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79|回復: 0

[儒家代表人物] 曹景年:孔子诞辰诸说源流考

[複製鏈接]
余觉中 發表於 2022-10-8 08: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关于孔子的诞辰,前人聚讼纷纭,清末孔广牧作【先圣生卒年月日考】[1],罗列了近百种观点,如果再加上近现代的讨论,就更多了。近年来有不少人提出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但今天通行的9月28日却遭到不少人提出质疑并提出新的观点。因此,有必要彻底理清孔子诞辰问题的源流。关于孔子诞辰的观点虽多,但所依据的原始材料是相同的,只是各家对材料的看法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首先要对原始材料进行追根溯源、考辨其真伪。所谓原始材料,指汉代及以前的材料,因为汉代之后的一系列说法都是由这些原始材料衍生出来的。原始材料主要有四项:一、【公羊传】【谷梁传】;二、【史记】;三、汉代其他相关记载;四、【世本】;本文首先对以上材料进行考辨,得出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然后追溯9月28日这一日期的由来,最后列表综述孔子诞辰日的源流。

一、【春秋公羊传】与【春秋谷梁传】

阮校本【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十一年】经文:

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曹伯来朝。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于商任。十又一月,庚子,孔子生。

阮校本【春秋榖梁传·襄公二十一年】经文:

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曹伯来朝。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于商任。庚子,孔子生。

对比两条材料,可以发现【公羊传】比【谷梁传】多『十又一月』四字,这是怎么回事?学者们都注意到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说法:

传文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也;一本作『十一月庚子』,又本无此句。

由此可见,陆德明为之音义的【公羊传】是没有『十有一月』四字的,但他又列出两个别的版本,一个是有此四字,另一个是不但没有这四字,并且连『庚子孔子生』这句也没有。这句话给我们的暗示是,『十有一月』四字应该是衍文,为什么会衍此四字?因为经文前文有『十月庚辰』,这里又是光秃秃的『庚子孔子生』,传抄者可能觉得十月下来不就是十一月吗,于是加上了『十有一月』四字,当然这只是猜测而已。另外,当时还存在没有这句话的版本,这也进一步说明,记载孔子生日的这句话是传经的经师所为,它的有无有一定的随意性,汉代公羊学有颜氏、严氏之分,或许正是其中一家有而一家无。不过何休在这句话下注云『时岁在己卯』,可见何休用的版本是有这句话的,但他所见的版本有没有『十有一月』四字就无法考证了。

另外,有学者将陆德明的这句释文当成是何休的注文:『【春秋公羊传】中的『十又一月』当是衍文。何休在本句下注释说:「庚子,孔子生,传文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也。一本作十一月庚子,又本无此句。」何休当时看到的两个版本【春秋公羊传】中,另一个版本就没有『十一月』的字样。何休的说明非常重要,他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2]这也是因为后世也将陆德明对【公羊传】的释文混编入【公羊传注疏】中所引起的误解,试想,经、传、注、疏、音义五类不同的著作合编在一起,如果没有明显的标记,很容易混淆的。

总之,【公羊传】与【谷梁传】关于孔子生日的记载其实是一致的,都是鲁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只是今本公羊传误衍了『十有一月』四个字。

二、【史记】所载孔子生年

【史记】有三处提到孔子生年,第一处是【十二诸侯年表】在鲁襄公二十二年中标注:孔子生。第二处【孔子世家】云:『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第三处【鲁周公世家】云:『襄公二十二年孔丘生。』【史记】三处记载完全一致,但都只有年份,而没有详细的月日。【史记】中颇有年代记载矛盾之处,但关于孔子生年完全一致,这也难能可贵。

杜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云:『仲尼以二十二年生。』【哀公十六年】注云:『鲁襄公二十二年生。』杜预应该是依据【史记】的记载而来。陆德明【左传音义】『鲁襄公二十二年生』下云:『本或作鲁襄公二十三年生,则与史记孔子世家异,此本非也。』可见当时杜注【左传】有把『二十二年』误为『二十三』年者,数字本来就容易讹误,这也可以理解。

另外,有学者认为【孔子家语】中有孔子生年的记载。清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引【史记】云:

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生自注:公羊传,襄公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谷梁传,冬十月庚子,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自注:【史记·孔子世家】[3]

【史记】原作『二十二年』,这里明显是误引。这个错误不知是陈士珂本人弄错的,还是此书在翻刻、流传的过程中弄错的。不过,有人竟然误认为这句话是【孔子家语】的本文:

【孔子家语】:『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生。』注解:『公羊传,襄公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谷梁传,冬十月庚子,孔子生。』这是【孔子家语】中唯一提到孔子诞辰的文字,将出生年份推迟到鲁襄公二十三年,更加错误,前人已经指出。又没有出生之月日,故没有参考价值。[4]

