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36|回復: 0

[汉语教育] 新词语的热闹下 别忘了珍视汉语曾经的典雅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2-6-4 19: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武汉晚报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一份《2011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去年中国人的语言中冒出了594条新词语。在造热词的同时,往年出现的许多新词语已经消失,2006年至2010年出现的2977条年度新词中,仅有41%留存了下来,34%的新词很快就从人们的口中、笔下消失。
媒体都是热衷于制造、传播新词语的。有了网络大众传播以后,制造和使用新词语,赋予旧词新含义的功能又主要转移到了虚拟社区当中。由于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文化视野的拓展,一些小众团体也逐渐庞大成熟起来,接着就有人从键盘上不断敲出新的词汇,混杂了各种话语元素。这既能起到身份识别的作用,又是一种跟得上潮流的象征。我虽然时常上网,但遇到一些词汇还是得跑去百度,由此可以想象那些不常上网的人、只接触到传统媒体的人,他们对新词就更加后知后觉,甚至不觉。传播媒介的不同,是决定新词生命力的因素之一。
依据报告而言,新词的存活率不足一半,它们都会被收录进国内不少模仿“维基百科”的词汇百科网站中。稍作浏览可知,很多词语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已,其中多半都乏人问津。因为不少词汇是附着在一个事件或概念之上,等事情热闹一阵后,就逐渐被人遗忘。至于近一两年在微博上兴起的各种“体”如“淘宝体”、“甄痔濉钡鹊龋也都是对句法的戏仿之作。我猜《戏说乾隆》可能十年后还会有人模仿,但这些“体”估计已成过眼云烟。
对于每年出现在网上、蔓延在传统媒体上的新词,我觉得看热闹、玩新鲜的成分多过用来实际沟通。所以个人也好社会也好官方也好,无妨抱着宽容的心态,不必如临大敌,觉得汉语的纯洁性受到玷污。在新词繁茂的表面之下,我倒觉得问题不是“入侵”,而是“丢弃”,人们使用的词汇看起来花里胡哨,但却越来越枯燥乏味,越来越趋同,有时一片“给力”,有时一片“亲!有木有”……无论是用语枯竭,还是辞藻华丽,掩饰不住的是汉字魅力的流失,是方块字排列组合能力的退化。
如果汉语中曾经的典雅和优美我们未曾珍惜与传承,那么新的流行词语能否长久保留?这是一个难以轻易回答的问题。伴随着新词快速的出现又快速的消亡,旧的字和词也一道在大多数人笔下消失掉。最终剩下那些千人一面的,使我们在试图表达或说理时,总觉得有点怅然若失。(林坤)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