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卷36公孟诗解3国虽治必劝之无餍侈乐国亡节丧有鬼 题文诗: 墨子谓曰:丧礼君与,父母妻与,后子死乃, 三年丧服;伯父叔父,兄弟期年;族人五月; 姑姊舅甥,有数月丧.又或而以,不丧之间, 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若用子言,君子何日,则以听治?庶人何日, 以从事焉?公孟子曰:国乱则治,国治则为, 礼乐国贫,则从事业,富则礼乐.子墨子曰: 国虽之治,治之废则,国治亦废;国之富也, 从事故富;从事废则,国富亦废;故虽治国, 劝之无餍,然后可也;子曰国治,则为礼乐, 乱则治之,是譬犹噎,而穿井也,死而求医; 古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侈为,声乐不顾, 其民是以,身为刑僇,国为戾虚,皆从此道. 公孟子曰:无鬼神也.又曰君子,必学祭祀. 墨子对曰: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 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鬼神者天, 善恶昭彰.公孟谓曰:子以三年,之丧为非, 子之三日,之丧亦非.墨子对曰:子以三年, 之丧以非,三日之丧,是犹裸谓,撅者不恭. 公孟曰知,有贤于人,可谓智乎?子墨子曰: 愚之智有,以贤于人,而愚岂可,谓智矣哉? 【原文】3子墨子谓公孟子曰:『丧礼,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伯父、叔父、兄弟期(11);族人五月;姑、姊、舅、甥皆有数月之丧。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若用子之言,则君子何日以听治?庶人何日以从事?』公孟子曰:『国乱则治之,国治则为礼乐;国治则从事(12),国富则为礼乐。』子墨子曰:『国之治,治之废,则国之治亦废。国之富也,从事故富也;从事废,则国之富亦废。故虽治国,劝之无餍(12-1),然后可也。今子曰,国治则为礼乐,乱则治之,是譬犹噎而穿井也,死而求医也。古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侈)为声乐(13),不顾其民,是以身为刑僇(14),国为戾虚者,皆从此道也。』公孟子曰:『无鬼神。』又曰:『君子必学祭祀(15)。』子墨子曰:『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子以三年之丧为非,子之三日之丧亦非也。』子墨子曰:『子以三年之丧非三日之丧,是犹倮谓撅者不恭也(16)。』公孟子谓子墨子曰:『知有贤于人,则可谓知乎?』子墨子曰:『愚之知有以贤于人,而愚岂可谓知矣哉?』
【注释】(11)期:一年。(12)治:当作『贫』。(13)■(侈):盛大之意。(14)僇:通『戮』。(15)祀:『礼』字之误。(16)倮:通『裸』。 (12-1)劝之无餍: 劝勉不止。餍: 满足,停止。 【译文】 墨子对公孟子说:『按照丧礼:国君与父母、妻子、长子死了,要穿戴三年丧服;伯父、叔父、兄弟死了,只一年;族人死了,五个月;姑、姐、舅、甥死了,也都有几个月的服丧期。又在不办丧事的间隙,诵【诗三百】,又配以舞蹈。如果用你的言论,那么国君哪一天可以从事政治呢?百姓又哪一天可以从事事务呢?』公孟子答道:『国家混乱就从事政治,国家安宁就从事礼、乐;国家贫困就从事事务,国家富裕就从事礼、乐。』墨子说:『国家安宁,如果治理废弃了,国家的安宁也就废弃了。国家富裕,由于百姓从事事务才富裕;百姓的从事废弃了,国家的富裕也就废弃了。所以治国的事,必须勤勉不止,才可以治好。现在你说:'国家安宁就从事礼、乐,国家混乱就从事政治。」就如同吃饭噎住了才凿井,人死了才求医一样。古时候,三代的暴虐之王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大搞声乐,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因而自身成了刑戮之人,国家也遭到了灭亡,都是由于这种主张造成的。』 公孟子说:『没有鬼神。』又说:『君子一定要学习祭礼。』墨子说:『主张'没有鬼神」的观点却劝人学习祭礼,这就象没有宾客却学习接待宾客的礼节,没有鱼却结鱼网一样。』
公孟子对墨子说:『您认为守三年丧期是错的,那么您主张的守三日丧期也不对。』墨子说:『你用三年的丧期攻击三日的丧期,就好象裸体的人说掀衣露体的人不恭敬一样。』 公孟子对墨子说:『某人的所知,有胜过人家的地方,那么,可以说他是智慧聪明的人吗?』墨子答道:『愚者的所知,有胜过他人的地方,然而难道能说愚者是智慧聪明的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