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变化气质,涵养德性:知行合一与继承创新
2001年秋,我开始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人文选修课,至今已经讲第四轮。在此过程中,我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的性质、特点以及本课程的理念、定位、教学环节、教学风格等问题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和摸索,得到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知行合一:“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的定位
开设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课程性质的定位,它直接关系到教材的设计、理念的贯穿、教法的特色等重要问题,不能不静心思考。
目前,清华大学文化素质选修课的承担者,大体是文史哲以及艺术类学科的教师,而听课的学生则是以理工科学生为主,因而,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文化素质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弥补理工科学生文科知识的不足,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按照这种理解,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只要将文、史、哲等系的基础课变成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即可,但如此一来,“文化素质教育课”一词就没有了特定的涵义,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格完善的科学人才,它包含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是学生的精神层面,包括人格修养、精神境界、文化自觉、社会责任等等;二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学生改造社会、造福人类的手段。文化素质课虽有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任务,但落脚点却是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上;这是专业课所不能替代,或者说不能完全替代的。在较长的一个时期之内,我国教育界为应试教育所左右,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种种偏颇和缺失。文化素质教育正是为了纠正这一弊端而提出来的,它标志着我国教学理念正在实现从单纯的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或全人教育的的重大转变。
在古希腊的人文传统中,知识与人格不可分离,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是知识”(参阅胡显章《明确办学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深化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载《走出“半人时代”——两岸三地学者谈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第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这种认识也为当今国际教育界所继承,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全世界第一届高等教育大会”发表宣言,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香港中文大学郑汉文教授提出“品质为教育之本”的观点,认为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乃是培养具备优秀品质的人才。
基于上述认识,我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这门课程。我认为,这门课最大的优长在于可以从“知”和“行”两个方面展开,让学生同时受益。
众所周知,由于“文革”错误地将文明礼貌当作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思想一概否定,造成了文化传承的中衰和社会交往的严重失范,国民素质普遍下降。北京号称全国的“首善之区”,而各大商场的服务员连“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您请”等十个字的礼貌用语都说不好。由于多年批判“师道尊严”,师生之间几乎没有礼节,校园里失礼现象触目皆是,学生不知如何尊师敬长,不懂得礼让谦退:上课迟到者,旁若无人、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与人谈话时,嘴里嚼著口香糖;有的骑自行车在校园内横冲直撞,甚至撞到了老师也不道歉。整个社会也是如此,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国民腰缠万贯、出国旅游者甚众,但由于缺乏应有的文化素养,举止粗俗,形象不佳,据报载,去年9月1日,欧盟整体对华开放旅游以后,蜂拥而至的中国游客不遵守公共秩序,不讲卫生,不爱护环境,损坏公物,已成为当地社会“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参阅《环球时报》2004年12月8日第7版《中欧交往面临的三个问题》)。
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许多学生意识到自身修养的欠缺,有一位接待过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学生的同学告诉我,新竹清华的同学言谈举止都彬彬有礼,彼此之间都非常和谐亲切,洋溢着东方学子的文化底蕴和儒雅之风,这令他非常羡慕,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人,但不知到哪里去学。类似的感慨,在当今的学生中相当普遍。
纠正国民的不文明现象,引导大众走向文明,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有完整的理论形态,礼乐文明是东方文化最具特色的部分。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礼仪文化正可以成为我们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借鉴。
