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网络 1 调查目的与方法
穗港两地一向关系密切,自八零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交往越见频繁。两地人们交往总会觉得言语之间有某程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词汇上到底有多大?主要有哪些类型?差异反映了甚麽现象?这都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本调查采用了麦耘、谭步云编的《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以下简称《实》) 全部词共6800条,分别在广州和香港进行调查。《实》在1997年出版,词条较多,体例清晰,编者成书的态度相当严谨,是一本能够代表当代广州话的词典,适合作调查之用。调查对象是年龄界於40至50岁的中年人。我们不把对象定在老年人和青年人,是因为老年人虽然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掌握的词比较多,但对於新词的吸收一般比较慢;年青人的情况则刚好相反,他们阅历较浅,掌握的词在老中青三个年龄组别中相对来说较少,但对新词吸收得比较快。中年人处於中间,是最适合做调查的对象。在两地接受调查的人士属於知识份子居多。
2 广州方言词汇与香港方言词汇的差异
2.1 差异的总体面貌
根据调查结果,穗港之间有差异的词共有839个,占整本词典的12.34%,音义完全相同的词则有5928个(87.18%),穗港的中年人都不懂的词有33个(0.49%)。在839个有差异的词中,以穗或港其中一方没有的词占最多,其次是词汇意义的差异。下文只集中讨论其中一方没有的这种差异。
表一:穗港方言词之间各类型差异的百份比
差 异 类 型
在839个有差异的词
中占的百份比
在整本词典中
占的百份比
数 量
1. 在穗或港其中一方没有的
86.29 %
10.65 %
724
2. 词汇意义有差异的
10.37 %
1.28 %
87
3. 音有差异的
1.43 %
0.18 %
12
4. 组合能力有差异的
0.60 %
0.07 %
5
5. 感情色彩有差异的
0.60 %
0.07 %
5
6. 搭配对象有差异的
0.36 %
0.04 %
3
7. 词性不完全相同的
0.36 %
0.04 %
3
2.2 穗或港其中一方没有的词
从调查结果所见,香港中年人不认识的词,和广州中年人不认识的词比例上很悬殊。
表二:香港没有的词和广州没有的词的百份比
在839个有差异的词中占的百份比
在整本词典中占的百份比
数量
香港没有的词
84.39 %
10.41 %
708
广州没有的词
1.90%
0.24%
16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悬殊的差异所反映的现象,我们把香港中年人不认识的词再拿到土生土长,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中间调查,结果超过一半的词(386个)是老人家昔日使用过的。这些词既在香港的老年人和中年人相距的二、三十年间消失,而又在广州的中年人保留下来,那麽可以说,旧词语在香港消失的速度要比广州快。这些消失的词主要是关於人物的词。词语的消长往往跟社会发展的关系最密切,本文在後面将从这角度分析香港社会的发展和词汇消失的关系。
穗港的粤语本来同源,在过去一个半世纪中,香港与广东省之间发生多次大批人口的互相迁移,涉及地区以广州为主。最近一次大批迁移是在1951-1955年间,内地进行镇压反革命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和农村合作化等运动,广东地区大批人口迁移到香港 (李伟民2001, 页3-11) 。人口的流动必然导至语言的互动,这时候穗港语言的差距应该不大。从调查所得,广州方言Y有95%的词是香港老一辈所认识的,这一点能够验证人口迁移对语言造成的影响。50年代到80年代这三十年间,由於政治和社会形势的变化,穗港的交往减少。香港社会战後急速发展,旧词消逝,新词出现的速度很快,两地中年人的词汇差距(特别对旧词的掌握方面)比老一辈的人稍大,也是可以理解的。