陈士珂明明已经注明资料来源是【史记·孔子世家】,而且原书顶格的是【家语】原文,低一格的是陈士珂的『疏证』,在『疏证』文中还夹杂着他的自注。

三、汉人其他材料

汉代关于孔子诞辰的记载,除了以上两种材料,还有如下几则:

1.汉儒贾逵的观点。襄公二十一年贾逵注:此年仲尼生,哀十六年夏四月已丑,卒七十三年【左传·襄三十一年】正义引

2.汉儒服虔引用贾逵的观点。昭二十四年,服虔载贾逵语云:『是岁孟僖子卒,属其子使事仲尼。仲尼时年三十五,定以孔子为襄二十一年生也。』同上

3.东汉延熹八年【老子铭】所载。孔子以周灵王廿年生,到景王十年年十有七见洪适【隶释】,周灵王廿年即鲁襄公二十一年

四、关于【世本】记载孔子诞辰问题

许多学者研究孔子诞辰,援引【世本】的材料。如董作宾先生,在其多篇文章中指出,【世本】有『鲁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子孔子生』这句话。由于【史记】的创作曾参考【世本】,则【史记】中关于孔子生年的记载就自然认为来自【世本】。夏乃儒先生在【孔子大辞典·孔子诞日】中也说:『史记之年与世本所记一致。』但是,其实【世本】中并没有这条记载。关于这一点,金友博先生在【史记孔子生年索源】一文中有详细论证,今参考其文,略述如下。

学者之所以认为【世本】有记载孔子生年,源于对【孔氏祖庭广记】中一段话的误解:

至圣文宣王鲁曲阜昌平乡阙里,其先宋人也。世本云宋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祈父,其子奔鲁为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长子曰伯皮有疾不任继嗣,遂娶颜氏祷于尼山,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子日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丘字仲尼,二岁纥卒。孔子长九尺六寸,腰大十围,凡四十九表……

此处的『世本云』,但云到何处,却是个问题。如果所云包括『鲁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子日孔子生』这句话,那么这句话自然就是来自【世本】。但是据考证,世本所云,仅截止到『伯夏生叔梁纥』,以下全是【广记】作者引他书的话。证据有几条:

其一,他书如【毛诗正义】【谷梁疏】【左传正义】引用世本这段话,『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仲尼。』只是简略记载孔子的世系,中间并没有孟皮的故事,更没有娶颜氏的故事。也绝不见孔子诞辰的信息.

其二,【世本】是对诸侯大夫世系的记载,是流水账式的,其基本格式是『某生某』,记载孔子诞辰不合其书体例。

其三,汉唐经史大师,在论及孔子诞辰时,无一引【世本】为说。如【谷梁疏】【史记索隐】等,都多次引用【世本】,但在论及孔子诞辰时只提【史记】与【春秋三传】。如果【世本】有这句话,岂有不用之理。

综上所述,【世本】中并无孔子诞辰的记载,而仅有关于孔子的世系罗列。【孔氏祖庭广记】记载的『鲁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子日孔子生』这句话应该是该书作者孔元措的话。

五、以上文献之关系及较为可靠的结论

【世本】虽然是非常古老的原始文献,但事实上它并没有记载孔子诞辰,所以【史记】等书的记载不可能来源于它,此项可忽略不计。剩余三项按年代先后排列如下:

第一项:【公羊传】和【谷梁传】,主鲁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

第二项:【史记】,主鲁襄公二十二年,无具体日期。

第三项:贾逵、服虔、老子铭,主鲁襄公二十一年,无具体日期。

先看第三项与前两项的关系,第三项采用的是【公羊】【谷梁】鲁襄公二十一年的说法,而不取【史记】二十二年的说法。众所周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其中【春秋】一经为公羊博士,终两汉皆然,在汉人眼里【公羊传】是春秋的正统解释。【左传】【谷梁】虽然在汉代也有流行,但它们仅属于民间性质的学术。汉人称【公羊传】一般直接称『春秋传』,具有仅次于经典的地位。汉代刻石经,除了把五经刻上去,又加了【公羊】和【论语】,二者是儒家『传记』中地位最高的二部书,因此,一般学者提到孔子诞辰当然要以【公羊传】为依据。再看第一项与第二项的关系。在司马迁作【史记】时,【公羊传】早已立为博士,成为具有权威性的学说,而司马迁作【史记】也有继承春秋的意思,所以他不可能对【公羊传】关于孔子生日的记载一无所知。既然知道,他不可能再去记录另一个与之不同的说法且没有任何说明。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孔子生年,几乎可以肯定资料来源就是【公羊传】。但为何又与【公羊传】不同,而相差一年呢?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司马迁误把【公羊传】的日期按周正以十一月为岁首计算。如果司马迁见到的是衍了『十有一月』的文本,则十一月按周正是第二年了;第二种可能,如果他见到的是没衍『十有一月』的文本,由于汉朝在太初之前,都是以十月为岁首,可能他习惯性的认为十月就是第二年了,于是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总之,过去由于人们过度崇拜司马迁,所以对其结论深信不疑,反而置二传于不顾。其实【史记】中的年代错误不在少数,而二传都在【史记】之前,应该比【史记】更为可靠。