中国古代礼学不仅有精深的理论和博大的体系,而且有鲜明的践履性,即实践的特点,《吕氏春秋•孝行览》说:“礼者,履此者也。”在传统的礼学中,道德、道理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随处可以体现的,而礼正是道德在行为上的体现。学习礼仪规范,长期坚持实践,身体力行,可以使道德意识内化,反过来促进内心德性的培养。
学习和了解古代礼仪文明,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取得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制高点,深刻认识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读书与做人“两张皮”的问题,将知识与品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深入学习礼仪文化的过程中,去体验和践行礼学的真谛,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行”与“知”并进。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定:开设“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文化素质选修课,无疑是实施“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返本开新:编撰教材的原则
教材是教学之本,课程建设必须紧紧抓住教材建设这一基本环节。当前有少数大学开设了礼仪教育课,其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某些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编写的西方礼仪教材,旨在帮助将来从事国际交往的学生学习西方礼仪;另一类是某些普通院校为本校学生开的选修课,目的是要指导学生在就业面试时如何应对。后一类教材一般比较肤浅,没有理论体系,不谈内心素质的提升,而着重于外表,犹如某些宾馆训练服务员,行为固然得体,思想素质却不高。前一类教材作为了解外国礼仪的读本自无不可,但要作为在礼仪之邦的中国普遍推广的教材,显然是不适合的。任何民族都有自己文化表征的礼仪,我们决不能放弃本民族的尊严,去盲目追随西方礼仪。因此,我们必须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礼仪教育的教材。
迄今为止,海内外各类大学尚无一家开设过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撰写教材时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礼学自古以繁难著称,作为古代礼学理论形态的《周礼》《仪礼》和《礼记》等三部经典,文古义奥,韩愈就已直言其“难读”,故学术界每每有“殆成绝学”之叹,平心而论,即使是对文史专业的学生讲授礼学,也绝非易事;加之没有一本现成的教材可供参考,处于“零”起点,要编写出一本大学素质教育的教材,确实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为此,我用了相当的功夫来研究浩繁的文献,做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分析,并对基本素材做了大刀阔斧的处理。为了慎重起见,我将讲稿整理成文,用了三年的时间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文史知识》上连载,听取读者反应,最后才集结成书,作为教材正式出版。
为了突出中国传统礼学的特点,我将课程的结构分成两大部分:一是古代礼学的理论,包括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礼的起源、礼的学理、礼的分类、礼的要素、礼与乐的关系等等,希望学生由此获得关于中国礼学的宏观的、有理论深度的总体认识;二是古代礼仪的举例,例如冠礼、婚礼、士相见礼、乡射礼、聘礼、丧礼等,多是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每每会遇到而又无处问询的问题,主要介绍它们所蕴涵的人文意义,使学生由此获得对于中国古代礼仪的生动、深刻的认识。
教材编写的宗旨是,求真实,求简明,求超越。所谓真实,是指忠实于原典,要把古代礼仪的人文精神准确地表达出来,客观地勾勒古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尤其是要把“文革”中被“四人帮”歪曲了的地方纠正过来,使学生获得对于“礼仪之邦”的真切认识。为此,我对每个章节的标题反复推敲,尽可能使用原典中最典型的语句来表达,力求精到。
所谓简明,是文字叙述简洁、明快,便于理工科学生阅读。例如古代礼仪之学是礼法和礼义之学,礼法即通常所说的仪式,是礼仪的物质形态,是礼仪得以寄寓的外壳;礼义是仪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是礼的灵魂之所在,两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为了突出文化素质课的特点,我们对礼法部分的琐碎仪节进行删繁就简,只提取其最关键的内容,构成礼的梗概,向同学介绍,其余的忽略不计。
所谓超越,是指要有时代精神。介绍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不是要让学生回到古代去,搞复古主义,那样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我们的宗旨是“返本开新”,也就是说,要立足于民族之本,站到今天的时代高度来正确对待古代礼仪这份思想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建立新的富于民族特色的礼仪文化。
本教材在连载过程中,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文史知识》编辑部曾经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对我主持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专栏予以充分肯定。教材出版后,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华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宁等撰写长篇书评,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在中国传统礼仪教育领域具有开创的意义。
变化气质,涵养德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提高学生内在素质放在第一位,而将礼仪技巧放在从属的位置。我国古代礼学的理论体系,礼包括礼法和礼义两大部分,礼法即所谓仪式,是礼的物质形式;礼义是礼仪所要表达的思想,是礼的灵魂。礼法与礼义互为依存,如果失去了其中的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没有礼义,礼法就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没有礼法,礼义就无从体现,成为无处寄寓的游魂。
