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宋明时期道德哲学研究
宋明时期的社会与道德
一、宗法社会的鼎盛与中央集权的加强
二、理学被定于一尊
三、道统伦理学说的体系化
四、宗法道德的全面加强
道德教化的全面加强和普及
一、道德教化的全面加强和普及
二、理学家的道德修养工夫论
德法并举的治国理念及其尚刑重法
一、德法并举的治国理念
二、两宋思想家对德刑关系的论证
三、德刑并用中尚刑而重法
四、理学家对德刑合理性的论证及其对刑法的侧重
知行观与道德教化的加强
一、二程──“行难知亦难”
二、朱熹──“知在先”与“行为重”
三、王守仁──“知行合一”
四、以知为先、为本与知行观的道德内涵和伦理维度
五、知行与格物、致知
六、知行观与“去人欲,存天理”
三纲五常的进一步神圣化、规范化及其社会影响
一、三纲五常被视为“天理”、“良知”
二、对五常的进一步阐释和排序
三、“民胞物与”说和“天下一家”说
理与欲、义与利、公与私和价值观的冲突与归一
一、理学家理欲观的禁欲主义色彩
二、功利主义学人的“足欲”、“节欲”主张
三、理学家义利观的尚义倾向
四、功利主义学人对利的肯定
五、殊途同归的尚公主张
| 中篇 明清之际道德哲学研究
明清之际的社会与道德
一、明清之际的社会状况与商品经济的萌芽
二、早期启蒙思潮的出现
三、道统道德受到初步冲击
正统的颠覆——对理学的批判与重建
一、众口一词——对理学一致而全面的否定
二、荒谬不经•颠覆理学的哲学根基
三、盲目顺从•张扬和推崇个性
四、惨无人道•宣导人性一元论
五、清谈无用•推崇经世致用
形上反思——对理学哲学根基的颠覆
一、理气观——理先气后•理依于气
二、道器观——道本器末•道寓于器
三、有无观——以无为本•以实药空
四、动静观——静主动客•静者静动
五、心物观——心外无物•由物而心
六、知行观——吾心之知•知源于行
七、形上颠覆——早期启蒙思想家批判理学的根基处
人之自然本性的还原和道德的重新定位——人性理论及其意义
一、以理杀人——对理学的定性和谴责
二、人性一元论——对理学人性哲学的批判和颠覆
三、对人之自然本性的还原——欲、利、私是人之本性
四、对道德的重新定位和理解——价值观念的变迁
五、理不再杀人——人性哲学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知源于行——知行观及其对理学的批判
一、“未尝离行以为知”——王夫之的知行观
二、习行哲学——颜元的知行观
三、从以知废行到知源于行——早期启蒙思想家与理学家的对垒
四、知行观之争的现实透视
对三纲的批判与启蒙思想家的平等意识
一、君权受到初步批判
二、关于男女平等的微弱呼声
三、朴素的平等观念与早期启蒙思想的局限
重欲、贵利、尚私——明清之际价值观的新动向
一、批判“去人欲,存天理”的说教,伸张欲的正当性
二、重功利的义利观
三、少数人对私的肯定
四、明清之际价值观的总体透视
明清之际社会道德面面观一
一、新观念的社会影响
二、明末社会道德的进一步堕落
三、传统道德依然强大
| 下篇 宋元明清道德哲学个案研究
“命在义中”——二程性命之学研究
一、天命论——似曾相识的儒家学脉
二、天、理、道、性、命、心为一——本体一人性一道德哲学的三位一体
三、“命在义中”——儒家道德主义的变奏及宋明印记
四、“以义安命”——性命之学的道德旨归和修养功夫
理气双重的审视维度和价值取向——朱熹性命之学研究
一、理本论与理气观——性命之学的形上背景和思维框架
二、“命有两种”——理命论与气命论
三、人性双重一一天理之善与气质有恶
四、存心、格物、致知——去欲存理的性命观
个性•独立人格•平等意识——李贽启蒙思想的灵魂
一、异端与狂者
二、对个性、独立人格的崇拜和张扬
三、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平等思想
四、基于人格独立和平等的功利主义
“以实药其空”——颜元哲学的创建机制及其意义
一、揭露理学的杀人本质和内在危机——思想建构从批判理学开始
二、天理之虚与气质之实——人性一元论
三、“以动济其静”——习行哲学
四、习行的目的是为了功利——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
五、诵读之虚与习行之实——对读书的看法
气的提升与理的祛魅——戴震哲学的建构与理学的终结
一、气与理的较量——以训诂的方式对宇宙本体的回答
二、“血气心知,性之实体”——人性之气与人性之理
三、天理与人欲——对理学以理杀人的揭露和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