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46|回復: 0

[思維啟發] 本非『纯净水』,应去『粗鄙化』网络语言大家谈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8-15 10: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

周洪波

当今这个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发布、信息交互和信息交易的平台。随着网络边界的不断扩大,互联网的媒体属性、社交属性和商品交易属性正在日益深入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语言文字是互联网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网络语言,准确、健康而优雅地使用我们的民族语言,就成为大家很关注的一个话题。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织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从2005年至今已走过了11个年头。语言报告一直关注网络语言生活的诸多话题,从最初手机的语言使用,到博客、微博的语言使用,一直到现今微信的语言使用。2015年涉及的话题有『网络语言规范与热议』,2016年探讨了『网络低俗词语问题』这一话题。历年的报告在内容上的关注点也从网络语言『MM』『大虾』,到火星文,再到网络多字格,最后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这些网络流行词语的运用。

这些语言报告发现了一个特点,即网络语言并非什么『洪水猛兽』,而是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反映了民间语言蓬勃的创新能力。『秒杀』『山寨』『给力』『点赞』等词都已经被吸收到〖现代汉语词典〗中。但是不能否认,网络语言也存在一些粗鄙化的现象,像『屌丝』这类网络低俗词语,已经引起很多人的反感与焦虑。

当前,我国对网络语言的研究逐渐走向理性和成熟,并且形成3点共识:其一,对网络语言不宜一刀切。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众正确使用网络语言;另一方面,对像大众媒体、教材出版这些带有窗口导向的行业,要在尊重语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一些必要的规则和标准,而且这些规则标准要具体,有可操作性。

其二,对网络语言粗鄙化需要治理。语言是人的脸面,也是民族的标牌,网络语言也需要健康发展。要从根本上纠正网络语言粗鄙化的倾向,关键在于要治理它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如果我们现实社会对说脏话零容忍,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就离我们不远了。

其三,需正确看待语言纯洁性的问题。语言为社会交际服务,社会在发展,人群也在变化。社会群体的用语不纯洁,语言发展也注定不会纯洁;只有社会用语不断发展变化,才能适应社会对于语言纯洁性的需求。所以要特别警惕那些打着『维护语言纯洁性』的旗号,利用人民朴素的民族感情来混淆视听的做法。正像许嘉璐先生所说:『我们是在不规范的情况下搞规范,语言又是在规范中发展,不进行规范当然不行。但是过分强调规范,要指望它纯而又纯,也是不行的。』

(作者为商务印书馆总编辑)

警惕网络语言『粗鄙化』

陈晓冉

随着互联网对生活的深度介入,网络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生活的延伸,我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感情生活都深受互联网影响。作为网络居民的『方言』『乡音』,网络语言的新兴更迭持续不断,其中诙谐智慧者有之,粗鄙低俗者亦有之。

近两年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表明,现实中脏话的网络变形、输入法形成的象形表达、英语方言的音译汉化、网民简化或重构中文是网络低俗语言的主要来源。与此相应,网络低俗语言反过来也在不断影响社会文化生活和网民的精神状态。首先,网络低俗语言会向纸媒、电视媒体『倒灌』,究其原因是为了吸引眼球、在趋利动机下博一个关注的『彩头』,实际上则拉低了大众文化的水平。其次,低俗语言向课堂、书本的渗透,尤其是一些儿童出版物对网络低俗语言的采用,无疑在撼动社会文化根基。再次,网络低俗语言中带有明显『性色彩』的词汇被广泛传播,有的时候使粗鄙被强化至『通用』、歧视被理解为『常识』。

防止网络语言的低俗化与粗鄙化,需要我们更多地从文化管理的思路出发。如果追逐着每个词汇的释意、剖析其语境、明辨其所指,容易陷入有限管理资源对抗无尽网络语言的困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2014年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中就提出,互联网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和投射,净化网络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治理。作为文化根基的基础教育,要明确禁止网络低俗语言出现在课堂和文本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理性认知网络语言和使用网络语言。