礼表现在人身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徒具外表的彬彬有礼,其内心如何不得而知;另一种是发自内心的道德修养、处处中规中矩的礼。两种情况代表着截然不同的境界。我国古代的贤哲,旗帜鲜明地反对徒具形式的礼。例如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此外,《左传》记载说,鲁昭公到晋国访问,在漫长而复杂的仪式中,鲁昭公应对自如,完全没有错误,赢得了许多人的赞叹。但是,晋国的贤哲却说:鲁昭公昏庸无道,内心完全没有恭敬之心,他所行的不过是徒具形式的“仪”,根本就不是“礼”!失去道德和品性引领的行为,样子做得再好看,也不过是“做秀”,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没有任何益处。没有这样的认识,势必会将教学的重心落在交际的技巧上,学生的兴奋点也会集中在如何揣摩对方的心思、如何通过“做秀”来取悦对方上。其结果势必南辕北辙,养成学生的双重人格。
为此,我在教学中处处突出中国礼学的人文精神,将它作为礼的神髓贯穿于每堂课的讲授中,务求学生在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变化气质,涵养德性,真正做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
我们讲解古代的乡射礼,标题就是“立德正己之礼”,说明古代的射箭比赛,是被提高到“道”的层次来对待的(射礼传到韩国、日本之后,被称为“弓道”),已经被哲学化,主旨是修身。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意思是说,君子注重自身修养,不与人做无聊的恶斗。如果一定要说与人有所争的话,那么就是乡射,因为这是一种体育竞赛,是要决出胜负的。但即便是如此,君子也是恭敬地与对手谦让著上堂,下来后一起饮酒,这就是君子之争。这是君子对待竞争的正确态度。此外,古代射礼十分讲究射手的道德资质,“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得参与。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日寇肆虐。某日,著名学者陈垣先生在辅仁大学的操场上对全校学生讲话时,引用了这段话,说:“古代体育运动,有三种人是没有资格参加的,那就是对敌作战不勇敢的人,对亡国负有责任的官员,以及认贼作父的人!”陈垣先生引用的这段文字,不仅非常切合当时的社会局势,而且深刻地揭示了乡射礼的精神内涵。我们每次讲完之后,教室之内总是一片肃然,学生对于德与礼的关系的认识由此得以提升。
此外,近些年由于社会上过度地强调法治,忽视德治,从而出现了某些误区。例如有些学生认为:“只要不犯法,就是好公民,犯了法自有公安在管,德行不德行,没有必要去想,何必苦苦地约束自己?”针对这一认识,我们强调法治与德治是社会进步的两轮,是时代飞跃的两翼,缺一不可。法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底线,断然不可抛弃。如果将它当作人生的惟一原则,就降低了人的价值。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人的理性不仅体现在不去触犯法律上,而且体现在道德自律上;作为知识精英,还表现在懂得用道德形象来引领社会向上。如果全社会成员都能从涵养自身的内在德性做起,不断增强道德自律的能力,许多社会问题就可以标本兼治,社会风气也就可以不断净化。
我们还将礼与关注弱势群体相联系。《礼记》说:“礼者,自卑而敬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也就是说,即便是挑着担子做小买卖的“负贩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劳来维持生活,同样有做人的尊严,也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根据这一原则,我们要求学生对学校的保安、勤杂工等都要有尊重之心,不要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以从事简单而繁重的工作为生而鄙视他们,他们的工作同样是文明社会所不可缺少的,我们不仅要尊重他们,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帮助他们。
我们认为,只有从这样的角度来讲授传统礼仪,才有可能给学生以理论高度,学生也才可能有礼的自觉,并且树立起人文关怀的理念。
在讨论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讨论式教学,是教育界一贯提倡的方法,其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注:讨论式教学是我国自古而行之教育方式)
讨论式教学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包括他们感兴趣或者苦恼的问题,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等。只有不断贴近学生的脉搏,才能收到教学的成效。因此,我们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氛围之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我们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首先,尽可能地让学生谈自己所闻所见的礼仪活动。每个学生都会参加或听说过某些礼仪活动,如成年仪式、婚礼、丧礼等,由于阅历和视角的不同,各自都有独到的感受。我们在讲授中,总是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例如,讲授到古代的“冠礼”(成年礼)时,就让在高中时参加过成年仪式的学生起来介绍礼仪的情况,并进行评价。经过多次的了解,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希望参加成年礼,因为它有助于确立自己的成年意识,但是,多数学生对学校设计的仪式不满意,认为形式主义的色彩太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此外,我们还让不同民族的学生谈他们的民族礼仪。例如,让韩国留学生以“韩国人的一天”介绍韩国今日的家庭礼仪,让藏族学生介绍西藏的天葬等等,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
专题讲解一定要与学生的社会意识相结合。例如,当代青年人的成年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许多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尽管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依然依赖家庭来维持自己“体面”的生活,对家庭和社会都缺乏责任心。因此,我们在讲古代成年礼时,让学生谈什么是成年意识,当前有哪些不具责任心的行为,成年人应该具有怎样的责任心,又如,当今青年中流行未婚同居、“试婚”等现象,家庭观念薄弱,婚姻不稳定,我们在讲古代婚礼时,着重讲传统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追求“地久天长”的传统婚姻理念,让学生将两种婚姻观加以比较,分析各自的利弊,阐述自己的价值观和婚姻观。
