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10|回復: 0

[儒家学说] 【文心雕龙】卷16史传诗解1史使载笔彰善瘅恶春秋褒贬传转微言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1-9-23 17:2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心雕龙】卷16史传诗解1史使载笔彰善瘅恶春秋褒贬传转微言
题文诗:
开辟草昧,岁纪绵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轩辕之世,史有苍颉,主文之职,其来久矣.
曲礼:载笔.史者使也.执笔左右,
使之记也.之史,左史记事,右史记言.
尚书言经,春秋事经.唐虞之史,流于典谟,
商夏之史,被于诰誓.周命维新,姬公定法,
三正月,以班历法,贯四时以,载诸.
诸侯建邦,各有国史,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平王微弱,政不及雅,宪章散紊,彝伦攸斁.
昔夫子悯,王道之缺,伤文之坠,静居叹凤,
临衢泣麟,就太师,以正雅颂,鲁史,
以修春秋,举得失,以表黜陟,征存亡,
以标劝戒;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
诛深斧钺.睿旨幽隐,经文婉约,丘明同时,
实得微言.原始要终,创为传体.传者转也;
转受经旨,以授于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
之冠冕也.及至战国,纵横之世,史职犹存.
秦并七王,战国有策.录而弗叙,即简为名.
【原文】全文1
史传第十六  开辟草昧,岁纪绵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轩辕之世,史有苍颉,主文之职,其来久矣。【曲礼】曰∶"史载笔。"史者,使也。执笔左右,使之记也。古者左史记事者,右史记言者。言经则【尚书】,事经则【春秋】也。唐虞流于典谟,商夏被于诰誓。洎周命维新,姬公定法,三正以班历,贯四时以联事。诸侯建邦,各有国史,彰善瘅恶,树之风声。自平王微弱,政不及雅,宪章散紊,彝伦攸斁。  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静居以叹凤,临衢而泣麟,于是就太师以正【雅】、【颂】,因鲁史以修【春秋】。举得失以表黜陟,征存亡以标劝戒;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然睿旨幽隐,经文婉约,丘明同时,实得微言。乃原始要终,创为传体。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  及至纵横之世,史职犹存。秦并七王,而战国有策。盖录而弗叙,故即简而为名也。
【原文】1

  开辟草昧1,岁纪绵邈2,居今识古,其载籍乎!轩辕之世3,史有仓颉4,主文之职,其来久矣。【曲礼】曰5:『史载笔。』6左右7。史者,使也8,执笔左右,使之记也。古者,左史记事者,右史记言者9。言经则【尚书】,事经则【春秋】。唐虞流于典、谟10,商夏被于诰、誓11。自周命维新12,姬公定法13;紬三正以班历14,贯四时以联事15。诸侯建邦,各有国史,『彰善瘅恶,树之风声』16。自平王微弱17,政不及雅18,宪章散紊19,彝伦攸斁20。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21,伤斯文之坠22,静居以叹凤23,临衢而泣麟24,于是就太师以正【雅】、【颂】25,因鲁史以修【春秋】26,举得失以表黜陟27,征存亡以标劝戒28:褒见一字29,贵逾轩冕30;贬在片言,诛深斧钺31。然睿旨存亡幽隐32,经文婉约33;丘明同时34,实得微言35,乃原始要终36,创为传体37。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实圣文之羽翮38,记籍之冠冕也。及至从横之世39,史职犹存。秦并七王40,而战国有策41。盖录而弗叙42,故即简而为名也43。
  【译文】
从开天辟地以来,年代已很长远,生在现在而能了解古代的事情,就得依靠历史书籍了。相传轩辕黄帝的时候,就有仓颉担任史官,主管文史方面的工作,从此以来,时间已很久了。【礼记】中的【曲礼】里面说:『国家的史官随时准备着记事的笔墨。』所谓『史』,就是令使,就是使史官在帝王周围执笔记录,在古代,左史专管记事,右史专管记言。记言的经典有【尚书】,记事的经典有【春秋】。唐虞时期的历史记载在【尚书】的【尧典】、【皋陶谟】等篇中,夏商时期的历史记载在【汤诰】、【甘誓】等篇中。周人的国运从文王时开始转新,周公制定了记载历史的法则;从此,推算夏商周三个时代的正月颁布历法,按照四时来记载事件,诸侯建立了邦国,也各有自己的国史;表彰善事,批评过错,树立起良好的风气。从周平王东迁,周代开始衰弱,政治不如西周的太平盛世,法纪散乱,道德败坏。
那时孔子忧念帝王的正道被废弃,哀伤西周礼乐的衰落,闲居鲁国时曾慨叹凤凰没有飞来,到五父衢哭泣麒麟的出现不在太平时期。于是在和鲁国乐官讨论了音乐之后,校正了【雅】、【颂】的乐曲;根据鲁国的史书编写了【春秋】。他在【春秋】中列举人物的得失以表明称扬或贬斥,验证国家的兴亡以显示规劝和警戒。有谁受到【春秋】中一个字的赞扬,比高官厚禄的价值还珍贵;遭到片言只语的批评,比斧钺砍杀的分量还沉重。但其精深的意旨不很明显,【春秋】的本文又很简约;只有和孔子同时的左丘明,领会到它的精微言辞,便系统地阐明其始末写成【左传】,创造了为经作传的体例。所谓『传』,就是转达,转达出经典的意旨,用以传授给后人。这是圣人著作的辅助读物,也是最早的历史专著了。
到了战国时期,修史的官职仍然存在。秦始皇统一七国,这个期间有许多策划谋略;因为只是对这些加以记录而未作系统编次,所以就用简策的『策』,名为【战国策】。