综上所述,孔子诞辰的材料应以【公羊传】【谷梁传】所载最为准确,即鲁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换算成今天通行的农历,即八月二十一日。不过要换算成公历,就遇到一个小小的麻烦,因为公历有儒略历和格里历之分,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开始实施,在1582年10月4日之前,西方用的都是儒略历,但由于此历法不够精确,过400年约误差一天,于是自1582年10月5日起改用新的历法,即格里历,并将这一天改为10月15日。而孔子出生时,既没有儒略历,也没有格里历,应该用哪个历法推算呢?江晓原先生主张用儒略历,推算结果就是公元前552年10月9日[5],徐文新先生主张用格里历,推算结果就是公元前552年10月3日[6]。那么,到底用儒略历合理,还是格里历合理呢?有些人以为格里历更精确,所有的历史年代都应用格里历表述。江晓原先生认为,应以1582年格里历的实施为分界线,此后应该用格里历,公元前46年到1582这段时间应该用儒略历,因为格里历还不存在。而公元前46年之前国际历史学界和天文学界的不成文约定是用儒略历,『因为公元前46年之后开始使用儒略历,那么将这一历法向公元前46年之前的年代延伸,是很自然的;如果使用格里历来向公元前46年之前的年代延伸,就要跳过一千六百多年,这显然不合常理。』[7]江先生的解释显然更为合理。

不过,虽然不同的历法表述孔子诞辰的日期是不同的,但它们无疑指的都是历史上的同一天。如果将历史看作一条直线,每一天看作这条直线上的一个个点,那么这一天就是这条直线上的一个完全可以确定位置的点。但要表述这个点的位置,首先要确定一个原点。国际上通常以公元前4713年1月1日这一天作为原点,此后的每一天的坐标都用累积的数字表示,如公元前4713年1月2日的坐标就是2,以此类推,孔子诞生的那一天的坐标是1520037[8],这就是儒略日的表述方法,这一方法超越了不同历法的差异。

六、9月28日之由来

由上文可知,孔子诞辰较为可靠的农历日期为八月二十一日,公历日期为10月9日,或10月3日。那么,今天通行的9月28日又是怎么来的呢?

由于过去人们多相信【史记】所记载的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之说,于是便将孔子生日后移一年,定为鲁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子,即农历八月二十七日。这一日期在金代孔元措所著的【孔氏祖庭广记】卷八就已经推算出来:『先圣生十月庚子,即今之八月二十七日。』此后元明清各朝基本上都认同这一日期。但每年隆重的祭孔大典并不在孔子生日举行,而是在仲春二月、仲秋八月的上丁日分别举行,孔子诞辰日只是进行简单的斋戒、庆祝。

民国元年,国家实现共和政体,决定废除祭孔大典,而只于孔子生日那天举行纪念活动。1912年9月26日民国政府教育部致各省都督民政长电云:『查孔子诞日,应以阴历就阳历核算,本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即阳历十月七日,自民国元年为始,永以十月七日为举行纪念会之期。』[9]这种算法很是荒唐,因为1912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七对应公历10月7日,但孔子出生那一年的八月二十七未必对应10月7日。1913年9月17日民国政府教育部又决定以孔广牧【先圣生卒年月考】所考定的日期农历八月二十八日为标准日期,且不得换算为阳历:『惟孔子生日既从夏正考定,自不得溯从夏正,否则恒致抵牾,转近诬妄。嗣后各校应永依旧历八月二十七日[10]行礼。』不过凑巧的是,当年的八月二十八日,恰恰是公历的9月28日。这是9月28日这个日期第一次与孔子诞辰扯上关系。鲁迅在1913年的日记中有记载:『九月二十八日。星期休息。又云是孔子生日也。』不过,鲁迅所记的9月28日虽然没错,但当时认定的实是农历的八月二十八日,而非公历的9月28日,只是农历八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凑巧是公历9月28日而已。