以此为基础,我们将期中作业和期末作业安排成实践性的,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成年礼、婚礼、交往礼仪等等。学生们经过学习,对传统礼仪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让他们来设计既有民族特色,又能适应时代需要的礼仪,就会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当今的婚礼,大多比富斗阔,铺张浪费,失去了婚礼应有的内涵,许多学生对此也比较反感,他们对自己将来的婚礼充满憧憬,现在让他们自己来为自己或者社会设计富有人文精神的婚礼,学生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且提出了许多很有新意的方案。不仅让学生动了手,而且让他们动了脑筋,促进了学生深入的思考。
第二,某些实用性的礼节介绍。例如书信,如何给父母、朋友或老师写典雅、得体、富有书卷气的书信,社会交往中如何使用敬语,等等,也都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或者模拟某个礼仪场景,让学生担当一定的角色,让大家来讨论。由于学生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类似的讨论往往可以收到“困而后知不足”的效果,引起学生求知的热情。有学生在本课程的教学点评中说:“作业很能锻炼大家的能力,不妨增加到每学期三到四次。”
第三,通过教师躬身垂范来增加学生礼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礼是无处不在的,教师要善于把握,及时提出要求,让学生将礼学知识内化。例如,从第一堂课开始,我每次都在开始和结束时给学生行鞠躬礼,但是学生都安坐不动,坦然接受。此外,有不少同学提问时不起立,在座位上指手画脚。一段时间以后,我开始提出“礼尚往来”的问题,即礼是讲互相尊重的,同学们如此举止,连师生平等都算不上,你们心中那个大写的“敬”字到哪里去了?于是,全场一片惭愧之声,学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于是,从这节课开始,每逢上下课,大家都自觉起立向老师行礼。课上也很少有嚼口香糖、听音乐、写作业的现象了。
第四,课堂之外的讨论。本课程的教学在学生中引起较好的反响。校学生会曾经邀请我就礼仪问题做讲演。清华大学环境4班的同学拟申请一个推广礼仪文明的素质拓展项目,邀请我就此问题去与班上的几十位同学做讲座,并进行指导。最近又有电子系、传播学院的同学来找我做讲座。我的教学、科研任务非常繁重,但凡是遇到这类活动,总是千方百计地挤时间去与学生作交流,因为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这类讨论,往往更加自由和活泼,可以更为直接和深入地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对日后的教学大有裨益。
讲授传统文化的语言风格问题
本课程是介绍传统文化的素质教育课,为了体现课程的特点和授课风格,需要较多地并且是恰到好处地引用各种古典文献,如果远离文献管子像,就难以原汁原味地体现原典的思想。而对非文史专业的学生讲古文有相当的困难,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所引用的文献必须非常精到,讲解时要十分简洁,否则讲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是非常难处理的问题之一。
为此,我在课前总是精心选择原典中最具代表性的段落或者语句,在课堂上引用,以此帮助学生推阐原文大意,只要讲解得法,可以引起其课后阅读原文的兴趣。
即使是回答学生的提问,也尽可能从文献中寻找最为贴切的文句。例如,有学生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应该保持质朴的本色,何必要学习礼仪?”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我们引《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语来回答,说明经济发展之后,人必然会从言谈举止等方面提出更高的标准,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总是会有相应的平衡。学生听后大多点头赞同,但还是有少数学生不以为然,于是我又引《论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做进一步解释,儒家认为人的质朴和行为的文饰都需要,人必须要有质朴的本色,但不能单纯强调质朴,不注意举止的文雅,那样会给人以粗野的印象,是与文明时代不合拍的;同样的道理,如果片面追求外表的文雅,而失去了自身质朴,就变成了“做秀”,同样是不可取的。儒家主张,只有既保持质朴的本质,又有文雅的言谈举止,才是君子的形象。类似的讲解,既从根本上讲清了问题,又使学生亲近了原典,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由于在讲授过程中比较注重语言风格,学生反映较好,学生在对本课程的教学点评中说:“老师讲课生动,很吸引人”;“讲解生动,吸引人,知识渊博”;“生动有趣,学习资源很丰富”;“老师讲授课程既风趣幽默,又渊博儒雅”;“老师授课声情并茂、妙语连珠,用浅显风趣的语言把高深睿智的学问轻松道出,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眼界,也熏陶了我们的心灵,激发同学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很有文化底蕴,有很高尚的人格,有很严肃的对待讲学的态度”;“除了说‘敬仰’,没有词能够形容对于彭老师渊博知识以及个人风采的钦佩与欣赏”;“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素养”;“感觉精神升华”;“确实让人收获很多”;“授课内容切入角度独特,很感染人”;“老师很博学,在课堂中总是能讲出一些很有哲理的道理,而且老师在课堂上尽量给你一点继承中国古代文明的意识”;“希望老师继续延续现行的教授方法,现在已经非常好了”。
选修本课程的课容量,目前已经达到二百七十人,依然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教室最后总有站着听课的学生。也有的学生上学期已经选修过这门课,但本学期又来全程旁听,说是听一遍“不过瘾”。学生们不仅比较喜欢这门课,而且普遍希望将这门课程推广出去,他们在教学点评中说:“建议学校推广此课,多让彭老师做演讲”;“希望能把礼仪文化发扬光大”;“希望老师能让更多的学生听到这门课”;“希望老师和同学一起努力在清华发起一种找回中国古代礼仪的活动”。学生的教学反馈表明,本课程预设的教学目的基本达到,我们将继续努力,希望能为在全国各高校推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礼乐人生系列文章系摘自网络
|
|