与此同时,文化出版界也需要甄别网络语言,拒绝低俗网络语言进入辞书和其他出版物。广义上讲,各种网上文化出版作品,网上广告、网络小说、网络视频、网络剧、网络游戏也不能无原则地使用网络低俗语言。国内外诸多擅长语言讽刺的大师,也并非以污言秽语、粗鄙低俗来获得读者认同。

再者,社会空间应该对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有所限定,在私密场合使用一两句网络低俗语言无可厚非,但社会公共空间的传播和表达必须有所规范。公职人员、窗口单位等公共服务体系都应该拒绝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从而形成必要的文化约束机制。

作为文化传播的渠道,对传媒领域的约束更是治理网络低俗语言的关键,纸媒、广播、电视不能因『趋利』动机,任由网络低俗语言『倒灌』,网络媒体更应自我约束,不要成为低俗语言的推手。关键的问题是,传媒人应有维护文化规范的道德自觉。今天尤其需呼吁的是,拥有千万粉丝的大V和网络写手,也需要意识到在网上进行表达时的文化责任。

净化网络语言,并不是要统一文本、统一发音,而是对网络语言中粗鄙化的倾向予以适时的纠正。网络语言的管理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推进社会文化健康发展,而不是让粗鄙与低俗畅通无阻。暴戾、低俗的网络语言应该受到批评,而『给力』『点赞』等积极词语,『你咋不上天呢』『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等诙谐的网络语言,则会得到社会肯定和包容。我们的社会应有一个网民表达高舒适度的空间,只有当这个空间是干净的、舒适的,才能更好地发挥共同讨论的作用,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面推动作用。

(作者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

源于生活的『矿泉水』

王旭明

文明离不开语言,构成文明的诸多因素中,语言应是最重要的因素。准确、丰富与美的表达,是好语言的重要标志,因之也是文明的重要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准确、丰富、美的表达,就谈不上是好的语言,当然也谈不上是高层次的文明。

网络语言同样也需要准确、丰富与美的表达。但是,美的表达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当下的网络语言离美的表达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我们首先从准确的表达和丰富的表达做起。准确的表达是语言运用的基础。对于语言应用来说,『准确』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一步,在准确的基础上才能追求语言的丰富。而当前网络语言的多样化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语言的高度丰富,是语言不断发展的一种标志。如果要进行类比,那么丰富的网络语言就好像是矿泉水,而不是纯净水。矿泉水是含有很多矿物质的,网络语言也含有各种各样的直接来源于生活的『矿物质』。网络语言并非来自一个无菌的真空,而是一个充满了鸟、虫、鱼等丰富多彩的元素的综合世界,因而它是无比丰富的,也是异常驳杂的。

大体来说,网络语言可以分为『高雅』『通俗』『低俗』三个层次,其中,『高雅』与『低俗』都是相对较少的一部分,两者中间有一个比较大的『通俗』的空间。目前来看,我们大部分的网络语言都是一种俗语俗话,这是语言发展的一种自然现象,并没有什么不好。自古以来,那些源于生活与群众且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话语,往往就是带着泥土气息的通俗易懂的俗语俗话。我们自然应该对低俗、粗鄙的网络语言说不,高度警惕粗鄙化的网络语言败坏社会风气;而同时也应看到,那种高端的、『雅』的网络语言,因为与普通群众的现实生活还隔着一定的距离,所以产生与使用得比较少。这就决定了,在我们周围的网络语言中,通俗的网络话语一定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强调的是,『通俗』与『低俗』是完全不一样的,低俗是一种病态的审美趣味,而通俗则是文化的一种最有生命力的形态,通俗文化与老百姓的生活联系得最为紧密,只不过通俗的话语现在从民间转移到了网上。

网络语言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语言品种,因为使用人多、覆盖面广、传播力强、影响力大,特别需要研究。但是,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层次的网络语言,有时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对象、场合和个人身份来区别对待。网络语言毕竟是一个新兴的文化现象,对它的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入。

(作者为语文出版社社长)

文字整理:张 健 李雪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