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90|回復: 0

[中美關係] 陈一新:美中战略互疑应如何解套?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2-4-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联合早报
     陈一新
  2012年4月2日,华府学者李侃如 (Kenneth Lieberthal) 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共同发表《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Addressing U.S.-China Strategic Distrust) 报告,指出尽管美中关系大幅改善,但由于美中两国缺乏互信,美中关系将是长期的零和博弈。
美中为何长期互疑
  在这份报告中,中国认为美国在对台军售、人民币、中国沿海进行军事侦察、对西藏、新疆以及民主自由人权的看法、重返亚洲,以及对朝鲜、伊朗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立场,不断加深北京对美国在国家安全领域与战略意图的不信任。
  美方则认为,中共人民解放军优先发展针对美国作战的武器系统、军方与军事计划缺乏透明度、来自中国境内对美国政府、军事与私人机构的互联网攻击行动、在美间谍活动层出不穷,特别是北京对美中关系各个面向皆从零和角度出发,也不断加深华府对北京战略意图的怀疑。
  李侃如与王缉思提出这份报告,首先应是由于美中长期战略互疑,已经到了不得不提出事实真相的地步。其次,他们希望美中两国领导人、决策参与者、智库学者专家能研拟化解两国战略互疑之道。第三,他们希望两国能透过具体言行与互动来消除或至少减少战略互疑,并增加战略互信。
  他们认为,美中之间战略互疑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美中之间不同的政治传统、价值体系与文化。第二,对彼此的决策过程与政府和智库、国会之间关系了解的不够。第三,对彼此之间实力差距日益缩小的认识。
  尽管他们找到病因并开出药方,但仍可能徒劳无功。在军事方面,李侃如与王缉思建议,双方应发展长期与深层对话,讨论如何进行军事部署与正常活动,才能同时允许中国捍卫核心利益,美国也能履行对地区盟友的义务,并由两国最高领导层主持。
  太平洋也许够大,可以同时容纳美中两国。然而,华府同意北京捍卫核心利益,及北京同意华府履行对地区盟友的义务,本身就自相矛盾。双方对朝鲜核武、伊朗核武发展、南中国海、太空活动等议题的歧见,即使再多开几次高峰会,也不太可能化异求同。此外,美中两国对台海问题更是看法互异,缓解不易。
从经贸、互联网入手化解互疑
  在经贸方面,他们建议,美国应创造条件鼓励中国对美国进行实物资产的投资;在2012年大选前完成美国对中国技术出口限制的评估;针对美国官员与专家,中国增加政治体系运作的透明度,以便美国做出切合实际的预期;尽快完成双边投资条约的谈判。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对美国增加中国政治体系运作的透明度,为何不是针对全世界?美中双边投资条约的谈判固然非常重要,惟从美国迄今还不愿承认大陆市场经济地位以及双方对人民币升值问题迄未形成共识来看,双方经贸矛盾显然比表面上所呈现的更为严峻。在大选年,奥巴马即使想做很多事,但都会从政治角度来考量利弊得失。
  在互联网领域方面,他们建议,美中两国应讨论可能采取的规范、规则和可以接受的做法。理论上固然不错,但因牵涉到各自互联网作战能力,却是说易行难。在多边对话方面,他们建议,美中两国应推动举行两个三边 (中美日和中美印) 对话,以处理这两个三边架构中各国关心的问题,减少战略区隔,并避免其他国家选边。问题是,这种安排似乎对饱受美国重返亚洲威胁的北京较为有利,而对已经大致掌控亚太局势的华府不利。
  尤其重要的是,尽管美中两国不断尝试改善关系,但他们对彼此的认知几乎都是从负面角度分析。经常和中国官员接触的美国官员与智库学者认为,北京的意图相当明确,对美中关系所有相关问题都从零和角度出发,而且未来15年内,两国将继续针锋相对。如果这是美国官员普遍的看法,则美中战略互疑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中国官员与智库学者则相信,美国站在“错误历史的一边”,最后目标是维持全球霸权,企图牵制甚至阻碍中国崛起。连王缉思也引述中方观点认为,如果美国持续被经济与国内政治拖累,长期看来,中国将是美中两强恶斗最后的胜利者。如果这是中国政治菁英的普遍看法,则此一根深蒂固的想法恐怕不易消除。
  美中改善关系已经多年,尽管双方存在着多重沟通管道,但却一直难有重大进展,除了以上因素之外,最主要就是中国仍是一个共产国家,美国对共产国家的潜在敌意从未消失。
  再加上他们之间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矛盾日异浮现,双方在谈判议题的优先顺序上都是各自有所坚持,不但安全困境时隐时现,甚至连非传统安全议题都合作不易,更不用说攸关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的传统安全议题。
  由于中国仍是一个共产国家;因此,美中两国无论是改善关系或是合作,都受到意识型态与战略矛盾的制约。
  如果华府与北京不从根本原因着手,要想化解美中战略互疑不免缘木求鱼,终是镜花水月。
作者是淡江大学美洲研究所教授
  
《联合早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