 〔注释〕
  1 草:粗,创。昧:不明。

  2 绵:长远。邈(miǎo秒):久远。

  3 轩辕:指黄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4 史:史官,仓颉(jié节):传为黄帝时的左史,文字的创始者。

  5 【曲礼】: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

  6 史载笔:孔颖达疏:『'史」谓国史,书录王事者。王若举动,史必书之,王若行往,则史载书具而从之也。』笔:这里泛指记事的用具。

  7 左右:有的版本没有这两个字。可能是衍(yǎn演)文,不译。

  8 使:令。【白虎通·记过彻膳之义】中说:『所以谓之史何?明王者使为之也。

  9 左史记事者,右史记言者:有的本子无二『者』字。左、右史的不同,古代有两种说法:【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礼记·玉藻】说:『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太平御览】卷六○三录刘勰此文,则作『左史记言,右史书事』。译文据【太平御览】。

  10 典、谟:指【尚书】中的【尧典】、【皋陶(gāoyáo高摇)谟】等。

  11 诰、誓:指【尚书】中的【甘誓】、【汤诰】等。

  12 周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中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维新:乃新。指从周文王时开始革新。

  13 姬(jī机)公:指周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法:指史书记事之法。西晋杜预在【春秋左氏传序】中说:【春秋】的体例是『周公之垂法』。

  14 紬(chōu抽):抽引。这里是以紬缉比喻对历数的运算。三正:指夏、商、周三代的历法。正:正月。班:分、列。

  15 联事:指记载史事。联:系。上两句即杜预【左传序】中所说:『因其历数,附其行事。』

  16 彰善瘅(dàn但)恶,树之风声:这两句是借用【尚书·毕命】中的原话。瘅:憎恨。

  17 平王:周平王,周幽王之子。周代自平王起进入东周,周朝开始走上衰落时期。

  18 雅:【诗经】中有【大雅】、【小雅】。这里是以【雅】诗中反映太平盛世的作品来指西周兴盛时期。东周以后走向衰微,所以说『政不及雅』。

  19 宪章:法度。紊(wěn稳):乱。

  20 彝(yí宜):永久的,经常的。攸(yōu优):语词。斁(dù度):败坏。
 21 夫子:孔子。闵(mǐn敏):忧。

  22 伤斯文:【论语·子罕】中说,孔子曾叹息:『天之将伤斯文也。』斯:此。文:指礼乐等西周文化。静居:闲居,指孔子周游各国后,晚年闲居鲁国。

  23 叹凤:【论语·子罕】中说,孔子叹息:『凤鸟不至,……吾已矣夫!』传说凤凰出现,表示天下太平。孔子看不见凤凰出现,所以叹息自己也完了。

  24 衢:大路。这里指五父衢,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孔丛子·记问】中讲到鲁人『樵于野而获兽焉,众莫之识,以为不祥,弃之五父之衢』。孔子听说后,前往认出是麒麟,便哭泣说:『麟出则死,吾道穷矣!』

  25 太师:乐官的首领。【论语·八佾(yì义)】中有孔子和鲁国太师论乐的记载。【雅】【颂】:指雅乐和颂乐的乐曲。【论语·子罕】中说,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后,校正了雅、颂乐曲。

  26 【春秋】: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孟子·滕文公下】中说:『世衰道微,……孔子惧,作【春秋】。』东汉赵岐在【孟子章句】中注这段话说,孔子是『因鲁史记』以作【春秋】,即根据鲁国的史书写成【春秋】。

  27 黜陟(chùzhì触志):人材的进退升降。

  28 征:验证。标:表明。

  29 褒(bāo包):称赞。

  30 逾:超过。轩冕(miǎn免):指高级官位。轩:有帷幕的车。冕:礼帽。

  31 钺(yuè月):似斧的兵器。

  32 睿(ruì瑞):深明。存亡:有的版本无此二字,从句意看,当是衍文。

  33 婉约:简练。婉:简约。

  34 丘明:左丘明,与孔子同时的人,相传是【左传】的作者,但唐宋以来很多人有怀疑。

  35 微言:精微之言。

  36 原始要(yāo腰)终:这是借用【周易·系辞】中的话,指全面探究事物的始末。原:追溯。要:约会,这里有联系的意思。

  37 传体:解释经书的意义叫『传』,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历史著作也叫『传』。【左传】的『传』属前者,史传的『传』属后者,刘勰这里是混而为一了。

  38 羽翮(hé河):翅翼,喻指辅佐。翮:羽毛的茎。


  39 从(zóng纵)横之世:指战国时期。当时苏秦主张东方六国(齐、楚、燕、韩、赵、魂)联合起来抗秦,叫做『合纵』;张仪主张六国和秦国和解,叫做『连横』。从:同纵。

  40 并:合,统一。七王:即七国。

  41 战国有策:刘向【战国策序】说,因其内容主要是战国时游说(shuì睡)之士所献策谋,所以称为【战国策】。

  42 叙:编次。

  43 简:竹简,也称策或简策。【春秋左氏传序】疏:『蔡邕【独断】曰,'策者,简也。」……单执一札,谓之为简,连编诸简,乃名为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