后来,袁世凯想搞复辟,试图重新恢复祭孔大典。1913年12月颁布了【祀孔案审查报告书】,仍决定沿用传统做法,于春秋上丁日举行祭祀典礼:

窃谓春秋两祭仍宜适用,上丁或疑与新历,不甚相宜,则有说焉。…… 政令用阳历,所以取世界之大同,祭祀用阴历,所以从先圣之遗志。言各有当,事不相蒙也。若改于每年开学之首日举行祀典,我国幅员广大,气候不同,开学之期,断难一律,未便作为通祭之期。若即于先圣生日举行祭礼,不知祝圣庆典,通国所同。若国家崇祀之上仪,义取特尊,碍难并举。此本审查会议以夏时春秋两祭为祀孔之日之理由也……此外开学祭、诞日祭,应按照从前习惯,自由致祭,无庸特为规定。[11]

这段话解释了祭孔大典仍采取传统春秋两祭,而不取每年开学首日及孔子生日的理由。这是就官方层面讲,而对于民间层面,则开学日、孔子生日当天仍可自由举行纪年活动。1914年9月出台的【祀孔典礼】便正式规定『以夏时春秋两丁为祀孔之日』[12]。而凑巧的是,1914年仲秋八月上丁日为八月初九丁巳,公历也刚好是9月28日。9 月25 日,袁世凯发布【举行祀孔典礼令】云:『前经政治会议议决,祀孔典礼业已公布施行。九月二十八日为旧历秋仲上丁,本大总统谨率百官举行祀孔典礼。』[13]不过这个9月28日依然跟孔子诞辰无关,它只是与农历仲秋上丁日偶尔重合而已。北洋政府时期,基本继承了春秋祭孔的习惯,而对孔子生日当天的活动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

真正重视孔子生日要从国民政府时代算起。1928年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为显示其革命性,废除了春秋祭孔典礼,而只于孔子诞辰日举行纪念活动。由于当时正式废除了旧历,改用公历,于是又在1934年直接把过去沿用的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改为公历的8月27日,并将此日定为孔子诞辰纪念日。此后国民政府历年均在此日举行一些纪念活动,1948年8月27日在大陆举行最后一次。1939年,还定孔子诞辰纪念日为教师节。

这中间有一个插曲。1942年,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将孔子诞辰日由8月27日正式改为9月28日,并作了详细考证。[14]其主要观点是认为孔子的生日只有两种可能,即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或二十二年十月庚子,前者推算为农历八月二十一日或公历10月3日,后者推算为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或公历9月28日。由于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沿用已久,便决定采用后说,定孔子诞辰为公历9月28日。这是9月28日第一次作为孔子诞辰登上历史舞台。不过他们的推算是按照格里历进行的,如果按儒略历,则八月二十七日当是10月4日。

国民党退到台湾后,由于一些学者的建议,也决定重新研究教师节即孔子生日问题,最后也决定采用9月28日这个日期,并于1952年8月18日由蒋介石颁布施行至今。

综合本文,为清楚表示孔子诞辰日的问题源流,制作表格如下:

孔子诞辰日的问题源流表格

孔子诞辰日的问题源流表格


注释
1. 见【皇清经解续编】卷一千四百十四 ~ 一千四百十五
2. 毕宝魁:【孔子生年生日详考】,【辽宁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3. 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235页。
4. 毕宝魁:【孔子生年生日详考】,第37页;岳冠林:【孔子诞辰考】【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沿用。
5. 江晓原:【孔子诞辰: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历史月刊】台湾1999年第8期。
6. 徐文新:【孔子诞辰的推算】,中国儒学网2003年7月30日发布。
7. 江晓原:【儒略历还是格里历:这是一个问题】,【中国国家天文】2007年第4期。
8. 这是江晓原先生的推算。
9. 【教育部致各省都督民政长电】,【政府公报】,1912149,可登陆台湾『政府公报资讯网查询』。该条中的十月七日,被多人误引为十月十七日,如李俊领的【中国近代国家祭祀的历史考察】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66页,朱文哲【符号、仪式与认同:民国时期的孔子诞辰纪念】【天府新论】2015年第4期
10. 『七』当为『八』,当时公文出现错误,参常会营【民国初年关于祭孔问题的争议】一文。
11. 【祀孔案审查报告书】,【孔教会杂志】第一卷第十一号,1913 年12 月。
12. 政事堂礼制馆:【祀孔典礼·呈文】,第 1 页,民国三年。
13. 章伯锋、李宗一主编:【北洋军阀】1912—1928第二卷,第1399-1400 页。
14. 【孔子诞辰定为9月28日】,见【华北编译馆馆刊】,1942年第1卷第2期。

2017年9月28日发表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