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691|回復: 0

[大成拳(意拳)] 崔友成谈意拳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5-1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崔有成先生说,习拳为什么要站桩?因为眼看不见,手抓不着的内劲,必须通过桩功去求取。初习站桩,可以调节周身、四肢百骸及五脏六腑的气血顺畅,此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在不动中求动,也叫静中求动,或者叫摸劲。通过人的思想意识,把拳的运行轨道具体表现出来,这也叫意念假借。过去老的教学方法大多是从站桩开始的,而我的教学方法却是从微动开始(即从试力开始);我认为,不如此,不能精细地体现出拳劲来。实作时,头要正,因为头是人体的舵,双手一抬就是肩架,端起肩架也是为了保护好自己并且有效地攻击对方。这端肩架的姿势不也就是站桩时的肩架吗?站桩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摸劲,也即有感即应;如果摸劲感到内力不足,还得反回头去站桩,即从桩功中去求取内力。总之,从试力到站桩,从发力到站桩,从实作到站桩,站桩是内力的源泉,站桩是意拳的根本。站桩是心理的训练,素质的训练,力的运用的训练,综合起来就是整体的训练(动起来不是整体,就是破体,能整体者无论前进后退、向左向右、朝上朝下都是整体)。

说到试力,崔有成先生认为,试力要有目的性,最初的双人试力就是推手,无非是外加压力下的试力而已。推手是试力方法而绝不是目的,是初缺实作时扭缠在一起的一种训练方法,我们应该通过试力去检验各种力量是否有效果。试力的目的是为了实作搏击。试力、发力、推手、实作这几项都不能脱离站桩为根本,站桩-试力-发力-推手-实作是循环往复的,有时训练一个阶段之后,又要反回头来再去站桩,这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

什么叫发力呢?崔有成先生认为,如果说微动是试力,那么,试力时的有骤然停顿的快动作就是发力。发力是从试力中演变出来的,小动作是发力,大动作也是发力。发力是力的延伸,是自身体重加速度,是条件反射,是本能的反应,而不是故意造作的一个动作。如果有了“我想发力”的念头,实质上就已经告诉了对方,就有了时间差,就失去了发力的效果。我认为,定位发力是束缚人的一种方法。当然,初学者习练定位发力是对的,但不能被框住,老跳不出来,画地为牢,练僵化了。守规矩的目的是脱规矩,这样才能进步。否则,老搞定位发力,就成了“表演”的功夫,一旦双方游斗起来,难达理想的效果。

什么叫局部力呢?假如你的腿的力量较弱,而有针对性地去加强腿部训练,然而你的腿与身体如果没有协调起来形成整体,而是脱节了,身是身,腿是腿,那么你的腿就成了局部力。

说到推手,崔有成先生认为,初习推手,是将自己的试力在有外感应力的情况下,去寻找各种角度的发力点。简而言之,推手是检验力的运用的训练方法。其中的钻、裹、拧、横等等内容,必须手把手去讲,去学。总的来说,武是功力,术是技巧,术是力的运用,二者缺一不可。

推手也好,散手也罢,如果自己处于劣势,如何将劣势转变为优势才是要解决的矛盾,才是要练习的内容。这就叫练拳能动脑子,才不是傻练。我认为,确切地说,不是叫“练”拳,而应叫“研究”拳才对,唯细心“研究”才能进步。再者,练拳时谁都曾挨过打,然而是打清醒了,还是打糊涂了?切磋比试时,应尽量让对方的技术得以发挥,自己先用身体去适应他,尔后摸索出方法去战胜他。比如说,对方摔了自己二十下,到了二十一下了,对方摔不动了,我的身体也适应了,有了本能的反击力了,才能战胜对方。记住,不要去捂住对方,压住对方,不让对方的技术充分发挥出来,而是相反。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地懂得对方的优势,明白他的力量是如何运用的,尔后再想法去战胜之,这就叫“知彼知已,百战百胜”。要知道自己输,输在哪儿;赢,赢在何处,才能有所进步。一个拳劲好,不是单一的拳劲,比如的横拳,出拳时如直拳,所谓“起横不见横”,其中既有直劲,也有左右横劲及钩挫劲,下坠劲等等。再如双方动起来了,你动我动,手动脚动,还是身子动快,腰似车轮脚似钻(连带着手臂),关键是身体,是腰。再说试力,有松试力,紧试力。操拳有松操、紧操、堵操、添劲操(指各关节的伸展程度,即爆发力)等等。还有,形体与意识应高度结合,形体与意识不同步,就练不好意拳。我们应该通过练拳、研究拳去把人的原始本能给调动出来。一个习拳者如无敢斗的精神,丧失了敢拼的勇气,就不能把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精神即灵魂,一旦有了惧怕心理,那他就必败无疑。

话题转到力的转换(即角度的变化)时,崔有成先生认为,如果对手在搭手之际压迫、堵截你时,在电光石火间要有角度的飞速转换,也即力的转换,不如此,而是去硬顶,如牛斗架一样,其结果无非是大个打小个,大力打小力,那还练什么拳呢?认输不就得了吗?而如果学会了力的运用,那就不怕对方的块大、力大了,可用自己的灵活拳劲去战胜对手的拙力。所以,这个转换的过程,即钻、裹(滚)、拧、横、(打),也即“点”的转换。“点”一碰,腰就紧是不对的,“点”紧而腰松才为正确,才有整体爆发力。

何谓散打?我以为,也就是体能和技能的比试。要真正练好散打,必须行走坐卧都有“拳”的意识,而不仅仅是练拳时才有“拳”意识,要将“拳”意识渗透进体内,这样才会形成“本能”的反应。

崔有成先生最后表示,以上所谈仅是粗线条的浮浮而谈,一些精妙细腻的东西是无法用文字去表达,用语言去形容的,只能靠眼睛去看,手把手地去教,师生之间的“喂”才成。尽管如此,他仍希望自己所谈能对意拳爱好者有所启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