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49|回復: 0

清末外交官龚心钊:借钱也收藏(图)

[複製鏈接]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10-5-21 08: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521295879842146.jpg

- n  N, X( H5 [

( |5 e9 x# q2 A7 u9 L' i
龚心钊(右一)与晚清遗老。

& `! n) Z5 B! p: _# A
4 h* {9 e" y3 Q  s$ Q
W020100521295879950584.jpg

8 T6 k2 c# @) a  ?1 f: w
6 d1 v- [9 e* m' G' C. E
龚安英女士在与英国女王交谈。

( N1 F! w1 e/ g4 M1 R. @1 c+ P
4 }7 e" |# f2 C. K, f* D$ {
    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中国访问时,在上海接见了六位英裔华籍的老太太,其中最为年长的就是颇有名气的收藏家龚安英女士。龚安英1910年生于英国伦敦,当时正是其父龚心钊出任清国驻坎拿大(今加拿大,时为英属)总领事任内。提起父亲,龚安英十分尊崇,因为父亲对她影响太大了。龚心钊是清末外交官,更是收藏大家,斋名瞻麓斋,合肥人,也是清代最后一任科举考官。     7 T) Q6 @! ]$ p- w! x

+ V% ~$ U8 _4 J8 `% c' I    他收藏过的精品很多,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商鞅方升”,底刻秦始皇诏书,是商鞅推行变法时所制造的标准量器,堪称国之重宝。由于龚心钊曾为其写过题跋,外界大多认为“商鞅方升”为其收藏,其实却是其兄龚心铭所有。龚安英老人回忆,当初确实是龚心钊购得此宝,但心铭以米芾手卷换之。解放后,首任上海市长陈毅曾经到龚家看过米芾手卷,后龚家将米芾手卷让给上海博物馆。“文革”时,龚心铭家后人不承认拥有方升,也不肯出让,将“商鞅方升”藏于上海师范大学校园中。红卫兵于对龚安英家抄了十天,最后在家中抄出一纸条,也就是当年老兄弟俩所签署互让的交换合约,事情才水落石出。
/ K* I  _1 E& M5 F( l1 ?4 ]: z; Y  [; z4 F' C0 |
    龚心钊一生心血全在于文物,即使到了晚年,家中并不宽裕,对看中的器物还是决不肯罢手,就是借钱或者卖掉首饰也要买回来。龚氏收藏讲究精致优雅的装潢包装,流露其高雅不凡的收藏品位与风格。上海书画鉴定专家谢稚柳先生曾对此赞叹不已,认为这已成为龚氏的个人收藏风格。 1 Y' Y" A+ F/ k( W
( P+ q  _3 h9 e
    龚心钊的收藏大多数已由其后人捐献给上海博物馆。从这些闪耀着藏家余晖并庇荫后世的珍贵文物中,我们见证了一位大收藏家对于文物的态度及其不凡的审美品位。目前百岁高龄的龚安英女士仍安居于上海,墨缘不解,汇观无尽,一批瞻麓斋最后的珍贵收藏,正待焕发出新的典藏生命。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