香港中年人不认识的词中,部分词反映的事物概念属於国内所有,例如“大团结”(旧版10元人民币)、“街坊大姐”(搞街道工作的妇女)、“K 客”(来自香港的人)、“泡水馆”(出售开水兼营澡堂的店铺)等。
同义词多是方言的一个特点。在香港两代之间消失的词,多有仍使用的同义词,相信同义词之间的竞争是词汇消失的一个原因。下面是部分在香港消失的词:
表三:在香港消失的词
在香港消失的词
仍使用的同义词
词 义
o交、争交
嘈、嘈交、嗌交、嗌霎、闹交、o颈
吵架
先先
最先、头先
j早先;最初 k刚才
死鸡撑硬脚
死鸡撑饭盖
已遭失败而死撑到底
奸猫、诈奸、矛赖
奸赖、赖猫、矛
耍赖皮
老朋
老友、死党
老朋友;知心的朋友
放轻
放低二两、放低几两
俗称小便
老坑公
老坑
老年男性;老头。(略带贬义)
^滞
滞
肠胃类疾病;消化不良
知微麻利
知微
心眼小;爱斤斤计较
出年时
出年
明年
路
窿路
比喻走门路;找关系(办事)
著理
著、
在理;有理
实稳
实
一定、肯定
恶恶脆
咯咯脆
非常松脆(常指食物)
长挠挠
长赖赖、长赖□kw‘ai˨
很长(贬义)。
红轰轰
红当荡
红红的(贬义)
疏寥寥
疏□□leŋ⌉le ŋ⌉
分布得很稀疏
轻寥寥
轻飘飘
很轻
咸唛唛
咸□□nɐk⌉nɐk⌉
太咸
褪肠头
生痔疮
脱肛,即直肠脱垂
立定心水
的起心肝
下定决心
红毛头
鬼佬、番鬼佬、老番、鬼
对西洋人的不友好的称呼
佬
耕田佬
对农民侮辱的称呼
手震
畀贴士
付小费 (畀:给;贴士:英语 tips 的音译)
争
劝交
劝架
烂喊猫
喊包、大喊十
比喻爱哭的孩子
除了上述两类别外,尚有17个因彼此对事物命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例如谈恋爱,穗叫“荨保劢小吧乖鹿狻薄W危虢小佰_格仔”,港叫“食皇家饭”。
在香港保留下来而广州中年人不说的词共16个:观音兵、十月火归天、霞气、八月十五 (屁股)、作渴、生飞、朱屎喳、黄狗毛、米皇、房车、唐楼、扣布、白车、药饼、刮粗龙、苏州过後无艇搭。
3 香港社会的发展与词语消亡的关系
词汇发展的快慢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速度。香港旧词语消失得快相信跟过去几十年间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有关。香港从战後到现在这五十年,人们的生活和意识形态的确经历了很大的转变,这都能从词语的消长得到旁证。消失的词以詈词最多,例如:
打靶鬼 (对人辱骂的称呼) 削仔 (模样清瘦的男青年)
大眼贼 (大眼睛的人) 四眼狗 (辱骂戴眼镜的人)
亏柴 (身体孱弱的人) 翻头婆 (对再婚妇女的贬称)
本地状元 (麻疯病人) 乌头 (精神委靡的人)
老水鸭 (老成世故的人) 多事古 (麻烦很多的人)
大底现在不少香港的中年人还记得小时候在家Y或在路旁常听到老人家动辄用“死、衰、臭、贱、婆、p、龟、柴、佬、蛋、八”等构成的词语来骂人的情形,现在相对来说,这种现象已经很少见。粤语的詈词多,有人认为是承袭了清代的社会风气。清代的时候,人们对於有各种缺陷的人,常以嘲弄为乐,这种风气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後,仍然如此 (鲁金1991页112)。香港在60年代教育开始普及,通过学校教育,人生而平等、尊重别人,和整个社会共存共荣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普遍,人们对於有各种缺憾的人,多抱以同情和包容的态度,而不再是侮辱。70年代,一般家庭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从那时开始,举凡有甚麽天灾人祸或遭遇不幸,报界、电视、电台即呼吁市民捐助。电视台更制作大型的慈善筹款表演节目,家家户户从晚饭後一直看到深宵,慈善节目成为城中人们茶馀饭後津津乐道的盛事;不少民办的慈善团体和社会的服务机构,在济贫和平衡贫富之间的矛盾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种风气下,咒骂他人和揶揄残疾不幸的人被看成是没有教养的行为,於是很多詈词渐渐被遗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