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35|回復: 0

[講古] 芒种也是传统节日,也有独特的过法|文史宴

[複製鏈接]
文史宴 發表於 2018-6-7 10: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所谓芒种,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其实也就是『忙着种』的意思。不论是北方的小麦区还是南方的水稻区,芒种前后都是最忙的时候。

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

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

在我国的传统社会,农业是『天下之大业』,上到天子下到细民无不对农业的丰收有着深切的期许。这份期许既落实在田间地头的耕耘,同时也会寄托于对神灵的祈祷上。于是,在每一个与农业有关的节日节气中,我们都会看到以祈求丰收为主题的节日活动。安苗节就是安徽一带在芒种这一天举行的祈愿活动。

一、绩溪安苗节的起源

绩溪安苗节据说最早起源于南宋时期,安苗,顾名思义就是祈盼禾苗平安,五谷丰登,这是一个祈求丰收的节日。在绩溪当地,流传着一首据说非常古老的民谚:『芒种端午前,点火夜种田;种田种得苦,图过安苗福。』表达了当地百姓对丰收的祈愿。

绩溪安苗节据说最早起源于南宋时期

绩溪安苗节据说最早起源于南宋时期

一般来说,既然是节日祭祀,那总要有个主神来祭拜一番的,绩溪安苗节自然也不例外。这里的主神即是汪公。汪公,就是隋末农民领袖汪华,也是徽州历史上的名人和伟人。唐武德四年,为保一方平安,他将占据的歙、杭、宣等六州上表归唐,被封为越国公。汪华为官清正,造福一方,深得百姓爱戴,受到唐太宗及历代皇帝追封,被誉为『生为忠臣,死为明神』,六州各地均立庙祭祀,尊其为汪公菩萨、汪公大帝或花朝老爷。

汪公像

汪公像
汪公像

二、绩溪安苗节的传统节俗和流变

绩溪安苗节作为以祈求丰收为主题的节日,传统的节俗自然也和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祭祀用的各种食物,都是当地村民手工制作的各类面点,其中以『安苗包』最具代表性。安苗包是安苗节前后当地村民制作的一种类似水饺的面点的统称,按照馅料的不同,具体的可以有肉包,水晶包,豆腐包,豆沙包等等。此外还有一种类似汤圆的子孙馃,圆溜溜的一大一小,非常讨喜。安苗包的褶子很有讲究,一般是8个或12个,据当地村民说有不同的寓意:8与发谐音,8个褶子有祈祷发财的意思;12个褶子代表12个月,一般家里丈夫外出打工,妻子在家包这种包子,祈祷丈夫在外平安,早日回来。不过这『发』代表发财的意思,好像是近些年才有的事情,所以这8个褶子是不是传统民俗,还有待考究。安苗包除了作为祭祀的祭品之外,在安苗节这一天村里的邻居们还会互相赠送,表达对来年丰收好运的祝福。

绩溪安苗节作为以祈求丰收为主题的节日

绩溪安苗节作为以祈求丰收为主题的节日
各种安苗包

其次,安苗节最重要的仪式便是汪公看稻,这是安苗节传统节俗的核心部分。汪公看稻的仪式从游行开始,气派上与许多传统民俗游行类似,也有锣鼓大旗开路。之后两名村里的长者持圣水和柳枝,沿途洒水表示汪公滋养土地,祈祷雨水充沛。汪公的塑像坐在四人抬的轿子里,后面有人捧着祭文香烛等物品。再之后就是一同游行的村民。游行从汪氏宗祠触发,一路行往村里的广场祭台。

安苗节最重要的仪式便是汪公看稻

安苗节最重要的仪式便是汪公看稻
抬汪公游行

汪公祭祀由于建国以来中断过一段时间,所以现在的仪程只能说大致按照古礼。鸣炮鸣金,敬献三牲和安苗包,呈上秧苗,再由族长宣读祭文,然后再焚香奏乐。祭祀结束之后,就进入『看稻』的环节了。看稻之前先要祭旗,传统的做法据说是要杀活鸡的,现在不那么血腥,沾点鸡血在旗子上画画就可以了。祭旗的时候也有一套文辞:『一类水稻,长势良好;再接再厉,增产不少。二类水稻, 加强管理,迎头追上,丰收在望。三类水稻……』这明显是当代的新词。祭旗之后众人就抬着汪公的轿子沿着设定好的路线开始看稻。过去的看稻除了祈求丰收之外,还有着评比的意思在里面,所以有上面的一类、二类之类的旗子也是这种意思的体现。

抬汪公游行

抬汪公游行
汪公看稻

汪公看稻之后,就是村民的各种娱乐项目了,舞龙舞狮、插秧比赛等等。能够看出,今天的安苗节的节俗和传统农耕时代肯定有了很多的变化。毕竟过去农业是『天下之大业』,也是每一个农村家庭的安身之本。所以村民们挨家挨户向汪公祈祷丰收,这是投入了真情实感的。而到了今天,实事求是地讲在很多农村地区,农业已经不再是农村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甚至也不是主要来源了。所以今天的安苗节节俗,不管是在流程上还是实际的节俗内容上,娱乐、狂欢的色彩都越来越浓厚,反而信仰、祈祷之类的味道越来越淡。这一点在许多类似的农村节庆民俗中都有体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