一样。孟子和荀子虽然把自己老师的学说片面化了,但同时也深化了--沿着“内圣之方”(仁)和“外王之术”(礼)两条路径同时展开,进入了战国时代的历史。黑格尔的辩证法总是强硬地显示出其真理性。那么孟子和荀子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历史际遇,让他们片面化地发挥自己老师的学说呢?而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要说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