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580|回復: 0

[气功] 武当自然养生功法四时养生

[複製鏈接]
是飞 發表於 2015-12-20 07: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黄帝曰:

上古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即顺四时,调理四气,自然养生),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即:隐居清静之地修炼精、气、神人身三宝。然,练气化,精满气足,炼气化神,气足神清,精神饱满便能有奇功异能出现。及至长久世,有松龄鹤寿),此,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方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常以快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精神不散,亦可有百寿。

人,本乾坤交合而生,阴阳变化而成,精神耗尽而终。又,气生于精,神生于气,故,精气于神,乃人生死成败之主宰,谓之人身三宝。

自古及今,有参悟玄,道破天机,留修养功法于世者,何只千百,然,万法归中,亦莫过于修养精、气、神人身三宝。自然养身法,乃古老养身功法之一,是根据春、夏、秋、冬四时四气的自然变化规律,进行生(补),发(练),收(息),藏(养),等养练,是顺纵自然修炼人身三宝精、气、神的养身功法,乃道教文化的瑰宝,亦,入道者的梯阶。

1、春三月,谓之发陈,此时,天地俱和生,万物以荣,当夜卧早起,广步于庭野,食宜常补,补而勿伤,养则有生,生而勿杀,春气之应,养生之道,逆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伤及肝脏,夏为寒变,奉收者少。

注:春天的三个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天地之间的生气发动,草木都欣欣向荣,这时,人应和这春三月生发之气,晚睡早起,散步庭院之内,或并且阔野之中,舒缓体形,以便使神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舒畅活泼。饮食之中,常加补营养,以助阳气生长,补南而不要损耗,生而不能伤害,这就是适应春天的秉养之法。人若违逆了适应春天的生养方法,那幺,少阳之气就不能生发,从而使肝气内郁而生病变,到了夏天,就会得寒变的病,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差,供给夏季成长的物质基础也就差。

2、夏三月,谓之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精神充沛,当夜卧早起,无厌于日。饱食清淡,以事泄之,使华英杨秀,无怒于心,此夏气之应,养之道。逆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伤心脏,秋疟疾,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注:夏天的三个月,是草木繁衍秀美的季节,在这一时期,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一植物都开花结果,人也精神百倍,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饮食清淡而饱,不要厌烦白天太长,要勤劳操作(或练功),要以运动的方式来疏泄其气,使筋骨强健而又无郁怒于心,这是适应夏天的养长之道,如违逆了夏天之气/那幺太阳之气就不能生长,就会心气中空而产生变故,伤害了心脏,秋天,就会得疟疾。因为夏天养长的基础一差,供给秋天收敛的能力也就差了。

3、秋三月,谓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当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饮食温补,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气之应,养收之道。收养气神,以备冬寒之用。逆太阴不收,肺气焦满。伤肺。冬为飧绁,奉藏者少。

注:秋天个月,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金风渐来,天气劲急;暑温已去,地气清明。这个季节,应该鸡叫而起,天黑而睡。要保持意志安定,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肃杀之气得以平和;意不外驰,使肺气得到匀整,这就是适应秋天的收养之道,如果违背了秋天的收养之道,那幺太阴之气就不能收敛,就会使肺气躁闷而成疾,肺脏一旦受了伤害,到了冬天就会生玩固不化的飧泄病。因为秋天收养的基础差,供给冬天潜藏的能力也就差。

4、冬三月,谓之闭藏。天寒地冻,阳气以伏。当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勿拢阳气,勿泄皮肤,应避寒就温,以温补之。冬气之应。乃养藏之道。逆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注: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水结冰。地冻裂,这时,人们不要拢动阳气。应该早睡晚起(日出后起床,日落时睡觉),使意志如伏似藏,应该饮食多补,避寒就温,不要让皮肤,开泄出汗,使阳气藏而不泄,这就是适应于冬天的养藏之道。如果与冬天之气相违逆,那幺,少阴之气不能潜藏,就会使肾气消沉而功能衰减。一量到了春天,就会得痿厥病。因为冬天闭藏的基础差,供给春季养生的能力就差。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是也,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亦为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根本也,逆之则招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道也。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犹渴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觅者,当慎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